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考察:以八旗驻防为中心

¥13.85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出版日期:2020-09

字      数: 40214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新疆考察:以八旗驻防为中心[1]

新疆古称西域,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多元,物产富饶。康、雍年间,清政府在新疆东南边地吐鲁番、哈密、巴里坤一线驻扎军队,与蒙古准噶尔部的征战互有胜负。乾隆二十年(1755)清廷平定准部,最终确立起对新疆的有效统治。随即,调派八旗和绿营官兵在哈密、巴里坤、乌鲁木齐、伊犁等地驻防。乾隆三四十年,在新疆驻防的满洲旗人主要分布在四个地区:巴里坤有1200多名官兵,连眷属共4000多人;古城(今奇台县东北)约有1000多名官兵,连眷属4000多人;拱宁城(乌鲁木齐)约有3300多名官兵,连眷属15000多人;伊犁共有约1万人,其中东大城(惠宁城)有2000多人,惠远城有8000多人。在新疆的满洲官兵及眷属的总数,有3万多人。[2]其他诸城的满洲兵都由上述四地派出轮流换防。同期,隶属新疆八旗驻防序列的还有察哈尔、索伦、锡伯、额鲁特诸族。有清一代,八旗官兵在新疆屯垦戍边,对当地开发起到重要作用。近代以来,内忧外患纷至沓来,新疆则首当其冲。道光年间,新疆有张格尔之叛;同治年间,复有阿古柏之乱和沙俄对伊犁的侵占。连绵战乱,使新疆各族饱受劫难,驻防旗人损失尤重。光绪初年,清廷收复新疆,全疆满人只余4000多人。[3]

研究清代新疆,显然离不开对八旗驻防的考察。换言之,研究清代八旗驻防,亦不能忽略新疆驻防的重要性和特征。这正是笔者把新疆考察列入田野调查长期计划的出发点。迄今为止,笔者在新疆田野调查已有四次。其中,第一次在2007年7月31日至8月11日,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定宜庄、边疆研究中心毕奥南、奥切尔一起,对北疆伊犁及周边地区进行了十天考察。考察地点包括伊宁、霍城、温泉、特克斯、昭苏、察布查尔、阿拉尔山口;第二次在2011年8月23日至9月4日,与日本东北学院大学名誉教授、东洋文库研究员细谷良夫、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张永江同行,对新疆东、西部进行为期十二天的考察。考察地点包括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巴里坤、奇台(古城)、喀什、莎车。[4]两次考察均以八旗驻防遗址为重点,兼及当地历史、民族、宗教、文化。田野调查形式多样,包括实地勘察,采访口碑,搜集史料,拍摄图像。两次考察所获颇丰,大为增进笔者对新疆八旗驻防以及满、汉、回、维等多民族历史与关系的了解。诸多收获,不是一两篇报告所能涵盖。有鉴于此,笔者仅将其中有关清廷西北用兵及与八旗驻防密切相关的部分内容抽取出来,撰为此报告。更多内容,容待日后另撰专文。

因本报告系摘取两次考察的部分内容提炼而成,故在体例上与一般考察报告有异,一是叙事顺序并未严格遵循实际考察路线,而是在重新编排的基础上将新疆考察分为东部(哈密—巴里坤—奇台—乌鲁木齐)、北部(伊犁、温泉、昭苏)、西部(喀什—莎车)三个地区;同时,略去考察各地具体时间。好在两次考察均在盛夏,自然景观、气候条件无大差异。这是首先需要说明的一点。

一 新疆东部(哈密—巴里坤—奇台—乌鲁木齐)

(一)哈密

哈密位于天山南路东端,大戈壁东北部的城市。发源于天山南麓的几条河流灌溉着这片绿洲。远在两千年前,这里就是汉代张骞开通丝绸之路的要冲,素有“西域咽喉,东西孔道”之称。自甘肃而来的干道,沿着河西走廊,出肃州、嘉峪关而西,过安西,至哈密始左右分道。左边的一条,沿天山南麓向西,经吐鲁番、喀喇沙尔、库车、阿克苏,折向西南,到达叶尔羌、喀什噶尔,称南路。右边的一条,逾天山至巴里坤,沿天山北麓向西,过古城(奇台)、乌鲁木齐、库尔喀喇乌苏、塔尔巴哈台至伊犁,称北路。清朝自康、雍、乾三朝以迄光绪,多次用兵新疆,均以哈密为军事后勤补给基地。直至今日,哈密仍是内地西进新疆的第一大站。

