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元典伦理与文明互鉴

作者: 谢桂山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272次
ISBN:978-7-5227-2345-7
简介:

本书在文明互鉴的视域下,从多个维度对两种伦理范型的历史渊源、时代背景、体系架构、基础、原则、内容、特征、嬗变历程、传承影响、当代价值等进行全方位的比较研究。综合运用经典诠释、比较、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纵向上对问题进行详细的追书、梳理、归纳、总括,横向上对二者展开对比,厘定异同,分清个性和共性,最后找出可供互补、借鉴的资源。二者互鉴,有助于获得价值重塑和道德重建的文化资源,对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构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日本禅僧“脱佛入儒”历史过程研究

作者: 王明兵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2902次
ISBN:978-7-5203-0500-6
简介:

日本禅僧“脱佛入儒”历史过程,经历了中世由以公家、武家和僧侣阶层为主导的佛教文化向近世以儒学为宗的德川幕府意识形态转变的较长历史时期。就其内在理路和发生脉络而言,该过程大致呈现出了理论上的“排儒斥朱”“儒释调和”“儒释道三教一致”“排佛归儒”和行动上的“脱佛还俗”。其中,尤具代表性的是出身相国寺的藤原惺窝、出身建仁寺的林罗山和出身妙心寺的山崎暗斋“脱佛入儒”,高举朱子学之大纛,招徒讲学,致力于儒学在日本的传播。这一情形不仅反映了中世佛教文化向近世以儒学为宗的政治意识形态和学术思想的转变与趋向,也开启了儒学“日本化”的历史进程。

道家·佛学·印度哲学

作者: 董平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2621次
ISBN:978-7-5227-1196-6
简介:

收入本集的文章,是作者过去近三十年间所撰写的与道家哲学、佛教哲学、印度哲学相关的学术论文,大部分曾在学术期刊发表过。这些文章的写作,时间跨度较大,论题不一,既代表了作者对某些问题的学术思考,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的学术兴趣点。一世纪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实为中国思想史上最富有意味的历史事件。此后中国思想与哲学的历史,不再能排除佛教这一“有意义的他者”的介入与互动。然佛教之所以能够较为顺畅地进入中国,实有以老庄为哲学底蕴的道教在东汉以来的发展为之前导。更深入的研究表明,中、印作为东方文明的典范,其基于农耕生产方式而启迪于自然世界的形上之思,虽然其表现形态各不相同,却存在着某种实质上的同一性面向。

印度近现代哲学史

作者: 朱明忠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3646次
ISBN:978-7-5227-1230-7
简介:

本书全面阐述了二百多年印度近现代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论述了几十位哲学家的哲学和社会改革思想,对研究印度文化、认识印度近现代社会发展和思想变迁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本书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阐述印度近现代哲学发展史的专著,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陌生的近邻——东方管理哲学研究

作者: 李萍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1327次
ISBN:9787300306599
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的问题意识是将管理哲学视为一种应用哲学,从哲学的现实化出发,揭示管理学与特定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现代生活方式、国民社会心理、政府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密切关联,从而呈现管理哲学在不同国家各自的特性。本书重点讨论了日本、印度、以色列三国的管理历史传统和现代管理组织及其理论总结,构建起有关东方管理哲学的知识体系,具体而言,主要从人性假设、组织软结构、管理思维方式和管理者四个方面对上述三国的管理哲学面相进行了层层剖析。以三个国家为分析对象,考察其中的历史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的变与不变的诸多表现,此类议题的研究在国内尚属首创,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中文世界关于东方哲学、东方管理哲学方面的理论空白。

日本古学派之哲学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4175次
ISBN:978-7-5203-9113-9
简介:

《日本古学派之哲学》(1902年)与《日本阳明学派之哲学》(1900年)、《日本朱子学派之哲学》(1905年)被称为井上“儒学三部曲”,是近代日本儒学史的奠基性著作。

本书将山鹿素行、伊藤仁斋创立的堀川学派、荻生徂徕创立的蘐园学派统称为古学派。井上立足于三派的反朱子学立场,在讨论各自学问特征之余,亦尝试寻找曰本古学派产生的内部原因,且有意提取或构筑有利于日本近代国家建设的民族精神要素和德育资源。作为近代日本古学派研究的奠基性著作,此书影响深远,不少观点至今仍有重要意义,但也有不少需要反省的问题。如何给所谓的“日本古学派”一个客观、准确的思想史定位,仍然是当今学界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

阿马蒂亚·森正义思想研究

作者: 李翔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4911次
ISBN:978-7-5203-5333-5
简介:

本书以阿马蒂亚·森正义思想为研究主题,旨在对其正义思想的生成背景、研究基点、建构前提、理论内涵、实现路径等做全方位的梳理与深度的开掘,从马克思正义思想的视域对其进行客观的审视,以彰显正义之间的内在张力,并从现实的角度对阿马蒂亚·森正义思想所面临的西方境遇和呈现出的中国价值,进行深入的探讨。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义理论的构建,乃至中国公平正义的推进与实现,都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和借鉴价值。

气象与风俗:荻生徂徕儒学思想研究

作者: 刘莹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5677次
ISBN:978-7-5203-7425-5
简介: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长久以来,人性论的探讨一直是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显学,相比而言,“习”却未曾以一个独立范畴的身份进入中国思想家的视野。而在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江户大儒荻生徂徕却将“习”视为了人能胜天的要因:“大哉‘习’乎!人之胜天者是已。其在天下国家,谓之风俗;其在一身,谓之气象。”(《蘐園随筆》)本书即以“习”为原点,通过习熟、习惯、习性、习俗四个维度,建构起了徂徕从一人之气象到一国之风俗的儒学思想体系。如果这一论证言之成理,那么徂徕所论之“习”,不仅提示出了“习”成为中国哲学史中一个独立范畴的可能性,更呈现出了“后天习成式”人性论取代“先天预成式”人性论在东亚视域内的普遍性,而这一发展动向或可成为人性论发展*为重要的变革之一。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