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返回总库

从汉简到唐楷:中古时期书迹研究

作者: 冉令江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2766次
ISBN:978-7-5227-1564-3
简介:

本书从书写者、书写方式、工具材料、笔法、书体、书风等方面,对中古时期书迹及其演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考察,揭示了中古时期书法的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古时期书写者、书写方式、工具材料与笔法演变、书体、书风之间的互动关系。

本书充分利用汉晋简牍、残纸等原始书迹和铭石书迹,结合史料文献,从墨迹、铭刻两大书迹体系出发,对体现时代特征的代表性书迹,以专题的形式深入探讨,明辨书法之变的特征和根源,以期推进中古书法史研究。

湖山公案:苏轼游踪与北宋书法空间

作者: 刘鹤翔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4766次
ISBN:978-7-5227-0212-4
简介:

自先秦以降,伴随书法空间的嬗变,书法作品的意义结构发生着持续的变化。北宋书法的独特性在于,在一种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氛围中,重建“斯文”成为朝野认同的文化目标,从而也对士大夫的书法传统视野与书法观念产生了直接影响。苏轼,作为这个时代的文化领袖,引领了书法复兴的潮流。尽管从全部书法史来看,宋代也许不是中国书法最辉煌的时代,但在11世纪,书法尤其是苏轼书法,却无疑具有充沛的思想活力,这在书法史上并不多见。

苏轼一生的宦游呈现为一个宏大的文化地理结构,相关的书法作品是这一地理结构的表征。“苏氏题刻几遍天下”,苏轼具有高度自发性的众多题名、题字及诗文题刻,是北宋士大夫在文化上的“天下”意识——乐观的文化态度与远大的文化抱负的镜像式呈现。以山水赏会为基本主题的题刻是苏轼将外部自然人文化的重要方式,这与其时作为探索外部世界成果的绘画再现高峰的出现,具有互文性。

在北宋,书法向物质性空间大规模扩张。由于士大夫纷纷追求和显扬入世价值,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士大夫私人建筑物是这个时代重要的人文景观。而无论这些建筑物是具有公共性还是具有显著的私人性,都因书法作品的存在而文本化了。

苏轼卓越的文学与书法成就,使他的书法文本成为一种强势文本,从而赋予了由他所开辟或定义的建筑物空间以独特的人文意义。作为士人纪念碑的建筑物与相关书法作品,表征了一种政治—文化上的“全景视觉”,这种“全景视觉”,正是无所不在的书法活动所持有的价值主张。

礼乐教化意义上的开疆扩土也是北宋重要的文化成就。书法艺术自古就具有教化功能,苏轼特殊的人生经历,即他的长期迁谪使其书法成为一种教化实践。苏轼对此有着充分的自觉。就内容与形式而言,苏轼在岭南的书法活动是以审美教化和传播士人价值为显著特征的,所谓“沧海何曾断地脉”,岭南时期的苏轼书法,有力地推动了在地山川风物的人文化。而广阔的空间感知与超迈的精神境界也是苏轼书法取得高度成就的原因,时人“挟大海风涛之气”的评论,揭示了苏轼书法的这一精神图像。

苏轼书法作品的广泛传播,离不开特定的物质条件。这首先是一个媒介问题。在石刻发达的宋代,书法通过石刻媒介进入了多维的书法空间。而纸质媒介亦具有同等的空间意义,不同内容和形式的书法作品,如唱和诗、尺牍、题跋等,在时空建构上呈现为一种“唱和诗文本”。大规模的唱和活动既是北宋广阔文化空间及“济济多士”的象征,也是发达的书法交游网络的镜像。

就书法的终极价值而言,苏轼以及宋代士大夫对“书写不朽”有明确的意识,这种意识尽管有着久远的渊源,但仍带有北宋思想世界的某些烙印。在一个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时代,苏轼的书写有着强烈的言志意味,以及传达独特审美经验的意识。这是一种关于“斯文”不坠的信念。

中国现当代作家与书法文化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5109次
ISBN:978-7-5203-8347-9
简介:

就目前学术界情况而言,对中国现当代作家与书法文化关联性的研究成果还很少见,特别是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深入研究尚是明显的薄弱环节。本书作者积多年治学之功,从文人书写行为研究角度,把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书法文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使本书具有了显著的原创性和学术性。本书的出版将是对中国现当代作家与书法文化这一学术研究领域的重要贡献,也将是这一论域的国内外第一本比较厚重的学术专著。本书从现象论、行为论、特征论、功能论、影响论以及史论结合等角度,将宏观考察与个案分析、历史分析与现实反思紧密结合起来,且从实际出发,广泛讨论了中国现当代作家与书法文化的关系,得出了许多实事求是的结论。本书倡导现代文人书法和文坛与书坛的对话及结合。本书对文学与书法的爱好者、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和意义。

秦汉简牍笔法与结字研究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11120次
ISBN:978-7-5203-7976-2
简介:

本书借助考古学发掘的秦汉简牍书法资料,结合秦汉简牍书法中的,法现象与中国古代书法技法理论进行了分析、_研究,梳理了中国书法基本笔法和结构方法的形成、发展过程。其中,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土秦汉简牍书法资料进行了梳理,具有史料价值,又从笔法和结构方法的角度对这些作品作了相应的理论分析,探讨了简牍书法中所包含的书法技术与审美理念的关系,具有理论的价值。

我从诗意悟书魂:沈鹏先生研究四题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4448次
ISBN:978-7-5203-6373-0
简介:

本书以文化人格、书画评论、书法美学、诗词创作四个专题立体地描述了沈鹏先生作为学者、评论家、诗人和书法家的全貌,充分挖掘论述了沈鹏先生意境雄阔、深沉博大、潇洒自然的诗美理想,并进一步阐发了沈鹏先生从诗意悟书魂,诗书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相得益彰的艺术追求。

20世纪西方之中国书法收藏和展览

作者: 郑瑞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5491次
ISBN:978-7-5203-6020-3
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分别对20世纪中国书法在西方的收藏和展览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探讨。

北朝造像题记书体研究

作者: 岳红记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4955次
ISBN:978-7-5203-5687-9
简介:

魏碑是北朝时期的书法风尚,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由“洛阳体”、“长安书体”、“平城书体”、“邺城书体”、“凉州书体”等地域书体组成,涵盖摩崖、石阙、造像题记、碑碣、墓志等刻石。

本研究以造像题记书法为例,分析这五种书体在北朝不同时期的类型、风格特点及影响,研究它们之间的联系、发展、影响和融合过程,并多角度探究魏碑书法的组成体系及发展演变历程,以拓展“魏碑”书法的研究内容,促进学界对魏碑书法的全面认识,并为书法实践者提供更丰富的临暮对象。

全國甲骨文書法篆刻展作品集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6149次
ISBN:978-7-5203-5148-5
简介:

为配合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系列活动,推动甲骨文书法篆刻艺术的发展,由上海练祁古文字研究中心、北京京师大学堂殷商甲骨文研究院、安阳学院甲骨文艺术研究中心、中国文字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共同发起,联合举办“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全国甲骨文书法篆刻展”。本次展览的宗旨,提倡严谨用字,不得混用周代以降金文简牍等其他字体,不使用自造字或过度“通假”,拒绝粗乱涂抹、浮夸变态的“丑书”,期在正本清源,杜绝乱象,发扬传统,坚守底线,以能充分展示殷契韵味、强调原创性的甲骨文书法篆刻作品为入选准则。古人云:“举措合则,起发相承。”我们希望能通过这样的展览方式,向斯界传递发扬一种“书虽一艺,非率尔可工”的新风尚。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