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依首字拼音排序,仅含著作类,其他类别的文献散见于正文之中)
[加]毕林赫斯特(Billinghurst,J.):《红颜史》,庄靖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美]D.G.温斯顿:《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周传基、梅文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
[法]菲力浦·勒热讷:《自传契约》,杨国政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奥]弗洛伊德(Freud,S.):《弗洛伊德文集》,车文博主编,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
[美]金介甫:《沈从文传》,符家钦译,国际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苏]M.罗姆等:《论文学与电影》,何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58年版。
[加]马里奥·J.瓦尔德斯:《诗意的诠释学:文学、电影与文化史研究》,史惠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美]莫里斯:《你只年轻两回——儿童文学与电影》,张浩月译,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年版。
[法]莫尼克·卡尔科-马塞尔、[法]让娜-玛丽·克莱尔:《电影与文学改编》,刘芳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苏]И.马涅维奇等:《文学遗产与电影》,伍菡卿等译,艺术出版社1956年版。
[英]莎士比亚(Shakespeare,W.):《哈姆莱特》,朱生豪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年版。
[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李强译,西苑出版社2004年版。
[法]伊·巴丹特尔:《男女论》,陈伏保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艾米:《山楂树之恋》,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艾涛:《金庸新传》,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版。
白先勇:《白先勇短篇小说选》,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白先勇:《寂寞的十七岁》,花城出版社2009年版。
白先勇:《台北人》,花城出版社2009年版。
白先勇:《台北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蔡明菲编著:《我们的杜拉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蔡智恒:《痞子蔡作品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曹保明:《老故事·土匪》,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曹禺:《曹禺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曹禺:《曹禺自述》,京华出版社2005年版。
曹禺:《雷雨》(四幕话剧),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陈建华:《从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国时期文学、电影与文化的转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陈林侠:《从小说到电影:影视改编的综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陈墨:《陈墨评金庸——影像金庸》,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陈平原:《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陈平原:《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陈若曦:《贵州女人》,时事出版社1996年版。
陈戍国:《四书校注》,岳麓书社2004年版。
陈伟华:《中国现代电影与文学之关联研究:以历史与比较的视角》,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版。
陈伟华:《中国现当代小说的电影改编与电影新类型的诞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陈阳主编:《影视文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陈由歆:《话语权力再生产:〈红岩〉的成型过程及改编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陈子善:《张爱玲丛考》,海豚出版社2015年版。
陈子善编:《私语张爱玲》,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六十年代中国电影导演档案》,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年版。
董健编:《陈白尘论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
戴德撰,卢辩注:《大戴礼记(二)》,中华书局1985年版。
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手册》,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戴锦华:《镜城突围》,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
戴锦华:《镜与世俗神话:影片精读十八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
邓树强:《网络文学及其影视改编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电影艺术》编辑部、中国电影出版社本国电影编辑部合编:《再创作 电影改编问题讨论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昳莲编:《周润发的英雄本色》,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董健编:《陈白尘论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
段文昌:《赵树理小说的改编与传播》,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冯果:《当代中国电影的艺术困境》,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栏目编:《对话文化名人:名人面对面》,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年版。
傅明根:《从文学到电影:第五代电影改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葛涛编:《金庸评说五十年》,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
龚金平:《开放视野下多维对话关系的构建——作为历史与实践的中国当代电影改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教材编写组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7)电影文学欣赏》,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教材编写组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7)电影文学欣赏教师教学用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广西当代作家丛书》编委会主编,鬼子著:《广西当代作家丛书·鬼子卷》,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
郭静宁等编辑:《香港影片大全·第四卷(1953—1959)》,香港电影资料馆2003年版。
郭静宁等编辑:《香港影片大全·第五卷(1960—1964)》,香港电影资料馆2005年版。
贺红英:《文学语境中的苏联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版。
弘学编:《妙法莲华经》,巴蜀书社2002年版。
胡兰成:《今生今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荒煤主编:《中国电影文学论文选(上)》,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荒煤主编:《中国电影文学论文选(下)》,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黄丹主编:《电影编剧教学实践: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师电影文学剧本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版。
黄曼君、许祖华、童秉国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戏剧·电影文学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黄淑娴:《女性书写:电影与文学》,青文书屋1997年版。
