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法分类
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第6辑
简介:
本刊由南京大学汉语史研究所主办,张玉来教授主编。本刊敦聘戴庆厦、丁邦新、江蓝生、蒋绍愚、孙宏开、王士元等先生为学术顾问,丁邦新先生题写刊名。本刊以历史语言学的理论、方法为指导,以汉藏语言比较为学术背景,立足汉语本体,注重跨语言比较,努力探寻汉语及东亚语言间的关系,特别关注汉语的形成、发展及演变规律的探索。本刊主要栏目有:历史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汉语史、汉藏语及东亚语言比较、出土文献语言、传统小学文献、学术史研究等,特别欢迎理论与史实相结合的反映学术前沿问题的佳作。本刊适量发表有学术价值的书评、人物评介及争鸣文章。
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第4辑
简介:
本刊由南京大学汉语史研究所主办,张玉来教授主编。本刊敦聘戴庆厦、丁邦新、江蓝生、蒋绍愚、孙宏开、王士元等先生为学术顾问,丁邦新先生题写刊名。本刊以历史语言学的理论、方法为指导,以汉藏语言比较为学术背景,立足汉语本体,注重跨语言比较,努力探寻汉语及东亚语言间的关系,特别关注汉语的形成、发展及演变规律的探索。本刊主要栏目有:历史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汉语史、汉藏语及东亚语言比较、出土文献语言、传统小学文献、学术史研究等,特别欢迎理论与史实相结合的反映学术前沿问题的佳作。本刊适量发表有学术价值的书评、人物评介及争鸣文章。
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第5辑
简介:
本刊由南京大学汉语史研究所主办,张玉来教授主编。本刊敦聘戴庆麾、丁邦新、江蓝生、蒋绍愚、孙宏开、王士元等先生为学术顾问,丁邦新先生題写刊名。本刊以历史语言学的理论、方法为指导,以汉藏语言比较为学术背景,立足汉语本体,注重跨语言比较,努力探寻汉语及东亚语言间的关系,特别关注汉语的形成、发展及演变規律的探索。本刊主要栏目有:历史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汉语史、汉藏语及东亚语言比较、出土文献语言、传统小学文献、学术史研究等,特别欢迎理论与史实相结合的反映学术前沿问題的佳作。本刊适量发表有学术价值的书评、人物评介及争鸣文章。
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第三辑
简介:
本刊由南京大学汉语史研究所主办,张玉来教授主编。本刊敦聘戴庆厦、丁邦新、江蓝生、蒋绍愚、孙宏开、许嘉璐、王士元等先生为学术顾问,丁邦新先生题写刊名。本刊以历史语言学的理论、方法为指导,以汉藏语言比较为学术背景,立足汉语本体,注重跨语言比较,努力探寻汉语及东亚语言间的关系,特别关注汉语的形成、发展及演变规律的探索。本刊主要栏目有:历史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汉语史、汉藏语及东亚语言比较、出土文献语言、传统小学文献、学术史研究等,特别欢迎理论与史实相结合的反映学术前沿问题的佳作。本刊适量发表有学术价值的书评、人物评介及争鸣文章。
现代汉语史视角下的“程度副词+动宾词组”研究
简介:
本书从程度副词的6个量级中各选择了两个程度副词,包括“最、顶、更、越发、稍微、略、太、过于、很、十分、有点(儿)、有些”,以它们带由一般动词构成的动宾词组格式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比较、归纳、统计、探源以及共时与历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现代汉语史的角度探讨了它们在各个阶段的发展演变情况,并分析了这种格式成立的条件、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另外,还从共时平面探讨了新兴的“暴”类程度副词带动宾词组的问题。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这12种“程度副词+动宾词组”格式总的发展路向基本是相同的,都是呈直线前进型发展。这种格式成立的条件是:受程度副词修饰的动词或动宾词组一般没有很强的动作性,大多是非典型动词,在语义上都具有[+性状]义和[+程度]义,或者在一定的语境中能够获得这样的语义特征。推动这一形式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求新求变的语用心理、类推机制、部分动词使用频率的提高和程度副词自身的发展变化等。丰富性、频率主导性、不平衡性、虚化度和渐变性是这种形式发展变化的主要规律。
基于数据库的汉语零形回指研究与解析
简介:
本书选择了汉语三种体裁的语篇语料,对零形回指的使用环境及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数据库,共记录1万多条与6401例零形回指有关的数据。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和揭示:零形回指在三种体裁中的个性和共性;零形回指的距离特征;先行语的句法位置规律与排序;零形回指的生命性与主题性规律;先行语的生命性排序;平行性和层次性的多种呈现及与零形回指的关系;长距离零形回指与平行性、层次性的关系;零形回指的模糊性。理论上,本书对中心理论关于“中心”的概念进行了扩展。在指称参照点方面,增加了一个主语之上的参照点——主题,在语句划分上增加了句法层次。运行这些数据进行零形回指解析,本书取得了对数据库中88.3%先行语的确认。进而选择了LOGISTI CREGRESSION系统尝试解析本书总结出来的108例共124类零形回指,获得了83.2%的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