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eming,W.E.,Out of the Crises.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enter of Advanced Engineer Study,1982,p.15.
2.Douglas.Ching Shan Hui,2001,Key Aspects on Customer Behavior of Hong Kong Internet Shoppers-An Empirical Study,http://dcshui.uhome.net/book/287917.pdf.
3.European Commission,RAPEX,http://ec.europa.eu/consumers/safety/rapex/index_en.htm.
4.Fishbein,M.Ajzen,I,1975,Belief,Attitude,Intention and Behavior: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Wesley,MA:Addison.
5.Fornell,C.,A National Customer Satisfaction Barometer:The Swedish Experience,Journal of Marketing,1992,56,pp.6-21.
6.Fornell,C.,Johnson,M.D.,Anderson,E.W.,Cha,J.,Bryant,B.E.,1996,“The American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Nature,Purpose and Findings”,Journal of Marketing,1992,60,pp.7-18.
7.Joachims T,Text categorization with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learning with many relevant features.10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1998,pp.137-142.
8.Kotler,P.,Marketing Management:Analysis,Planning,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7th ed,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91.
9.Mara,J.,Good Buys,Brandweek,2000,3,pp.58-64.
10.Maslow,A.H.,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Psychological Review,1943,50,pp.370-396.
11.Mitehell,T.,Machine Learning.New York:McGraw-hill.1997.
12.Mitchell,V.W,Consumer perceived risk:Conceptualizations and models,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1999,33(1/2),pp.163-196.
13.Murthy,S.K.,Automatic Construction of Decision Tree from Data:A Multi-disciplinary Survey,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1998,pp.345-389.
14.Pawlak,Z.,Routh set Throry and its Applications,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2,pp.7-15.
15.Rosen.Howard,E-retail:Gold Rush or Fool’s Gold,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000,Vol.42,No.3,pp.72-100.
16.Ruiz,M.E.,Asan.P.S.,Hierarchical Text Categorization Using Neural Networks,Information Retrieval,2002,pp.87-118.
17.U.S.CPSC,2000,NEISS,The National Electronic Injury Surveillance System:A Tool for Researchers,http://www.cpsc.gov.
18.Vapnik V.N.,199,“Estimation of dependencies based on empirical data”,[C].//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for financial Engineering.Porceedings of the IEEE/IAFE1995.
19.Yang Y,chut C,An example based Mapping Method for Text Categorization and Retrieval.ACM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Systems,1994,pp.252-277.
20.Yining Yang,Xin Liu.,A re-examination of Text categorization methods,22nd Annual International ACM SIGIR Conference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New York .ACM Press,1999,pp.42-49.
21.U.S.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 Organizational Chart(http://www.cpsc.gov/about/orgchart.pdf),2012-5-23.
22.Humphrey's Executor v.U.S.,295 U.S.629.1934.
23.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Title 21,Part 113 Thermally Processed Low Acid Foods Packaged in Hermetically Sealed Containers;Part 114 Acidified Foods;Part 120,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Systems;Title 9,Chapter 3,Food Safety and Inspection Service,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2012.
24.Morrison v.Olson,487 U.S.654.1988.
25.Circular No.A-119—Federal Register(Federal Particip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Voluntary Consensus Standards and in Conformity Assessment Activities).1998.
26.The 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 Circular A-119 Revised.1998.
27.ANSI.Domestic Programs(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Overview(http://www.ansi.org/standards_activities/domestic_programs/overview.aspx?menuid=3),2012-5-23.
28.NIST.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and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2000.
29.ANSI.ANSI Accredited Standards Developer - basic contact information(http://publicaa.ansi.org/sites/apdl/Documents/Standards%20Activi-ties/American%20National%20Standards/ANSI%20Accredited%20Stand-ards%20Developers/MAY12ASD_basic.pdf),2012-5-23.
30.ANSI.On History Overview(http://www.ansi.or/about_ansi/introduction/history.aspx?menuid=1),2012-05-23.
31.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Budget and Performance.Management’s Discussion and Analysis.2010.
32.Guidance for Industry,Third Parties and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Staff,Medical Device ISO 13485:2003 Voluntary Audit Report Submission Pilot Program.2012.
33.Anderson,E.W.,Fornell,C.,Lehmann,D.R,Customer Satisfaction,Market Share,and Profitability:Findings from Sweden,Journal of Marketing,1994,59,pp.53-66.
34.Blei,David M.,Andrew Y.,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2003,pp.993-1022.
35.Chih-Chung Chang,Chih-Jen Lin,2001,LIBSVM:a library for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36.Van Driel,M.A.,Bruggeman,J,vriend,G.,etal.A text-Mining analysis of the haman phenome.Europe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2006,14(5):535-542。
37.Anonymous.FDA Milestones.FDA Consumer,2006,40(1):p:36.
