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法分类
中意文化交流史辑刊.第一辑
简介:
自人类文明肇始以来,欧亚大陆的地理连续性为原本相隔万里、各自发展的文明提供了广阔而理想的平台,使它们得以相互接触与“浸染”。从远古时代起,迁徙与贸易使人口与各类货物得以流动,在有意与无意之间,思想、艺术与文化也不可避免地一起流动起来。在中国宋明两代及欧洲各海上霸主掌握足够安全的远洋航海技术之前,所有远程的人员往来和货物运输都要通过陆路完成。数千年来,欧亚大陆一直是世界上最广袤的互联互通之地,千百条道路贯穿其间,且大多未被那些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所阻断。虽然成本和时间难以想象,但毕竟为遥远文明之间的联通搭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网络”,欧亚大陆上的这一创举要早于地球上任何一个区域。由此看来,从美索不达米亚到印度,从古希腊—罗马世界到中国,世界上最伟大、最长久的古代文明皆发轫并繁荣于欧亚大陆这个相互连通的平台上,这绝非偶然。正是这些文明构成了现代世界文明的两极——西方与东方。中世纪晚期,当航海技术足以让人们远渡重洋的时候,率先通过海陆联通的文明也正是在欧亚平台上诞生和成长的“西方”与“东方”。与陆路交通相比,这些新的“海上高速公路”更快捷、更有效率,也使得欧洲和中国之间往来货物的数量与日俱增。高
情境与范式: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与媒体互动的文化间性研究
简介:
以文化旅游产业为媒介做出对文化间性与文化产业之间关联性命题的阐释或许对当下我国具有文化间性特征的民族地区,尤其是正处于“一带一路”发展的西部民族地区而言,意义尤为重大。从对民族文化的解读到民族文化间性的认知;从民族文化发展的传播动力到为这一动力形成驱动的现代媒介;从民族文化间性背景的现实语境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对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尤其是文化建设问题的认识将会形成一个应然的逻辑,即,民族文化存在间性特征构成了民族文化传播的话语环境。地域性媒介将进一步识别、适应和契合于话语环境并生产具有特质性的文化产品。在“互联网+”的技术驱动下,本地传媒与相关文化产业联动,为其他产业不断注入文化意义并形成全球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