收藏 纠错 引文

最后,告诉你三条一定之规

The One Thing You Need to Know

ISBN:978-7-5004-6585-0

出版日期:2008-03

页数:197

字数:176.0千字

点击量:5477次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专题:
折扣价:¥16.8 [6折] 原价:¥28.0 立即购买电子书

图书简介

本书作者马库斯·白金汉是英国人,刚满40岁,便被美国学界、企业和媒体尊为管理大师,有“神童”的美誉。马库斯并非学管理出身,他在剑桥取得的学位是政治学,却在哈佛和沃顿这样的一流商学院登堂入室,坐而论道。马库斯自称,他今天出人头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国际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美国盖洛普公司供职的17年。其间,他师从公司已故董事长、资深心理学家唐纳德·克利夫顿教授,潜心研究和丰富后者开创的“优势理论”和“成功心理学”,并参与采访各界成功人士,阅人无数,悟出不少真谛。

对于许多关注管理的国人,马库斯应该不陌生。1999年和2000年,他在更年轻的时候先后与盖洛普资深顾问科特·考夫曼和克利夫顿教授合作了两本畅销书《首先,打破一切常规》(First,Break All the Rules)和《现在,发现你的优势》(Now,Discover Your Strengths),其中文版于2002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广受赞誉和欢迎。

在某种意义上,眼下这本《告诉你三条一定之规》可以视为前两本书的续篇,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所谓继承,主要是贯穿其中的“优势理论”和“成功心理学”。所谓发展,主要是作者针对杰出领导、优秀管理和个人持续成功而提出的“一定之规”。

尽管马库斯并没有宣称发现终极真理,但他笃信,一如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诸多现象,领导、管理和个人成功是有其内在规律的,而他的目的就是“一语破的”,道出将这三方面的出类拔萃者与平庸之辈相区别的“一定之规”。

毋庸讳言,这都是马库斯的一家之言,说得对不对,由读者们自行评判。然而,鉴于书中所用的多学科理论框架,特别是马库斯亲自采访并分析的诸多案例,这些结论肯定不是赶时髦和拍脑袋的产物,因而值得一读。

先说领导。首先,马库斯与诸多管理学家不同,认为领导与管理虽然本质上都是率领和影响别人的行为,却存在重要区别。在《首先,打破一切常规》中,马库斯指出,领导是“向外看”的,关注的是环境、路径和未来。而管理正相反,是“向内看”的,关注的是组织、实施和绩效。

关于领导的关键词是“未来”。马库斯援引人类学家唐纳德·布朗的研究,指出,人性相通,我们都有“五大恐惧”和“五大需求”,即:对死亡的恐惧和对安全的需求;对外人的恐惧和对群体的需求;对未来的恐惧和对清晰的需求;对混乱的恐惧和对权威的需求;对渺小的恐惧和对尊重的需求。马库斯认为,就领导而言,虽然五条都重要,但最需关注的是未来,因为杰出领导的核心是“团结群众,为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而奋斗”。杰出的领袖都是充满自信的乐观主义者,无论处境多么艰险,始终坚信前途一片光明。但仅仅乐观和自信还不够,要有效地唤起群众,领导者还得把话说明白,让最大多数的人听懂,继而看到并认同他心目中的未来,这就是“清晰”的要求。用电脑作比喻,光有“Intel Inside”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傻瓜界面”。

马库斯是西方人,其所列举的杰出领导者——大到国家领袖,小到企业主管——都是西方的案例。其实,看看中国现代史,他的“一定之规”也是适用的。毛泽东不仅是个超越千难万险,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的领袖,而且善于对亿万没文化的穷苦农民把话说明白。王明自诩能背诵《资本论》,可惜农民听不懂。毛泽东只用两句话——“打土豪,分田地”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就唤起老百姓,打跑了国民党。到了改革开放,邓小平也是讲大实话的高手,一句“白猫,黑猫”加上一句“发展是硬道理”,就使中国翻了个。

基于上述,马库斯断言,杰出领导的“一定之规”是:“发现人们的共同点,并加以利用。”所谓共同点,就是群众的共同心愿。加以利用,就是用最简练和最清晰的语言和方式表述它,使群众满怀信心、步调一致地朝着你指出的方向前进。反之,如果鼠目寸光、见异思迁,或者自命不凡、空话连篇,是没有人跟你走的。

再说管理。其一,相对于宏观领导,管理是一种日常、直接和基层的活动。鉴于此,企业的高层领导和中层主管对于一线员工是不实施管理的,而只有一线经理才实施管理。其二,相对于战略决策,管理的定位是执行,执行的核心不是技术流程,而是带队伍。要带好队伍,关键在于两条,一是把人看准,二是把人用对。

