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法分类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简介: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 的奋斗目标,对“三农” 工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业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本书从九个方面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 的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是一个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深刻的科学理论体系,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指导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高新区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简介:
本书对农业高新区的协同发展绩效问题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问题进行了探索。关于农业高新区的协同发展绩效问题研究,本书结合系统学和协同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理论总结,运用AHP分析法给出了实证依据,并在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实现园区协同发展的对策。关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问题的研究,本书运用金融支持相关理论探讨了金融支持影响效应的作用机理,并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的总体效应、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给出了实证依据,在此基础上给出提升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力度的措施。
20世纪20—40年代“农国论”研究
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因后果改变了人们对工业文明的敬仰与向往,中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企图重拾农业文明的辉煌,提出了“农国论”。从“吾国当确定国是,以农立国”,经过“振兴农业,引发工业”,再到“以农立国,以工建国”的调和兼顾,“农国论”不断充实内容,更新理念。20世纪20—40年代的“农国论”是知识界对中国社会发展路向的深入思考和对现代化问题的艰辛探索。其从理论到实践的争鸣与探索,更是晚清以来知识分子对中国乡村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进行的首次深层次关注。其间关于“农”“工”地位、次序的争论以及在争论中涌现出的各种乡村建设和改造思路,对今天的“乡村振兴战略”也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18: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之路
简介:
主 编:魏后凯 闫坤副主编:于法稳 崔红志 谭秋成编 委:(按拼音排序) 包晓斌 曹斌 操建华 崔红志 董翀 韩磊 黄超峰 李国祥 李婷婷 刘长全 罗万纯 潘劲 彭华 秦轲 全世文 任常青 孙同全 谭秋成 王宾 魏后凯 闫坤 杨穗 于法稳 苑鹏 张海鹏 张瑞娟 赵黎 曾俊霞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快速提升,但农业现代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从世界各国的农业发展历程来看,伴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和经济结构变迁,农业部门的增加值比重和劳动力就业比重将不断下降且逐步趋同,这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必要条件。2015年世界各国农业增加值占比平均为3.78%,美国、日本已降至1%左右。在农业增加值占比下降的同时,农业劳动力就业占比也同步下降。Lagakos和Waugh(2013)研究表明,世界最发达的前10%国家的农业劳动力就业占比平均约为3%,其中2011年美国农业劳动力占比为1.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增加值比重和劳动力就业比重逐步下降(见图1),但受传统体制机制等的影响下降速度较为缓慢。从中国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变动情况来看,2009年中国农业增加值占比首次
中国农村研究.2018年卷.上
简介:
主 编 徐 勇 邓大才执行主编/编辑 李华胤编 委(以姓氏笔画为序)丁 文 马 华 万婷婷 邓大才 王 静王 勇 王义保 石 挺 卢福营 冯春凤刘义强 刘金海 刘筱红 李华胤 李海金朱敏杰 任 路 肖盼晴 何包钢 应小丽吴晓燕 陆汉文 陈军亚 张大维 张向东张利明 张晶晶 胡平江 郝亚光 姚锐敏徐 勇 徐 剑 徐增阳 董江爱 黄振华彭正德 熊彩云内容提要:在对华北地区朱洼村传统治理形态调查时发现,朱洼村乡村防卫共同体的运转与延续既不同于完全自愿联合而进行的家庭防卫,也区别于依靠强制工具构建形成的国家防卫。在解剖村庄防卫共同体运转方式的基础上,提出“自愿性强制”概念,并还原了这一机制作用下的传统社会乡村治理模式、规则及运行机理。传统村落防卫共同体是基于“自愿性强制”而形成的利益共同体与责任共同体,以自愿为前提的均等强制与非均等强制规则相结合,实现了“皇权不下县”条件下的传统乡村社会有效治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当前,自愿性与强制性两个维度被运用于地方改革实践,对当下农村基层治理仍具有现实借鉴意义。关键词:自愿性强制;传统乡村治理;防卫共同体;非均等强制一 传统防卫的类型、限度与“自愿性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