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2、5、6、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二 学术专著
白刚:《回到〈资本论〉:21世纪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白刚:《瓦解资本的逻辑——马克思辩证法的批判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陈先达:《陈先达文集》第3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一、二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续编》卷一、二、三,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高清海:《人就是“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高清海:《哲学的憧憬——〈形而上学〉的沉思》,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韩庆祥:《强国时代》,红旗出版社2018年版。
贺来:《边界意识和人的解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贺来:《马克思哲学与现代哲学变革》,中央编译出版社2018年版。
刘同舫:《马克思的哲学主题》,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宋健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 干部选读》,科学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孙亮:《重审马克思的“阶级”概念——基于政治哲学解读的尝试》,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孙正聿:《辩证法与现代哲学思维方式》,长春出版社2019年版。
孙正聿:《马克思与我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孙正聿:《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现代出版社2016年版。
孙正聿:《为历史服务的哲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8年版。
孙正聿、杨晓、丁宁:《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孙正聿:《有教养的中国人》,中国青年出版社2018年版。
孙正聿:《哲学通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王福生:《求解“颠倒”之谜——马克思与黑格尔理论传承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吴晓明:《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逻辑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张盾:《马克思的六个经典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三 译著
[美]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戴扬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多弗·皮尔森:《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尹宏毅译,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俄]B.M.梅茹耶夫:《我理解的马克思》,林艳海、张静译,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日]柄谷行人:《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赵京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
[英]戴维·李、布赖恩·特纳主编:《关于阶级的冲突》,姜辉译,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尹树广、鉴传金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英]G.A.柯亨:《如果你是平等主义者,为何如此富有?》,霍政欣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卷,孙周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德]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捷克]卡莱尔·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傅小平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波兰]莱泽克·科拉科夫斯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第三卷,侯一麟、张玲霞译,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法]雷蒙·阿隆:《阶级斗争——工业社会新讲》,周以光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法]雷蒙·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吕一民、顾杭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美]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力与历史》,彭刚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版。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王伟光等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法]路易·阿尔都塞、艾蒂安·巴里巴尔:《读〈资本论〉》,李其庆、冯文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美]罗伯特·L.海尔布隆纳:《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马林梅译,东方出版社2016年版。
[美]马尔库塞:《理性和革命》,程志民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德]马克斯·霍克海默、特奥多·威·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德]马克斯·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刘小枫编校,罗悌伦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美]迈克尔·哈特、[意]安东尼奥·奈格里:《大同世界》,王行坤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德]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林素心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英]齐格蒙·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英]乔纳森·沃尔夫:《当今为什么还要研读马克思》,段忠桥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 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包亚明主编,谈瀛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英]斯图亚特·西姆:《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吕增奎、陈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米夏埃尔·哈勒:《作为未来的过去》,章国锋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德]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四 外文著作
Andre Gorz,Farewell to Working Class,London:Pluto Press,1982.
G.A.Cohen,If You're an Egalitarian,How Come You're so Rich?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1.
G.A.Cohen,Why not socialis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9.
G.W.F.Hegel,Wissenschaft der Logik(1),Suhrkamp Verlag,1986.
Hannah Arendt,On Revolution,London:Penguin Books,1977.
Joh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MA: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JohnRawls,PoliticalLiberalism,New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3.
Louis Althusser,For Marx,Trans.by Ben Brewster,Verso,London,New York,1990.
Nietzsche,The will to power,NewYork,Vintage press,1967.
Robert Nozick,Anarchy,state and utopia . Oxford:Clarendon Press,1986.