1.回城与汉城

元朝末年,蒙元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哈密地区的蒙古贵族拥兵自立,建哈密国。明初天下初定,无力西顾,故对哈密地区采取羁縻政策。成祖永乐二年(1404),诏封蒙古裔安克帖木儿为忠顺王,管辖哈密。16世纪初哈密忠顺王部向吐鲁番投降,后成为叶尔羌汗国辖地。明末清初,蒙古准噶尔部控制了西北广大地区,也包括哈密。康熙三十五年(1696),清军在昭莫多大败准噶尔军,哈密回子伯克额贝都拉乘机归附清朝。额贝杜拉(额贝都拉),系秃黑鲁帖木尔(成吉思汗第七世孙,察合台汗国王,第一位皈依伊斯兰教的蒙古汗王)七世孙木罕买提夏之子。他自称“穆罕默德的圣裔”,实系伊斯兰化蒙古贵族。康熙三十六年(1697),额贝都拉以擒获噶尔丹之子色布腾巴勒珠尔有功,授一等札萨克。清廷遣官员赴哈密,清查人户,编旗队,设管旗章京、参领、佐领、骁骑校各员。制度等同蒙古。从此,清政府控制了进军天山南北的东大门。雍正五年(1727),清廷封额贝都拉之孙额敏为镇国公,后晋固山贝子。在乾隆征准战争中,额敏长子玉素甫,立有殊功,封多罗贝勒,赐郡王品级,绘像紫光阁,列五十功臣中。充分说明历代回王对清朝平定新疆、维护在新疆统治所作出的突出功绩。

虽然额贝都拉尚未被清廷册封为王,但他是最早接受清廷册封的新疆回子领主,所以习惯上仍称他为第一代哈密王。自清代至民国,其家族统治哈密共历九世,凡233年(1697—1930)。目前,与清朝经营哈密有关的史迹主要有回王府、回王陵。回王府内建筑群气势宏伟,因系近年重修,历史价值并不高。与其毗邻的回王陵,又称“大拱拜”,以及陵内的大清真寺,倒是实实在在的历史真迹。王陵位于哈密市环城南路回城乡阿勒屯村。维吾尔族人将该地称为“阿勒屯勒克”,意为“黄金之陵”。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乾隆《西域图志》卷二载:“哈密原有二城,旧城周四里,东北二门,康熙五十六年(1717)建。城东有水西南流。新城,雍正五年建,周里许,东西北三门,为官兵驻防之所。两城皆北倚大山,三面平旷。城外东西两关,地当孔道,商民辐辏,号称殷富。”[5]上文提到的旧城,即明清时代哈密王住地。明永乐年间(1403—1424),这里是哈密蒙古王王宫。康熙五十六年(1717),第一代哈密回王额贝都拉重建回城。此后至1930年,一直是回王府所在地。同治年间(1856—1874),回城毁于战乱。后经末代回王沙木胡索特数十年苦心经营,耗用无数民脂民膏,王府再度恢复。但他死后仅一年,回城及城内王府即被驻军焚毁。

雍正五年(1727),清政府在回城外东北处建筑新城,城墙高二丈四尺,底厚一丈二尺,顶厚六尺六寸,城门三,城楼三。[6]十三年(1735),在此驻防八旗兵二千名,乾隆二十六年(1761)裁撤,改驻绿营兵八百名[7],故该城又称汉城。同治三年(1864),哈密回民暴动,两城为之残破。七年(1868),新任哈密帮办大臣文麟率军抵哈密,于城西北二里处另建一座供军队驻扎的军城(位于今哈密市第二中学附近)。由于战乱造成的财政拮据和人力物力匮乏,告竣后的城池规模较小,周围仅一里,只有南北两座城门。以后,人们把军城称新城,把业已残破的哈密城称老城。

据载:回城城址平面呈方形,城墙夯筑。现仅存残长30余米、高近4米的东墙一段,分布于环城路两侧。[8]应即我们实地踏勘,在哈密市南郊环城路上看到的一段残墙。残墙位于一个高约2米坡地上,夯土筑造,残墙周围用栅栏圈起。前面竖有一块“回城城墙”标识,上面写着:“回城城墙位于哈密市回城乡九龙树村。现存城墙仅剩环城路路北、路南及居民院内7处残墙,其余无存。路北城墙南北长约26米,东西宽约5米,高约9米。路南城墙南北长约30米,东西宽约0.2—1.5米不等。2003年2月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公布为第五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图1)

图1 哈密回城遗址

沿环城路往东,再左拐往北,另有一段保存远较回城残墙完整的古城墙,亦为夯土筑造。城墙南侧有一道平行的林荫道,道旁是一幢幢高耸的楼房。背靠城墙北侧为一长排旧粮仓。粮仓早已废弃,但格局尚存。仓前空地上布满砖石瓦砾,说明这里不久前还是稠密的居民区,随着一场拆迁变成了现在的遍地狼藉。据乾隆《钦定八旗通志》卷一一八《营建志七》:哈密汉城外有套城,居住汉兵。仓廒十座,五十间。廒神庙三间。还有兵房等四百余间。又,祁韵士《西陲要略》卷二:“(新城)北城外围墙一道,长一百七十六丈,为储粮之所。”此旧城墙周围未见有当地文管部门标识,结合上引书与其地理方位,推测应为原汉城北部城墙(图2)。清廷自雍正起,历次用兵西北,皆以哈密“为钱粮总汇之地”;而后,经营新疆,各城岁需帑项,仍由哈密拨解,因设总理粮饷大臣二员,管粮通判一员,专司其事。[9]据此看来,则旧粮仓遗址应即前书记载仓廒即“储粮之所”了。

图2 哈密汉城遗址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刘小萌.清朝遗迹的调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