38.Marc T.Law.The Origins of State Pure Food Regul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2003,63(4):pp.1103-1130.
39.Shah,Rakhi B,Khan,Mansoor A.The Evolution of FDA's Role in Ensuring Product Quality.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2007,31(7):p.52.
40.FDA History,Significant Dates in U.S.Food and Drug Law History,(http://www.fda.gov/AboutFDA/WhatWeDo/History/default.htm),2012-5-23.
41.U.S.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Pathway to Global Product Safety and Quality:A Special Report.2011.
42.The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Act,Public Law 92—573;86 Stat.1207.1972.
43.Food Safety Modernization Act,Section 303(q)(2),Public Law 111–353.2011.
44.Akerlof,George.The Market for “Lemons”: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0,84(3):pp.488-500.
45.U.S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Performance and Accountability Report[R].2007.
46.[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47.[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删除:大数据时代的取舍之道》,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48.徐梅:《日本的规制改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49.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50.[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1.樊红平、牟少飞、叶志华:《美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及对中国的启示》,《世界农业》2007年第9期。
52.刘鹏飞:《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1年。
53.[美]克劳士比:《质量免费——确定质量的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4.[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周敦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55.程虹:《宏观质量管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6.程虹:《宏观质量统计与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7.龚才春、王鹏:《短文本语言计算关键技术研究》,《中国软科学》2008年第6期。
58.ISO:《ISO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59.ISO:《ISO 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19001—2008/ ISO 9001:2008。
60.金莉芝、马丽:《论企业形象》,《工业技术经济》2001年第2期。
61.日本全国消费生活信息网络系统,PIO-NET(http://datafile.kokusen.go.jp/)。
62.尚文倩:《文本分类及相关技术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3.隋鹏程、陈宝智、隋旭:《安全原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64.王振新:《网络信息传播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年。
6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GB/Z 19579—2012)。
6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年。
6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热点调查报告(电子邮箱和网络购物)》,2004年。
68.朱兰:《朱兰质量手册(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9.王耀忠:《食品安全监管的横向和纵向配置——食品安全监管的国际比较与启示》,《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12期。
70.高晓红、康键:《主要发达国家质量监管现状分析与经验启示》,《标准科学》2008年第10期。
71.薛庆根、褚保金:《美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我国的启示》,《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第3期。
72.王兆华、雷家苏:《主要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7期。
73.王艳红:《发达国家质量监管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行政与法》2012年第3期。
74.曾延光:《APEC成员国产品安全市场监管机制研究分析》,《标准科学》2009年第8期。
75.刘鹏:《公共健康、产业发展与国家战略——美国进步时代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8期。
76.吕晓莉:《公共权力与全球治理——“公共权力的国际向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7.郭力生、张丽莉、凌善康:《美国实验室认可制度简介》,《WTO经济导刊》2004年第12期。
78.俞军杰:《中国汽车业质量管理现况初探》,《陕西汽车制造》2008年第5期。
79.曹梓珞:《中国汽车零部件业产业分析》,《现代经济信息》2008年第8期。
80.李克强:《汽车技术的发展动向及我国的对策》《汽车工程》2009年第11期。
81.秦海霞:《中国机械制造落后30年》,《小康》2006年第7期。
82.程虹、范寒冰、肖宇:《企业质量安全风险有效治理的理论框架——基于互联网信息的企业质量安全分类模型及实现方法》,《管理世界》2012年第12期。
83.苏璞睿、冯登国:《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构建信息安全体系》,《高科技与产业化》2013年第2期。
84.胡素青:《大数据,向巅峰出发》,《金融科技时代》2012年第9期。
85.程虹:《中国质量怎么了》,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版。
86.涂子沛:《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87.安涛:《2012年度中国汽车质量网车主投诉分析报告,产品可靠性报告,2013(Z):30-33【EB/OL】》,中国汽车质量网,2013-1-14。
88.施颖:《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管运行机制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89.明贵栋:《汽车后市场潜力凸显 零部件产业需集成服务》,《铸造纵横》2013年第5期。
90.李艳萍:《汽车后市场对中国经济的驱动》,《科技资讯》2010年第8期。