五 论文集
王福生:《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高清海先生——兼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有的理论自觉》,《山高水长——高清海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列奥·施特劳斯:《现代性的三次浪潮》,丁耘译,刘小枫:《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二,彭磊、丁耘等译,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六 期刊中析出的文献
白刚、吴留戈:《“超现代性”的现代性——马克思的现代性追求》,《理论探索》2015年第6期。
陈曙光:《中国样本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年第11期。
陈霞:《和合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溯源》,《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陈学明:《“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陈学明:《中国梦与人类新文明》,《兰州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单提平:《从“立脚点”重思新唯物主义“新”在何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10条的考辨》,《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
董德福、王玖郁:《习近平“底线思维”改革方法的哲学意蕴和实际运用》,《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段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真谛及其实现路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4期。
高清海、余潇枫:《“类哲学”与人的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龚刚:《论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顾钰民:《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第1期。
何颖:《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2期。
贺来:《“关系理性”与真实的“共同体”》,《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
贺来:《马克思哲学的“类”概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研究》2016年第8期。
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清华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姜建成、周春燕:《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苏州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金民卿:《马克思的术语革命与习近平理论创新的话语建构特色》,《前线》2017年第1期。
金民卿:《“中国梦”理论建构中的“融通”思维》,《探索》2017年第5期。
寇清杰:《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梦》,《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第10期。
蓝江:《数字异化与一般数据:数字资本主义批判序曲》,《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8期。
李永杰:《共同体与个体:马克思观察人类历史的一对重要范畴》,《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年第5期。
刘同舫:《“中国模式”与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现实性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5期。
卢德友:《“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时代性观照下理想社会的现实探索》,《求实》2014年第8期。
鲁品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思想和实践上的新贡献》,《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年第2期。
罗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命题》,《理论探索》2018年第2期。
韩庆祥:《战略辩证法当代中国发展的哲学基础》,《人民论坛》2017年第34期。
任平、郭一丁:《论现代性的中国道路与中国逻辑——对五四运动以来百年历史的现代性审思》,《江苏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
邵发军:《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社会主义研究》2017年第4期。
石云霞:《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自由人联合体”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0年第1期。
孙正聿:《从两极到中介——现代哲学的革命》,《哲学研究》1988年第8期。
孙正聿:《个性化的类本性:高清海“类哲学”的内涵逻辑》,《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第7期。
孙正聿:《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哲学研究》2019年第4期。
孙正聿:《解放何以可能——马克思的本体论革命》,《学术月刊》2002年第9期。
孙正聿:《人与世界的否定性统一——高清海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天津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唐文明:《何谓现代性?》,《哲学研究》2000年第8期。
王福生、甘霖:《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个理论前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5年第6期。
王福生:《类哲学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天津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
王福生:《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及其内在结构》,《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王福生:《高清海类哲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年第5期。
王公龙:《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创新与重构》,《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
王庆丰:《批判的辩证法与共产主义》,《哲学动态》2013年第7期。
王庆丰、石佳:《〈资本论〉的“术语革命”——恩格斯解读〈资本论〉的重要贡献》,《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
王善平:《现代性资本与理性形而上学的联姻》,《哲学研究》2006年第1期。
王学川:《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王友洛:《不能以“人的全面发展”替代“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哲学研究》1993年第8期。
吴宏政、刘静涵:《马克思论“真正的共同体”的所有制基础》,《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年第2期。
吴晓明:《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学术月刊》2006年第2期。
吴晓明:《中国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江海学刊》2020年第2期。
俞可平:《努力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谈〈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3期。
张盾:《马克思的政治理论及其路径》,《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张雷声:《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年第12期。
赵可金:《如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理解中国角色》,《探索与争鸣》2019年第1期。
赵婷、李昕蕾:《新时代政治建设的价值导向:“中国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8年第4期。
韩志伟、郝继松:《人的历史性存在何以可能——基于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思考》,《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7期。
邹诗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七 报纸中析出文献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第1版。
《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人民日报》2018年6月24日第1版。
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人民日报》2013年3月24日第2版。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3月28日第3版。
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9月29日第2版。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第2版。
习近平:《中国发展新起点 全球增长新蓝图——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6年9月4日第3版。
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人民日报》2017年1月20日第2版。
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人民日报》2017年12月2日第2版。
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3月21日第2版。
《习近平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人民日报》2018年4月9日第1版。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第2版。
习近平:《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在二〇一八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9月4日第2版。
《习近平接见二〇一七年度驻外使节工作会议与会使节并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7年12月29日第1版。
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求是》2019年第7期。
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8年4月11日第3版。
《习近平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人民日报》2015年5月8日第1版。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博索纳罗会谈》,《人民日报》2019年10月26日第1版。
习近平:《顺应时代潮流 实现共同发展——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7月26日第2版。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第2版。
《征求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意见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人民日报》2015年10月31日第1版。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 中央政治局主持会议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10月30日第1版。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日报》2015年11月4日第1版。
王新生:《命运共同体:人类共存之道的中国方案》,《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2月25日第3版。
赵明昊:《习近平会见“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外方代表》,《人民日报》2015年11月4日第1版。
罗斯·特里尔:《我与中国》,《文汇读书周报》2010年9月3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