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主要报刊
《红色中华报》,(1931—1934年)
《红色中华报》,(1935年11月—1937年1月)
《新中华报》,(1937年1月—1938年12月)
《新中华报》(刷新版),(1939年2月7日—1941年5月15日)
《解放日报》,(1941年5月16日—1947年3月)
《新华日报》,(1938年10月26日—1947年2月28日)
《抗敌报》,(1937年12月11日—1940年11月5日)
《晋察冀日报》,(1940年11月7日—1948年6月14日)
《文艺月报》,(第1—12期)
《中国文化》,(第1卷创刊号—第3卷第2、3期)
《解放》周刊,(1937年4月—1941年8月)
《文艺战线》,(1939年2月16日—1940年2月16日)
《八路军军政杂志》,(1939年1月—1942年4月)
《中国青年》,(1939年4月16日—1941年3月)
《中国妇女》,(1939年6月1日—1941年3月)
《新文学史料》,(1979—2002年)
《延安文艺研究》,(1985—1992年)
《新文学史料》,(1979—2003年)
《抗战文艺研究》,(1981—1995年)
二 主要丛书、文集、作品
《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丁玲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胡采等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新文学大系列化937—1949》编辑委员会:《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第1—2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唐沅、韩之友等编:《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赵超构:《延安一月》,上海书店1992年版。
三 主要著作、论著
刘增杰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王敬主编:《延安〈解放日报〉史》,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艾克恩:《延安文艺运动纪盛》,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蓝海:《中国抗战文艺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钱理群等编:《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雷达、赵学勇、程金城:《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方汉奇:《报史与报人》,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
杨先材主编:《中国革命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李新、陈铁健主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新华日报史学会重庆分会:《〈新华日报〉五十年——〈新华日报〉创刊五十年纪念专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韩辛茹:《新华日报史》,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版。
廖永祥:《新华日报史新著》,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
刘增人:《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吴廷俊:《中国新闻事业史》,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方汉奇等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方汉奇:《中国新闻史》,北京国际广播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黄河、张之华编著:《中国人民军队报刊史》,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
贾植芳、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上、下),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
黄曼君:《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文艺实践》,华中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陈晓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王培元:《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朱鸿召:《延安文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周雨:《大公报史(1902—194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高宁:《烽火年代的呼唤——〈救亡日报〉史话》,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张国良:《传播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曹聚仁:《文坛五十年》,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程中原:《张闻天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
程中原:《张闻天与新文学运动》,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高新民、张树军:《延安整风实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李杨:《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龚育之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
宋金寿主编:《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北京出版社1995年版。
王海平、张军锋主编:《回想延安·1942》,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1—3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许道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杨义学术讲演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剑青、冯健男主编:《晋察冀文艺史》,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版。
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韦君宜:《思痛录》,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旷新年:《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范智红:《世变缘常:四十年代小说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
朱鸿召:《延安文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王培元:《延安鲁艺风云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刘炎生:《中国现代文学论争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孔范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江超中:《解放区文艺概述》,百花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
齐礼:《陕甘宁边区实录》,延安解放社1939年版。
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8—1948年南京政府的文艺政策及文学运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陈平原、[日]山口守编:《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余虹:《革命·审美·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版。
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许怀中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史》,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张鸿才:《延安文艺论稿》,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苏春生:《中国解放区文学思潮流派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朱德发:《20世纪中国文学理性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胡光凡:《周立波评传》,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黄樾:《延安四怪:王实味、塞克、萧军、冼星海》,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版。
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朱鸿召:《众说纷纭话延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陈晋:《文人毛泽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四 译作、国外汉学家著作
[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年版。
[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张洁、田青译,展江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韦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金燕宁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魏晓明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美]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美]M.L.德弗勒、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诸论》,新华出版社1989年版。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美〕周纵策:《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子平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法]莫里斯·布朗肖:《文学空间》,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二),章建刚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艾彦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法]罗布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苏]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德]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的两篇演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德]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范进、杨君游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刘尊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美]孙隆基:《历史学家的经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日]池田诚:《抗日战争与中国民众——中国的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杜世伟、梁作新译,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
[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台北)雅典出版社1988年版。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张国清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法]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田庆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俄]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晓河、周启超、潘月琴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刘尊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增订本),穆善培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夏志清:《新文学的传统》,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美]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姜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张圣生、张林杰、华利荣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李欧梵:《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李欧梵文化评论精选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王志宏译,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李欧梵:《中西文学的徊想》,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宋伟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德威:《当代小说二十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唐小兵主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黄子平:《革命·历史·小说》,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孟悦:《人、历史、家园:文化批评三调》,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2016-6-4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来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