为了界定优秀管理,马库斯用了两个比喻。首先,他指出,优秀经理人都是当教练的。诚然,教练也有优劣,但是无论高明与否,教练们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悉心培养和帮助运动员赢得比赛。这世上,恐怕没有渴望自己的弟子失败的教练。然而,职场上却不乏嫉贤妒能,不仅不帮助,甚至刻意阻挠部下进步的经理。究其原因,多半是某种阴暗的不安全感,俗称“武大郎综合征”。优秀经理则不同,他们天生就喜欢当伯乐,其最大的乐趣,莫过于帮助部下成功和发展。优秀经理是阳光和安全的,从来不怕别人超过自己,就像教练乐见自己的弟子上台领奖一样。

优秀经理的第二个特点是下象棋。象棋与跳棋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跳棋子走法相同,而象棋子走法各异。优秀经理实施人本管理,从准确界定人性开始。在他们眼中,员工如同象棋子,都是各个不同的,所以不能“一视同仁”。不仅如此,人还是有感情的,所以不仅要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基于此,马库斯界定了优秀管理的“一定之规”:“发现每个人的与众不同之处,并加以利用。”换言之,就是发现每个人的独特才干,并把它转化为绩效。

杰出领导与优秀经理历来是组织成功的关键,而对个人而言,如果遇上他们,可谓三生有幸。我相信,大凡有点阅历的读者一定当过明星领导和经理的部下,并可能因此而受益终生;也一定领教过平庸之辈,甚至受过明明不是那块料,偏要对你吆五喝六、管头管脚的人的折磨。我们即便自己不当头,至少可以用“一定之规”来区分优劣,所以应当谢谢马库斯。

进入知识经济,出现了一类新人,即彼得·德鲁克所谓的“知识工人”,他们不找饭吃,而专找发展。他们参加一个组织,有三大需求,一是前途,二是公平,三是关爱。谁来满足?我想,领导者应当通过讲明未来,给他们前途;并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给他们公平;而他们的顶头上司,即那些一线经理们,则应通过日常的人本管理,来给他们关爱。然而,领导和经理们再好,也不能包办每个员工的职业生涯。说到底,个人发展只能自我负责。德鲁克说得好:“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机会的时代。但是没有责任就没有机会。员工发展不能依赖企业,而要当好自己的CEO。”

那么,什么是个人的持续成功呢?马库斯超越世俗的官本位和金本位,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在最长的时间里产生最大的影响。”换言之,无论你做什么,成功就是持续出彩。马库斯援引的案例,都是呼风唤雨的超级成功之士,令我们望尘莫及;然而,如果把成功定义为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继而像书中提到的“百分之二十的人”那样,“每天都做你擅长做的事,”那么,他的结论对我们每个人都是适用的。

说真的,初看书中关于个人持续成功的“一定之规”,有点出人意料:“发现你不喜欢做的事,马上停止。”其实,中国自古就提倡“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生苦短,时不我待,惟有将有限的精力和资源集中投向一处,才有望突破。鉴于此,马库斯把成功生涯比作雕刻,决定其最终结果的不是添加,而是剔除。他列举的超凡人士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能绷紧一根弦,不断抵御岔道儿上的种种诱惑,目不斜视地朝既定的方向走到底。这不禁使我想起中国的一句老话,叫“挂一漏万”。它通常被用来指责不周到的人,然而,用书中的观点重新诠释,恰恰揭示了成功生涯的秘诀:既然“挂万”不可能,我们何不刻意地“漏万”,以求“挂一”呢?无论书中还是生活中的成功者,不都是“挂一”的高手吗?

说到这,个人成功似乎简单到家了,其实不然。停止做你不喜欢的事,是为了持续做你喜欢的事;同理,“漏万”的目的是“挂一”。问题在于,我们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事,该挂什么一呢?如果眼下不知,又该如何去知呢?这使我们回到贯穿马库斯三本书的优势理论。关于优势理论,有一本书,推荐大家读一读,题为《让兔子去跑,别教猪唱歌》2426768,是马库斯在盖洛普的恩师克利夫顿教授亲自写的,其核心观念就是在自知之明的基础上,全力以赴地扬长避短。所以,如果你是鱼,就去游,是鹰,就去飞,是兔子,就去跑,千万不要为了赶时髦,去当全能动物。

马库斯为阐述优势理论,用了一句话,叫做“刻意的失衡”。他说,对于书中所描述的三种角色,“关键的技能不是平衡,而是它的反面——刻意的失衡”。“最有可能成功的人不奢望文武双全,相反,他们的策略是刻意地偏向一边”。这不是调侃,而是辩证法。马库斯摆脱了就事论事,转而用哲学的眼光审视管理,独树一帜,所以,他的书我喜欢,也希望你喜欢。

盖洛普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前副董事长、

FG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方晓光

2006年8月,北京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阅读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美)白金汉,方晓光.最后,告诉你三条一定之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美)白金汉,方晓光.最后,告诉你三条一定之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美)白金汉和方晓光(2008).最后,告诉你三条一定之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