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本书是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探讨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与名—动转类的词汇学习的问题,提出转喻是名—动转类最根本的构词理据,并据此对名—动转类的词汇学习展开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有二:一是探究转喻理据在名—动转类构词过程中的运行规律;二是从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出发探讨这类词的词汇学习特征和学习策略。
与早期其他同类研究的区别在于,本书不仅仅是从语义的角度,而且也从概念和思维的层面对名—动转类词汇的表达式进行研究。本书将转喻视为名—动转类一种最基本的构词理据,分析其运行机制,研究其在名—动转类过程中的促动作用。
这种有关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的分析为名—动转类词汇学习研究提供了启示:既然转喻是名—动转类最根本的构词理据,那么对转喻思维的训练和转喻理据知识的良好掌握应该有助于名—动转类的词汇学习。基于这样的考虑,本书进一步对名—动转类的词汇学习展开了研究,最后得出如下研究结论:
1.参照Lawson和Hogben(1994)的分类框架,我们将名—动转类词汇学习策略和方法分为四大类,它们分别对应11种学习方法。
2.分析发现,跨文化的语言百科知识、语境因素及学习者的概念整合能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名转动词的正确习得。
3.转喻理据在学习策略中有所体现,主要表现在内涵分析法和简单情景参照及复杂语境判断等学习方法中借助对概念的内涵特征的把握来实现名—动转类的理解。
综上所述,本书对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和词汇学习的研究表明:转喻是名—动转类的一种最根本的构词理据,对转喻理据的良好掌握有助于学习者对名—动转类的正确理解和深层习得。同时,对名—动转类词汇学习的研究发现,概念结构的延伸和重组是名—动转类形成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其形成过程中,语境因素、文化因素和学习者个人的概念整合能力等制约着名—动转类的词汇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非本族语文化的植入、语境分析、名词所体现的概念的内涵特征的分析,以及对学生的概念整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则要有意识地主动吸纳异族文化,并尝试借助语境因素来对名—动转类表达式进行推测和判断。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现代汉语词汇与词典研究探索
作者:刘善涛 王晓
图书 现代汉语词汇与词典研究探索
-
2
图书 汉语复合词认知、习得及其神经基础
作者:顾介鑫
图书 汉语复合词认知、习得及其神经基础
-
3
图书 隐喻,词源和文化:基于语料库的探索和方法论反思
作者:吴世雄
图书 隐喻,词源和文化:基于语料库的探索和方法论反思
-
4
图书 英汉名词化对比研究
作者:张高远
图书 英汉名词化对比研究
-
5
图书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实用语法
作者:刘然
图书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实用语法
-
6
图书 汉语历史语法词汇研究
作者:萧红
图书 汉语历史语法词汇研究
-
7
图书 汉语修辞学新著
作者:李军华
图书 汉语修辞学新著
-
8
图书 汉语专名词语层级性体系研究
作者:吕长凤
图书 汉语专名词语层级性体系研究
-
9
图书 话语表达的心智研究
作者:何爱晶
图书 话语表达的心智研究
-
10
图书 赣方言古语词探源与论析
作者:肖九根
图书 赣方言古语词探源与论析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