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在经济学与哲学之间

ISBN:7-5004-1933-3

出版日期:1996-11

页数:329

字数:256.0千字

丛书名:《《现代经济学学术丛书》》

点击量:8964次

定价:14.5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同国内一些热心的朋友们的对话,得到他们的理解,这几乎已经成了我思考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文集”就是把这些对话,把这些似乎是炎夏乘凉的夜晚记录下来的“闲聊”,一股脑儿放在读者眼前。于是,我就陆陆续续出了三本这样的文集。现在,又是由于一位理解我的朋友的建议和督促,由于编辑张红女士的努力,第四本这样的文集又开始了它自己的生命。

那位朋友告诉我,这本文集是《现代经济学学术丛书》的一种。“现代”,什么是现代性?为什么叫做“现代经济学”?当我们说“现代经济学”的时候,什么是我们所要意味的?这些问题正是我近来对新制度经济学以及新古典经济学进行批判性整理时常常思考着的问题。我的这些思考和经过我整理的经济学,是我希望写出来并且正在写的第一本专著。眼下的这本文集所收录的论文,它们是我在经济学与哲学之间还没有超越经济学时的思考的记录。

现代性,它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反思”。所以哈贝玛斯说康德是开启了“现代性”的第一人。当然,任何哲学都是反思,所以我们不妨说,苏格拉底的启蒙就是现代性的开端。反思的第一个结果是黑格尔和德克海姆首先发现的“现代性危机”:分工社会的发展和道德共识的瓦解,财富的增长和社会基础的崩溃。于是人类的反思首先就引发了经济学和道德哲学的思考。

我发现,所谓的“现代经济学”,其实没有回答现代性危机引发的问题。在当代经济学与当代哲学之间的,是一段沉默的距离。经济学家们,至少他们的大多数,埋头在日常经济问题中,正像海德格尔说的:必死的生命在烦忙中希望由“忙”而避免思考那“死”的必然性,避免那对于“死”的烦。中国改革,中国社会变迁,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中国的基本困境,不可避免地就是人类一直以来面临着的基本困境,也就是由黑格尔提出的那个现代性危机。所以中国人在现代化过程中对现代性危机的回应也就是人类对现代性危机的再次回应。

收录在这里的第一篇论文就是我对经济学的批评,同时也阐明了我所理解的经济学的“现代性危机”。只有对经济学进行“反思”才可能使经济学进入“现代”。而我对经济学的反思,把我带回到了经济学的古典时期。回到“古典”,才可能进入“现代”。我的这个立场表现在我对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的理解中。我的道德哲学思考贯穿着收录在这里的几乎全部论文。

经济学家思考道德哲学问题的方式是在现实中思考。“在历史中阐释,在阐释中创新”。这不仅是这本文集最后两篇论文的主题,也是穿插在文集内那些讨论现实经济问题的文章的方法论基础。

最后,我想借这个“自序”写几句感谢我的父亲和母亲的话(我对其他人的感谢和赞美,都写在为其他文集作的“自序”里了)。在我人生旅途刚刚开始的那个阶段,我走过了几个十字路口。如果不是父亲的指点,我一定已经无可救药地迷失了。在我记忆所及的生命过程中,我几乎始终享受着提问、思考和说话的自由。我仔细地检索我的记忆,我看到我的母亲不断地,常常是毫无希望地追求她自己的梦。我觉得正是母亲的榜样让我理解了“自由”的真实涵义。我的父亲和母亲,他们是知识分子,同时他们是革命的一代。理想,只要是真的,就永远是感人的。父母的理想,在感人之外还带着亲切。读者一定能够从我的文章中看到我的父亲和母亲的影子。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汪丁丁.在经济学与哲学之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汪丁丁.在经济学与哲学之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汪丁丁(1996).在经济学与哲学之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