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人:价值至上

出版日期:2022年10月01日
简介: 中国古人起初以“天”为尊,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到战国时期天人关系成为百家争鸣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当时主流观点是“天人合一”说,认为“天”管控一切,而人的行为受“天”制约。荀子打破传统观点,大胆提出“天人相分”的新观念,而且第一个明确提出比之万物“人最为天下贵”的崇高命题,这也正是后世常说的“人为万物之灵长”的雏形。为了说明人在天地间的位置,荀子还做了具体分析:“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
关键词: 社会  天下  思想  万物  价值  

《乐群(平天下)系列命题的民间化》引言

出版日期:2022年10月01日
简介: 作为中国古典社会学,群学在民间化这一阶段是其达至成熟进而成型的阶段,即普遍型的阶段。换言之,群学命题的民间化是指,中国古代累积起来的反映“群体生活”的“文化综合体概念”逐渐世俗化、普遍化、社会化、文明化、礼貌化的过程。这种普遍型的具体化表达就是天下的观念普遍深入人心,即乐群的民间化。那么,天下观念是如何普遍地深入人心的呢?
关键词: 命题  社会  观念  天下  中国  

《善群(治国)系列命题的民间化》结语

出版日期:2022年10月01日
简介: 唐宋时期,群学经历了较为显著的民间化过程,这一时期各种家训族规、蒙学和诫子书等在民间社会普遍传播,为群学民间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力。这种训诫不仅对于百姓,对官员同样起到约束作用。本章主要讨论了群学如何深入民间社会,影响民间社会风气的形成、社会结构的重塑、社会文化的建构以及社会治理的开展。 本章第一节阐述了为官需以社稷为本,社稷的维系要以民生为本。
关键词: 社会  民生  社稷  准则  民间  

情理法:在民间的合一

出版日期:2022年10月01日
简介: 社会成员的生产、生活及交往中如何将情、理、法有机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唐宋前就有了“礼法合一”的讨论,当法与理有歧义或冲突时,“礼为立法之本”就起到作用。唐宋时期,人们有了更多的关于情理法相融合的讨论,认识更为清晰。那么,“情理法”在唐宋时期是如何实现民间化,促进彼此的融合,并成为社会共识的呢?本节中,将从诉讼、为官、施政的程度,官员伦理、官民关系等面向来探讨唐宋时期“情理法”如何在民间社会实现融合并怎样影响个体行为和民间社会秩序的建构。“讼不可长”命题进一步提倡“无讼”以及“以和为贵”的社会互动原则。“当官处事,务合人情”命题试图解决做官处理政事不仅要守法也一定要合乎人之常情...
关键词: 社会  民众  官吏  情理法  民间  

口碑:公心公平的民间期待

出版日期:2022年10月01日
简介: “口碑”以信用和公正为基础,是民众对人和事的议论所形成的看法,其背后隐藏着特定社会规范的建构。个体想要获得众人的认同和称赞,树立起良好的口碑,需要从修身和处世等多方面入手以符合社会的规范。那么,口碑背后的信义、公正和廉俭等规范来自何处、具体为何,它们又是如何影响社会公众形成共识?它们又通过何种方式和载体内化于心,运用于生活生产和工作中,并对整个社会风气的产生与塑造带来何种影响?群学认为,个体只有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口碑,才能立足于社会并获得较高的地位。群学探讨个体的修身修性,将“公”“正”“信”“义”内化到自身的行为准则,运用礼义廉耻来约束自我,使个体在社会中学会“为人”。居官者要遵守政法,而民...
关键词: 社会  国家  官员  公心  民间  

家国:道德传承,忠孝一体

出版日期:2022年10月01日
简介: 家国:道德传承,忠孝一体 家国一体是中国不同于西方社会的显著特征。早在先秦时期,荀子在《儒效》篇中就提到周公“立七十一国”,而“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8993105 ,说明家国一体文化在中国具有深厚的社会历史基础。
关键词: 个体  社会  忠孝  家国  民间  

民生:起于课农励桑

出版日期:2022年10月01日
简介: 民生不仅是官员关注的重点,也是治理国家的重要目标。中国古代社会的民生主要通过农业生产来加以保障,以“土地”和“谷物”为主要元素的农业生产构成了民众生存的基础,古人甚至直接把“土地”和“谷物”抽象成“江山社稷”,由此奠定了农业文明在华夏社会的地位。春秋时期,整个社会已经形成了各种跟农业和土地相关的制度雏形,如分封制、井田制、假田制,这些农田土地的分配制度搭建起群治体系。两汉时期,朝廷发布了“劝课农桑”诏令,部分皇帝和官员亲身参与农耕、以示表率,群学参与到农业制度建设中,治国即“治田”,政治即为“田政”,重农抑商、课农励桑是贯穿古代社会家国治理的重要部分,并传承至唐宋以来各个时期。当然,历朝历代也...
关键词: 社会  子孙  民生  励桑  思想  

居官:社稷至上,民生为本

出版日期:2022年10月01日
简介: 官吏是善群的行动主体,官吏自身的能力、素养、德性以及忠诚度等对善群与否十分重要。“居官”是官吏的日常职业行为,居官应当以社稷至上成为中国古代官吏基本的职业原则。但是,这种以社稷为上的理念是否与忠于君王构成矛盾,是否与民生构成矛盾,为江山社稷是否与关心民间疾苦、保障百姓田地构成矛盾,如何协调这些矛盾就成为居官者面临的选择。到了唐宋时期群学日益走进民间社会,国家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包括居官者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也就是说,一方面,社会普遍强调要以社稷、国家为先,官吏在以国家利益为先的基础上兼顾忠君;另一方面,居官应当以民生为本,这不仅关涉到黎民百姓的生活生产,也是江山社...
关键词: 社会  国家  社稷  居官  君子  
上一页 89101112 13 14151617下一页  第 /1441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