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引用书目
1.Karl Beckson (ed.),Oscar Wilde:The Critical Heritage,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70.
2.Ian Britain,Fabianism and Culture:A Study in British Socialism and the Arts 1884-1918,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3.Claire Colebrook,Irony in the Work of Philosophy,Lincol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2003.
4.vans Dylan,An Introductory Dictionary of Lacanian Psychoanalysis,London:Routledge,1996.
5.Richard Ellmann,Oscar Wilde,New York:Random House,1988.
6.Sigmund Freud,Jok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the Unconscious,trans.James Strachey,New York:W.W.Norton &co.,1960.
7.Regenia Gagnier (ed.),Critical Essays on Oscar Wilde,New York:G.K.Hall & Co.,1991.
8.Walter Hamilton,The Aesthetic Movement in England,London:Pumpernickel Press,2011.
9.Christopher Harvie,Nineteenth-Century Britain: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10.Matthew Hofer and Gary Scharnhorst (ed.),Oscar Wilde in America:The Interviews,Urbana and 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2010.
11.Jarlath Killeen,The Faiths of Oscar Wilde:Catholicism,Folklore and Ireland,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5.
12.Jacques Lacan,Ecrits:A Selection,Trans.Alan Sheridan,London:Tacistock,1977.
13.Ellen Moers,The Dandy,Brummell to Beerbohm,London:Secker & Warburg,1960.
14.Catherine Nash,Of Irish Descent:Origin Stories,Genealogy & Politics of Belongs,New York: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2008.
15.Joseph Pearce,The Unmasking of Oscar Wilde,San Francisco:Ignatius Press,2004.
16.Hesketh Pearson,TheLife of Oscar Wilde,London:Methuen,1946.
17.Hesketh Pearson (ed.),Oscar Wilde:His Life and Wit,New York:Harper and Bros.,1946.
18.Plato,Phaedrus,trans.Robin Waterfiel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19.Peter Raby,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Oscar Wilde,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0.Iain Ross,Oscar Wilde and Ancient Gree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3.
21.John Sloan,Authors in Context:Oscar Wild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22.Adam Smith,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Indianapolis:Liberty Fund Inc.,1984.
23.Anne Varty,A Preface to Oscar Wilde,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5.
24.Oscar Wilde,The Collected works of Oscar Wilde,London: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1997.
25.Goerge Woodcock,Oscar Wilde:the Double Image,Montreal:Black Rose Books,1989.
26.Thomas Wright,Oscar’s Books:A Journey around the Library of Oscar Wilde,London:Vintage Books,2009.
中文引用书目
1.[法]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英]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韩敏中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3.[法]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林华译,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
4.[法]雅克·巴尔赞,《艺术的用途与滥用》,严忠志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美]彼得·伯格:《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7.[法]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3)》,施康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版。
8.蔡源煌:《从浪漫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版。
9.陈定家选编:《审美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0.陈召荣、李春霞编:《基督教与西方文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英]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陈广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12.杜卫:《审美功利主义:中国现代美育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3.范昀:《追寻真诚:卢梭与审美现代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14.方维规:《20世纪德国文学思想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15.[意]斐奇诺:《论柏拉图式的爱:柏拉图〈会饮〉义疏》,梁中和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6.[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7.[美]克劳斯·费舍尔:《德国反犹史》,钱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8.[美]克劳斯·费舍尔:《纳粹德国:一部新的历史》,余江涛译,译林出版社2013年版。
19.[法]福柯:《性经验史》,余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0.[德]曼弗雷德·弗兰克:《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美学导论》,聂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1.[美]艾利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孙恺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22.[奥地利]弗洛伊德:《论文学与艺术》,常宏等译,国际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23.[日]福原泰平:《拉康:镜像阶段》,王小峰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4.[德]歌德:《歌德谈话录》,艾克曼记录,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25.[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6.辜振丰:《欧洲摩登:美感与速度的现代记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
27.韩秋红等:《现代性的迷思与真相——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28.[英]维维安·贺兰:《王尔德》,李芬芳译,百家出版社2001年版。
29.[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30.[美]C.S.霍尔、V.J.诺德贝等:《荣格心理学入门》,冯川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31.黄立之:《颠覆与拯救:现代性审美文化批判》,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32.[英]罗伯特·基:《爱尔兰史》,潘兴明译,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版。
33.[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等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34.[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35.[苏联]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编:《英国文学史1870—1955》,秦水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36.[丹]克尔凯郭尔:《论反讽概念:以苏格拉底为主线》,汤晨溪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7.[法]菲利普·拉库-拉巴尔特、让-吕克·南希:《文学的绝对:德国浪漫派文学理论》,张小鲁等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
38.澜工:《唯美主义大师图典》,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9.李元:《唯美主义的浪荡子:奥斯卡·王尔德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
40.[英]玛利亚·利奇编:《奥斯卡·王尔德的绝妙睿语》,陈妍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41.刘建军:《基督教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2.刘茂生:《王尔德创作的伦理思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3.刘文杰:《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童话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4.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45.刘小枫,《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哲人诗人论美文选》,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
46.刘小枫,《诗化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7.刘须明:《约翰·罗金斯艺术美学思想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8.刘学慧:《德国早期浪漫派的世界文学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49.[英]罗素:《西方哲学史》,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50.[美]赫伯特·洛特曼:《王尔德在巴黎》,谢迎芳译,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