黄万华、刘方政、马兵等:《经典解码:20世纪中国文学与电影》,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黄修己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黄仪冠:《从文字书写到影像传播:台湾“文学电影”之跨媒介改编》,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2012年版。
江少川:《海山苍苍:海外华裔作家访谈录》,九州出版社2014年版。
蒋泥:《大师莫言》,安徽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金庸:《飞狐外传》,广州出版社2002年版。
金庸:《天龙八部》,广州出版社2002年版。
金庸:《雪山飞狐》,广州出版社2002年版。
金庸:《倚天屠龙记》,广州出版社2002年版。
九把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花山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柯灵:《电影文学丛谈》,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
孔小彬:《改编的逻辑:电影导演与1980年以来的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邝保威编:《许鞍华说许鞍华》,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邝锐强、文英玲主编:《新高中中国语文新编 选修单元一 名著及改编影视作品》,香港教育图书公司2010年版。
老舍:《老舍文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老舍:《老舍小说全集·第11卷》,舒济、舒乙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李尔葳:《当红巨星——巩俐、张艺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李尔葳:《张艺谋说》,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李欧梵:《不必然的对等:文学改编电影》,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版。
李萍:《〈西游记〉的跨文化影像改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20年版。
李清:《中国电影文学改编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年版。
李泱、孙志强主编:《电影文学引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
李玉茹:《李玉茹演出剧本选集》,李如茹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厉震林主编:《网络母题:戏剧影视文学的网络小说改编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梁秉钧、黄淑娴、沈海燕、郑政恒编:《香港文学与电影》,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香港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梁秉钧、黄淑娴编:《香港文学电影片目》,岭南大学人文学科研究中心2005年版。
梁振华:《中国当代影视文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林涵表:《电影电视文学创作》,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修订本)》,岳麓书社2006年版。
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刘恒:《伏羲伏羲》,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
刘恒:《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华艺出版社1998年版。
刘金镛、宋家庚:《电影艺术与电影文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刘俊:《情与美 白先勇传》,花城出版社2009年版。
刘明银:《改编:从文学到影像的审美转换》,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版。
刘绍铭、梁秉钧、许子东编:《再读张爱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
鲁迅:《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鲁迅:《故事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第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鹿燕主编:《新编大学语文》,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罗雪莹:《回望纯真年代》,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
马军英:《媒介变化与叙事转换:以陈凯歌电影改编为例》,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版。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梅那主编:《大学语文》,江西高校出版社2017年版。
孟固:《电影艺术的文学解读》,延边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末末编著:《中国电影教父:张艺谋传》,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
莫言:《红高粱家族》,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莫言:《师傅越来越幽默》,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慕容雪村:《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慕容雪村:《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慕容雪村:《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潘亚暾、汪义生:《海外华文文学名家》,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盘剑:《选择、互动与整合:海派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及其与文学的关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彭小苓、韩蔼丽编选:《阿Q 70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必修)第4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人民文学杂志社编:《创造票房奇迹的电影小说原作》,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阮青:《“十七年”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山曼、李万鹏等:《山东民俗》,山东友谊书社1988年版。
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电影家协会编:《银色印记:上海影人文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沈从文:《柏子集》,岳麓书社1992年版,2002年重印。
沈从文:《从文自传》,岳麓书社2010年版。
沈从文:《龙朱集》,岳麓书社1992年版,2002年重印。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32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沈从文:《沈从文小说选(第一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沈从文:《沈从文选集·第五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沈从文:《沈从文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沈从文:《萧萧集》,岳麓书社1992年版,2002年重印。
沈从文:《丈夫集》,岳麓书社1992年版,2002年重印。
《圣经》,出版发行: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承印: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2002年版。
苏静、刘欣:《巩俐传奇》,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
孙柏:《摆渡的场景:从文学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年版。
孙宜学:《千古文坛侠圣梦——金庸传》,团结出版社2001年版。
田本相、刘一军:《曹禺评传》,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田莹:《从文学到电影:改编的九种可能性》,西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万传法:《改编与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2020年版。
汪坚强:《文学这根拐杖: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视改编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汪流:《中国的电影改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
王斌:《张艺谋这个人》,团结出版社1998年版。
