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法分类
“大流行”经济学:应对疫情冲击与恢复经济增长
简介:
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COVID-19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演变为全球范围的大流行(pandemic),覆盖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感染人数已经以百万计,成为一起百年不遇的公共卫生危机。疾病大流行总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冲击,使单个国家和世界整体的正常发展偏离既定的轨道,对经济、社会造成严重的伤害。无论是应对大流行本身还是实现中国经济的复苏,都必须从认识上、战略上和措施上立足于持久战。本书考察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对中国经济不同方面的影响,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分析了“三农”工作、产业和供应链、就业和民生、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互影响、对公共卫生和风险防控的含义等问题。
协同创新网络研究
简介:
本书超越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和国家创新系统,提出并提炼、创立普适的“创新因子—创新网络—协同创新网络”分析框架。协同创新网络是指通过网络组织各个节点的所有相互作用与促进的创新主体、要素、政策等环境的联系,通过创新资源和创新行为、创新结构大跨度集成整合、系统叠加优化、匹配性协同的价值链,通过互动作用而构成开放、协同发展的有机体系,并融入创新环境中的有效叠加而形成的运行要素和动力要素关系的总和,实现整体协同效应。其兼有网络组织和协同组织的特性与优点,核心内容是创新要素“互补互动互惠”的集中集成整合。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特别注重其中各个因子的良性互动、整体推进,将封闭分散,甚至垄断状态的资源、行为协同整合为强大的创新合力。
中国人视野中的经济发展
简介:
在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逐渐流行西方发展经济学,并受到其重要影响。其实,中国人早就对经济发展理论在诸多方面作出了迥然不同于西方而且优于西方的重大贡献。本书首先基于中国经验总结出一个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的哲学定义:科学目的的达到。在此基础上,本书又紧密联系中国实际,系统总结了新中国在工业化、农业发展、科技发展、平等与增长关系、政府规模、对外经济关系和基本经济制度七大方面的发展经验。它们联合起来构成了统分结合、有机相联、浑然一体的经济发展理念。这些发展理念也构成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普遍借鉴的理论成果。本书既是武汉大学学者推进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一项成果,也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经济学理论的一种努力。
关键词:
发展经济学
技术创新与盈余质量研究
简介:
本书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背景,基于学科交叉的路径,研究技术创新对提高会计盈余质量的作用。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对提高盈余持续性、抑制盈余波动具有显著效果,表明企业加强研发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本书还考虑制度环境等因素可能存在的调节效应,进一步增强了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研究结论对企业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验证了加强制度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启发市场参与者不可忽视技术创新可能隐含的有用信息。本书为会计学等相关专业的博士生和硕士生提供了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范式和分析思路,也供本领域内的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生态经济评论.第九辑
简介:
编委会主任 王红蕾主 编 伍国勇执 行主 编 李文钢编委会成员(按姓名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白志红 崔明昆 段豫川 洪名勇 马翀炜 潘天舒 赵旭东 张应强一直以来,中国乡土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在中国人的人际交往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界对“人情”亦做过诸多界定。费孝通先生曾对此打了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5872554李伟民认为,人情是中国人和他人建立关系并进行交往的主要准则,其决定了彼此交往互动时所表现出的互惠互利的社会性交换行为以及在人际交往活动中的关系取向。5872555孙春晨则将人情提炼出三层含义:“一是为增进情感和友谊,人与人在交往中实施的相互性应酬和馈赠行为;二是被大众所认同的、似乎是不言自明的日常交往行为准则;三是情面和恩惠。”5872556翟学伟对此做了进一步拓展,他指出,中国人际关系的本土概念是:人缘、人情和人伦。其中,人情是其基本样式,决定了中国人际关系是包含血缘关系和伦理思想而延伸的人际交换行为。5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