91.俞兵:《汽车维修市场发展模式研究》,《汽车零部件》2011年第9期。
92.汪卫东:《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与产品市场现状及预测》,《汽车电器》2005年第2期。
93.陈畴镛、夏文青、王雷:《企业同质化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与对策》,《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第27期。
94.李长忠:《汽车维修市场的分析》,《汽车维修与保养》2009年第6期。
95.代碧波:《我国汽车后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20期。
96.洪巍、吴林海:《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97.鲁文瑛:《论抽样检验方法在产品质量检验中的重要性》,《山西统计》2001年第9期。
98.李道忠:《抽样检验在质量检验中的应用》,《中国质量》2004年第5期。
99.李军虹、马保兴:《质量监督抽样检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第18期。
100.于杰:《浅析产品质量监督中抽样检验标准的使用》,《中国外资》2011年第1期。
101.熊俊华:《建新矿矿用多信道无线应急调度通讯系统及其应用》,《采矿技术》2010年第1期。
102.韩英波:《电子产品质量检验及分析研究》,《计算机与网络》2011年第14期。
103.熊东红、贺秀斌、周红艺:《土壤质量评价研究进展》,《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5年第1期。
104.谭沛、邬智高:《松香及其改性产品质量检验方法综述》,《化工技术与开发》2007年第5期。
105.董芳:《高速钢产品质量检验信息管理系统》,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06.刘淼:《智能人工味觉分析方法在食品质量检验中的应用研究》,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12年。
107.丁苏苏等:《氨咖黄敏胶囊中2种组分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及9厂家产品质量评价》,《中国药房》2013年第5期。
108.顾红烽:《蚕丝被产品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中国标准化》2012年第10期。
109.陈文辉:《检验检疫机构出口产品质量检验监管模式研究——以东莞出口玩具为例》,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9年。
110.邵彦辉:《浅议产品质量检验在质量技术监督中的作用》,《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第8期。
111.王玉鹏:《论加强产品质量检验的有效途径》,《当代经济》2011年第11期。
112.严春香:《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中国医药管理》2002年第1期。
113.尹爱田、李曙光、张兴旭:《对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评析》2005年第3期。
114.朱正威、冯波:《电子政务产品质量评估初探》,《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15.安晓春、施一昕、韩俊仙:《化工产品质量评价及应用》,《合成技术及应用》2011年第4期。
116.姚恒、刘敏、高凌峰:《基于结构方程和PLS的建筑施工企业顾客满意度评价模型研究》,《工程管理学报》2013年第1期。
117.汪文雄:《大型建设工程项目满意度评价模型研究》,《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18.王云:《大型连锁超市供应商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年第3期。
119.唐琼:《基于LibQUAL+TM的广东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年第2期。
120.周欢怀:《卡诺模型在电子商务顾客满意度中的应用研究》,《经济论坛》2008年第2期。
121.康大庆、张旭梅:《产品顾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3年第5期。
122.祝爱民:《服务型制造模式下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评价》,《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123.查金祥、王立生:《网络购物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管理科学》2006年第1期。
124.周耀烈:《C2C电子商务中服务质量与顾客忠诚之间的关系研究》,《未来与发展》2009年第6期。
125.禹银艳、杨姗媛:《B2C电子商务顾客满意度测评研究》,《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20期。
126.左文明:《B2C商务网站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与模型》,《情报杂志》2010年第11期。
127.刘东胜:《网上购物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淘宝网为例》,《中国市场》2011年第23期。
128.王宏伟:《国外地震灾害恢复重建的经验与借鉴》,《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129.赵子健:《Web2.0时代大中型企业网络舆情监测机制探讨——舆情监测在网络危机处理中的应用》,《电子商务》2010年第5期。
130.马晓薇:《微博与传统网络媒体对一起人禽流感疫情舆情监测特点分析》,《疾病监测》2013年第1期。
131.兰新月:《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规律与预警阶段研究》,《情报杂志》2013年第5期。
132.张合斌:《高校校园网络社区舆情形成及特征研究》,《东南传播》2009年第11期。
133.张彭涛:《基于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监控预警机制研究》,《科技创业月刊》2012年第1期。
134.范明珠:《电子化政府背景下网络舆情监控工作机制的创新研究》,《法制与社会》2012年第11期。
135.辛红:《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将延伸至农村》,《北京农业》2010年第25期。
136.张秋霞:《省级政府互联网舆情监控对策研究》,《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137.朱云龙:《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引导应对研究》,《东南传播》2013年第5期。
138.刘文、李强:《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与干预研究初探》,《中国科技论坛》2012年第7期。
139.周益添、李德宝:《加强舆情监测 科学处置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质量与标准化》2012年第9期。
140.李祥洲:《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探讨》,《中国食物与营养》2013年第5期。
141.李祥洲:《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形成原因及发展路径分析》,《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3年第5期。
142.郭林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控体制机制研究》,《食品科学》2013年第5期。
143.宋华琳:《美国行政法上的独立规制机构》,《清华法学》200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