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返回总库

宏观文艺学研究

作者: 陆贵山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897次
ISBN:9787300303314
简介: 《宏观文艺学研究》运用唯物辩证法,以宏观、辩证、综合、创新的思维方式,结合广度、深度、动态和关系四个向度,全面考察文艺的发生、演变和发展趋势。全书共分三编。第一编“文艺根脉和文艺思潮”,研究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产生、演变与相互关系,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文艺思潮的内涵与关系。第二编“文艺学理系统研究”提出文艺有七大学理系统,即生态主义、历史主义、人本主义、审美主义、文化主义、心理主义、文本主义文论学理系统,并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第三编“文艺观念间性研究”研究各种重要的文艺观念的间性关系,诸如文艺本体论以及文艺的社会性和人文性、客体性和主体性、反映论和价值论、创作论和艺术生产论,深化对各种文艺观念内在联系的理解。本书对树立多向度、多层面、全景式和全过程的大视野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提供了有益启示。

文艺美学研究.2019年秋季卷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3668次
ISBN:978-7-5203-9718-6
简介:

《文艺美学研究》是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连续性学术出版物,每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两卷(春之卷与秋之卷)。本册为2019年秋季卷,包括国际论坛、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生态批评与生态文艺、学术动态等栏目。

文学原理学批评及其他

作者: 陈众议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2461次
ISBN:978-7-5203-9819-0
简介:

本书收录陈众议教授多年来文学原理方面的研究文章,根据内容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古今因缘”,多为理论性文章,如“悲剧与戏剧”“传统与时流”“情节与主题”等,下编“远近杂谭”,多为单个作家的研究和评论,涉及中国当代作者莫言、贾平凹、张炜等,以及外国作家博尔赫斯、帕慕克、略萨等,理论研究和作家作品研究相得益彰,宏观与微观结合,是陈众议教授多年文学研究的代表作论文集。

文艺美学研究.2019年春季卷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3915次
ISBN:978-7-5203-9717-9
简介:

本书为《文艺美学研究》2019年春季卷,设有生态美学、文艺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论、古代文论、读书与回忆、文论选译、会议综述八个栏目。针对当下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展开激烈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看法,对当下及未来的文艺美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法国新世纪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概览:2001—2005

作者: 高建为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5255次
ISBN:978-7-5203-9826-8
简介:

本书以2001一2005年为界,对这一时期法国的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情况做了细致的整理,全景式地展示了法国的中国文学研究样貌。具体包括这一时期出版的中国文学作品译本目录,以及中国文学研究的专著目录、博士学位论文目录、期刊论文目录,同时精选翻译了数篇期刊论文,对重要的专著和博士学位论文还进行了摘要编译。此外,本书收集了这一时期法国召开的中国文学研讨会的简要资料,整理了从事或涉及中国文学研究的机构信息以及期刊目录,还附有法国汉学家的译名、原名对照表。

看不见的文学:文学如何“理论”

作者: 杨宁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6288次
ISBN:978-7-5203-9609-7
简介:

艾布拉姆斯奠定了文学经典的四要素理论。即文学的世界关系,文学的作者,文学的读者,以及文学文本本身。杨宁也是按照这四要素来组织这本书的结构的。在这个意义上,杨宁并没有提出新的理论框架——事实上,一本面向学生的文学理论著作也很难打破这样的框架,因为文学事实上就是存活在这四个维度之中。而20世纪不同的文学批评流派只不过是将其中的一面进行强化,要么刻意强调读者(各种各样主观性的读者理论以及罗兰·巴特式的可写文本),要么重新解释作者(作者曾经是文学作品毫无疑问的起源和汇聚之地,但是,福柯和罗兰·巴特等人也曾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作者之死”),要么强调文学的各种表意和叙事方式(文学的修辞、结构或者解构等各种文学手法,这是20世纪最为显著的形式主义潮流),要么深化文学和世界的复杂关系(在不同的时代,文学会呈现出不同的生活世界和观念世界。文学不可能脱离一个海德格尔意义上的世界)。

在20世纪,不同的文学批评策略只是过于强调其中的一个维度而刻意压抑其他维度。这样的意义在于,每一种批评流派都将某一个文学维度高度深化和复杂化了。这样,文学研究和理论一方面变得惊人的细致,另一方面又充满悖论地变得高度抽象。不同的批评流派以夸张的方式彼此竞争,这使得文学研究在20世纪成为令人眼花缭乱的理论发明。这种理论发明一方面受益于人文学科特别是受益于当代哲学的进展,但是反过来它也刺激和革新了当代的人文科学。它在今天的后续面孔因此是文学理论和哲学的一个模糊的结合物,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文化理论。

杨宁这本书的意义在于,他在这个文学研究四维度的经典框架内,吸收了20世纪各种新的批评流派的部分观点。正是因为有这些新的观点,使得这本书挣脱了艾布拉姆斯的束缚。总的框架还在,但是,观点已经发生了改变。杨宁奇妙地将各种经典的文学理论问题和各种新颖的批评观点进行有机地融合,使得那些旧的问题变得不旧,而那些新的问题也不再晦涩和尖锐——实际上,就文学研究而言,也确实没有什么新问题和旧问题之分。

更重要的是,在讨论这些理论问题的时候——无论是一些经典问题还是一些新涌现出的问题——杨宁会顾及各种观点的合理性,他甚至能在不同人的完全对立的观点中发现各自的合理性,并将这些不同类型的合理性进行辩证地综合。这使得这本书既不保守,也不冒进。杨宁这本书的特点就是高度的理性:它有开阔的视野和辩证的心灵,因此不会流于偏狭和激进。杨宁的理性还在于他采用的论述方式,他总是用大量的文学事例和材料来说明他的观点。而这些观点总是通过绵密的推论——有时是通过辩驳式的推论——一步步地呈现出来,他的论述如此紧凑,如此严密,如此周全,以至于你很难否定这些观点——我觉得这是这本书诚恳和朴实的一面:没有故作惊人之语,也没有高深莫测的论断,杨宁甚至不太使用流行的时髦术语。所有的观点都清晰、实在、具体,并且都有合理的论证作为基本的支撑。

我相信,人们读这本书的时候会感到流畅和愉快。也许人们会说,这本书通俗易懂,而我则会觉得,这种通俗易懂背后有一种能力:将各种复杂的理论进行消化的能力。杨宁将理论的晦涩和繁琐性都抹掉了。我会说,将理论观点娓娓道来但又不令人感到厌倦,这是一种禀赋——只要想想我们的文学理论课堂上有那么多昏昏欲睡的学生就能明白这点。杨宁的授课录像早已经证明了他的这种禀赋和能力,现在,他的禀赋和能力再一次通过这本书,通过书写的方式得到证明。杨宁让我再一次相信,文学写作有特殊的魅力,而关于文学的研究和理论也有同样的魅力。

汪民安

2022年1月

文艺美学研究.2018年秋季卷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4760次
ISBN:978-7-5203-9719-3
简介:

中外文论.2020年.第2期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4108次
ISBN:978-7-5203-9450-5
简介: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