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法分类
中国古代哲学的本体思想
简介:
本书是对中国古代哲学中形而上学、本体论思想的梳理和总结,同时也是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资源的一种发掘。全书分为上下篇。上篇论述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本体思想,具体分为道论、太极论、气论、理论、心论、体用论六章,系统地梳理、发掘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本体思想;下篇讨论中国古代哲学的大化思想,这是本体思想的进一步展开和表现,具体分梳了万物皆变、变中有常、动静有机、大化之道等思想理论。本书的特点是援用西方现代哲学中现象学、存在论的思想和方法来发掘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本体论思想资源,突出了中国传统哲学境域性、现象性的本体论思想和其思想价值。
历代学术笔记中语言文字学论述整理和研究
简介:
本书分“整理编”和“研究编”两编。“整理编”以“类”为纲,以“时”为目,对学术笔记中所辑录的相关材料进行系统整理。具体处理方法为:先将相关材料以“词汇”“语义”“语用”为纲统领全编;再以被整理语料所出笔记的成书时间为目,若多则材料出于同一文本,则以材料在文本中的页码先后为序。“研究编”以理论研究为基本视野,致力于相关语料的理论提升,是对研究对象的重新审视、再评价。其主体部分分别将研究材料中的词汇学述评、语义学述评、语用学述评语料置于汉语言理论框架内进行研究,再对研究对象从形成、表达的动态机制进行考评。
中国古代哲学史
简介:
本书由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中国哲学教研室部分教师在共同研究讨论的基础上集体编写而成,主要为适应本专科院校中国古代哲学教学的需要而作,同时也可以满足其他对中国哲学有兴趣的读者的阅读需要。参加编著者:张连良(绪论) ;华军(第一章至第十三章) ;赵海英(第十四章至第十七章) ;李聪(第十八章至第二十五章) ;连遥(第二十六章至第二十八章) ;翟奎凤(第二十九章至第四十章)。统稿人:张连良、华军。本书力图从我们自己多年教学与研究的成果出发,形成自己的思想与写作特色。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目的并未得到充分体现。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编著者2011年3月24日
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
简介:
本编题名《唐君毅著作选》,虽曰《著作选》,内容实已包涵唐先生论人生、论文化、论哲学、特别是中国哲学专题研究之重要著作在内,足以代表唐先生之思想、人格及对人类文化世界、哲学世界之贡献。全编十卷,书目如下:一、《人生三书》:包括《人生之体验》、《人生之体验续篇》和《道德自我之建立》;二、《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三、《哲学概论》上;四、《哲学概论》下;五、《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六、《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七、《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上;八、《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下;九、《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十、《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以上十书,均以《全集》校订本为底本,以简体字重排出版。此十书,是可代表唐先生思想之根本立足点与哲学研究之巨大贡献。复考虑及唐先生思想之博厚与文字之繁杂,一般之读者不易深入,因不避浅陋,为写《导读》,置于每书之前,聊作方便而已;非谓可赅尽唐先生思想之精义也,读者幸留意焉。门人 霍韬晦 附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