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ISBN:978-7-5161-6356-6

出版日期:2015-06

页数:193

字数:226.0千字

点击量:5168次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专题:
折扣价:¥27.0 [6折] 原价:¥45.0 立即购买电子书

图书简介

孟子曰:“衣食足而知礼仪”。人类要发展,首先必须吃、穿、住。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上层建筑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民以食为天。农业生产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提供了人类绝对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和生存物质。不论何人和从事何种职业,都得以农业生产的动植物产品为其生活、生存和发展之必需。孔子在陈绝粮后惶惶不可终日,说明圣人先哲和凡夫俗子对农业产品有同样需求。人类的生存与农业相依为命;人类的发展实与农业并道同行。农丰则国安,食足则民乐,从过去到现在,从国内到国外莫不如此。农业是环境的一部分,是人为创造的环境。长期的人为耕作栽培活动既改变了农业本身的环境要素,又从正、负两方面改变了受其影响的自然环境。农业的兴起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文明大厦的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异乎寻常的贡献。但最富于创造力的人类在谋求进步和发展过程中却有恃无恐,滥垦滥伐,不断地破坏自身难以创造的自然遗产:森林、水源、河流和土地;不合理地栽培耕作,不顾后果的掠夺式经营进一步强化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这些负面的影响不仅直接毁掉了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基础,也毁掉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必须引起高度注意和惊觉!从历史的角度研究农业环境的变迁和其对自然环境的正负影响,以史为鉴,既可知过去,也可知演变。本书从环境变迁与农业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入手,界定了环境与农业环境,提出环境变迁理论。引入生态学的环境胁迫理论,通过对历史时期、近代时期和现代农业环境变迁分析,提出气候变化胁迫、灾害环境胁迫、生态环境胁迫和土地污染胁迫四个概念。根据西北地区自然灾害多发,造成危害严重等特征,引入灾害风险理论,提出农业减灾构思。利用区域生态脆弱性分析,根据西北地区脆弱区环境变化与农业发展的对应关系,构建了区域农业生态治理理念。这些认知,对农业进一步发展和对环境治理有重要意义。诗以言志,文以载道。要把这些认知变成群众保护和改善环境、保证农业持续发展的行动,就需要以文为载体,传播这些认知。“言而无文,行而不远”。向辉在读研和读博期间,专门从事西北地区自然灾害、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思虑独到,认识深入,论有据而不落俗套,言有物而不随流。书成后以文稿见示,并嘱作序。读后颇有感悟,乃欣然命笔,遂成数语,是以为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李生秀2015年5月于北校区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阅读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王向辉,韩灵梅.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王向辉,韩灵梅.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王向辉和韩灵梅(2015).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