51.[英]约翰·马克:《面具——人类的自我伪装与救赎》,杨洋译,南方出版社2011年版。
5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央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3.[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54.[英]麦格拉思:《基督教概论》,马树林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5.[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
56.[法]让·诺安:《笑的历史》,果永毅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
57.[英]沃尔特·佩特:《文艺复兴》,李丽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版。
58.[德]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荣耀与丑闻:反思德国浪漫主义》,卫茂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59.[美]E.K.塞吉维克:《男人之间:英国文学与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郭劼译,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版。
60.[德]施莱格尔:《浪漫派风格:施莱格尔批评文集》,李伯杰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61.[英]亚当·斯密:《国富论》,孙善春译,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年版。
62.[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刘北成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63.孙宜学:《审判王尔德实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4.孙宜学:《凋谢的百合:王尔德画像》,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5.[美]弗拉克·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66.童庆炳:《文学审美论的自觉:文学特征问题新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7.[法]茨维坦·托多罗夫:《走向绝对》,朱静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68.[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69.解志熙:《美的偏至》,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70.[英]王尔德:《狱中记》,孙宜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1.《王尔德全集》(1—6),赵武平主编,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72.《谎言的衰落——王尔德艺术评论文选》,萧毅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73.《王尔德艺术批评文选》,萧易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74.[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75.[美]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4),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1997年版。
76.[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张国清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7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8.[英]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79.[英]特里·伊格尔顿:《甜蜜的暴力:悲剧的观点》,方杰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0.[英]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1.[英]特里·伊格尔顿:《异端人物》,刘超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82.[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83.张介明:《唯美叙事:王尔德新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84.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85.赵毅衡:《反讽时代:形式论与文化批评》,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6.哲空空编译:《王尔德的美丽哲学》,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年版。
87.周国平主编:《诗人哲学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8.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89.周宪:《美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0.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1.周小仪:《从形式回到历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英文参考书目
1.Theodore Adorno,Aesthetic Theory,trans.Robert Hullot Kentor,London:The Athlone Press,1997.
2.Karl Beckson,The Oscar Wilde Encyclopedia,New York:AMS Press Inc.,1988.
3.Jules Barbey D’Anrevilly,Dandyism,trans.Douglas Ainslie,New York:PAJ Publications,1988.
4.Terry Eagleton,Saint Oscar & Other Plays,Oxford:Blackwell,1997.
5.Richard Ellmann (ed.),Oscar Wilde,Selected Writings,London a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1.
6.Richard Ellmann (ed.),The Artist as Critic:Critical Writings of Oscar Wilde (Phoenix edition),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2.
7.Peter Erickson,The History of Queen Victoria,Oxford:Clarendon,1954.
8.Paul Fortunato,Modernist Aesthetics and Consumer Culture in the Writings of Oscar Wilde,New York:Routledge,2007.
9.Jane Gallop,Reading Lacan,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5.
10.William Gaunt,The Aesthetic Adventure,London:Jonathean Cape,1945.
11.Josephine Guy,The Victorian Age,London:Routledge,1998.
12.JosephineGuy,Oscar Wilde’s Profession:Writing and the Culture Industry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13.Merlin Holland (ed.),Oscar Wilde:A Life in Letters,London:Fourth Estate,2003.
14.Vyvyan Holland,Son of Oscar Wilde,London:Hart-Davis,1954.
15.Vyvyan Holland (ed.),Complete Works of Oscar Wilde,London:Collins,1966.
16.R.V.Johnson,Aestheticism,London:Methuen,1969.
17.Joel.H.Kaplan and Sheila Stowell,Theatre and Fashion,Oscar Wilde to the Suffragette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18.Robert Keane (ed.),Oscar Wilde:The Man,His Writings,and His World,New York:AMS Press,2003.
19.Robert Keane,The Fair Tales of Oscar Wilde,Aldershot:Ashgate Publishing,2007.
20.Angela Kingston,Oscar Wilde as a Character in Victorian Fiction,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7.
21.Melissa Knox,Oscar Wilde:A Long and Lovely Suicide,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4.
22.Norbert Kohl,Oscar Wilde:The Works of a Conformist Rebel,trans.David Henry Wilson,New York:Cambridge Unversity Press,1989.
23.James Laver,Oscar Wilde,London:Longman Group Ltd,1978.
24.Hesketh Pearson (ed.),Essays by Oscar Wilde,London:Methuen,1950.
25.Hesketh Powell,Oscar Wilde and the Theatre of the 1890’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6.Kerry Powell,Acting Wilde:Victorian Sexuality,Threare,and Oscar Wild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27.Peter Raby,Oscar Wild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28.Edouard Roditi,Oscar Wilde,Connecticut:New Directions,1947.
29.John Stokes,Oscar Wilde,London:Longman Group,1978.
30.Edwin Wilson and Alvin Goldfarb,Selections from Theatre:the Lively Art,American Theatre:Rethinking Multiculturalism,New York:McGraw-hill Companies,Inc.,1998.
中文参考书目
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严蓓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3.[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李德顺:《我们时代的人文精神:当代中国价值哲学的建构及其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6.刘润芳、罗宜家:《德国浪漫派与中国原生浪漫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7.[英]路易斯·麦克尼:《福柯》,贾湜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8.舒也:《中西文化与审美价值诠释》,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9.[英]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王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张介明:《王尔德读书随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11.赵澧、徐京安主编:《唯美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