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传统城市化理论认为,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城市化就是随着非农产业的聚集而发生的非农人口的聚集过程。这是西方发达国家早期城市化的总结,也是我国长期以来城市化的基本思路。但是,一方面,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和现代交通迅猛发展、现代农业日新月异,在这样的国情背景和时代背景下,传统城市化理论已严重滞后于实践发展,可以说当前我国城市化实践中遇到的种种纠结的难题无不与此内在相关。传统城市化理论需要创新。
我们认为,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只有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在人类发展一般规律意义上才是对的,对于具体国家、具体地区来说,并不意味着都要经历工业化的全部过程。农业工业化并不意味着农业非农化,发展工业并不意味着发展与农业没有直接联系的第二、第三产业。在我国传统农业区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农业区,在那些工业基础较差的地区,并不一定要放弃农业优势,发展与农业没有直接联系的非农产业。农业是人类永恒的产业,是人类自我实现的重要平台,农业有丰富的产业内涵和功能,因而有无限的发展空间。一方面,通过创新农业科技,实现农业与非农产业、农业内部横向行业大融合;另一方面,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理念,促进农业市场化,使农产品及一切要素都成为商品,农业真正融入到社会化大生产中,就可以无限提高农业附加值,使农业成为高效产业。农业商品化和社会化实际上是农业经营方式的现代化,而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则是农业装备的现代化。只要农业实现了这两个根本点,农业与工业就不再有本质区别,农民在农业园生产农产品就如同工人在工业园生产工业品一样,农业与工业只是生产的产品不同而已,农民与工人只是从事的职业不同而已。由此,当前农村与城市的根本区别不在于生活在城市的市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而生活在农村的农民从事第一产业,而在于农民能否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基础设施、养老、医疗保险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根本改变传统生活方式,过上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
通过对山东寿光、黑龙江农垦、北京京郊、江西赣州等的实地调研,我们确信:传统农业区完全可以不改变农业性质、不勉强发展与农业没有直接联系的第二、第三产业,而是通过创新农业科技、改变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通过当地农民自己的力量,实现传统农业区的就地城市化。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流动还是留守: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女性劳动力流转问题研究
作者:王东平
图书 流动还是留守: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女性劳动力流转问题研究
-
2
图书 西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研究
作者:胡卫华
图书 西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研究
-
3
图书 常德小城镇新姿
作者:徐德文
图书 常德小城镇新姿
-
4
图书 河南省农业现代化与农民增收的协同机制研究
作者:杨强
图书 河南省农业现代化与农民增收的协同机制研究
-
5
图书 跨越城市化治理藩篱
作者:陈承新
图书 跨越城市化治理藩篱
-
6
图书 中国城市经济创新透视
作者:梁本凡 杨重光
图书 中国城市经济创新透视
-
7
图书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求索:民主革命与理论回应
作者:王钰鑫 景鹏 周利生
图书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求索:民主革命与理论回应
-
8
图书 湖南农业现代化发展报告.2022
作者:王文强
图书 湖南农业现代化发展报告.2022
-
9
图书 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工乡城迁移:基于液态现代性的视角
作者:李飞
图书 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工乡城迁移:基于液态现代性的视角
-
10
图书 云南富宁县山瑶扶贫发展追踪调查研究
作者:罗家祥 杨勇
图书 云南富宁县山瑶扶贫发展追踪调查研究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