王功璐、王天竞主编:《中国影片大典:故事片·舞台艺术片:1949—1976》,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
王平陵编:《电影文学论》,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王人殷主编:《东边光影独好·黄蜀芹研究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王兴平、刘思久、陆文璧编:《曹禺研究专集》(上、下册),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王寅城、魏秀堂:《澳门风物》,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翁世荣:《电影文学的技巧》,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
吴辉:《影像莎士比亚:文学名著的电影改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吴世勇编:《沈从文年谱》,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小说月报》编辑部编:《小说月报2018年精品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
小说月报编辑部编:《小说月报第十二届百花奖入围作品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谢飞:《中国电影导演的艺术世界丛书:谢飞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
谢建华:《台湾电影与大陆电影关系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
谢晋:《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
辛夷坞:《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珍藏版)》,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徐岱:《小说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徐红:《西文东渐与中国早期电影的跨文化改编:1913—1931》,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版。
徐林正:《中国影视导演档案》,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徐兆寿、刘京祥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电影改编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严歌苓:《洞房·少女小渔》,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严歌苓:《陆犯焉识》,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4年版。
杨扬编:《莫言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叶元:《电影文学浅谈》,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易文翔、王金芝:《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研究》,南方日报出版社2019年版。
岳凯华:《现代湖南文学的电影改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18年版。
岳凯华编者:《百年中国影视文学改编研究书目引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年版。
张爱玲:《半生缘》,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张爱玲:《十八春》,海天出版社1996年版。
张爱玲:《张爱玲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
张爱玲:《张爱玲文集(1—4卷)》,金宏达、于青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张冲主编:《文本与视觉的互动:英美文学电影改编的理论与应用》,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张均:《张爱玲传》,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版。
张骏祥、荒煤等:《电影的文学性讨论文选(中国当代电影理论丛书二)》,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
张克荣编著:《李安》,现代出版社2005年版。
张翎:《唐山大地震》,花城出版社2013年版。
张翎:《余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张明主编:《与张艺谋对话》,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张清华主编:《莫言研究年编·2014》,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版。
张晓红、徐曼、孟冬梅编著:《名著赏析与影视改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张一玮:《从名著到电影: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当代电影改编版研究》,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21年版。
张英进:《审视中国:从学科史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秦立彦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张宗伟:《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章颜:《文学与电影改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赵凤翔、房莉:《名著的影视改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赵庆超:《文学书写的影像转身:中国新时期电影改编研究》,齐鲁书社2012年版。
赵孝思:《影视剧本的创作与改编》,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电影家协会、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事业管理局编纂:《中国电影年鉴1988》,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电影家协会编:《光影40年: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1978—2018》,中国电影出版社2018年版。
中国电影家协会编纂:《中国电影年鉴1982》,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
中国电影家协会编纂:《中国电影年鉴1983》,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版。
中国电影家协会编纂:《中国电影年鉴1984》,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电影家协会编纂:《中国电影年鉴1985》,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电影家协会编纂:《中国电影年鉴1986》,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电影家协会编纂:《中国电影年鉴1987》,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电影年鉴》编辑委员会编纂:《中国电影年鉴1991》,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电影年鉴》编辑部编辑:《中国电影年鉴(1993)》,中国电影出版社。(原书无出版时间)
《中国电影年鉴》编辑部编辑:《中国电影年鉴(1995)》,中国电影出版社。(原书无出版时间)
中国电影年鉴社编辑:《中国电影年鉴(1996)》,中国电影出版社。(原书无出版时间)
中国电影年鉴社编辑:《中国电影年鉴(1997)》,中国电影出版社。(原书无出版时间)
中国电影年鉴社编辑:《中国电影年鉴(1998—1999)》,中国电影出版社。(原书无出版时间)
中国电影年鉴社编辑:《中国电影年鉴2004》,中国电影年鉴社。(原书无出版时间)
中国电影年鉴社编辑:《中国电影年鉴2006》,中国电影年鉴社。(原书无出版时间)
中国电影年鉴社编辑:《中国电影年鉴2008》,中国电影年鉴社。(原书无出版时间)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影片大典:故事片、戏曲片:1977—1994》,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人物年鉴编辑部编:《中国人物年鉴(199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人物年鉴社编辑:《中国人物年鉴(2009)》,中国人物年鉴社2009年版。
周仲谋:《消费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电影改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朱玛:《电影艺术与电影文学基础》,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宋)朱熹撰:《孟子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
朱怡淼:《改编:中国当代电影与文学互动》,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