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蔡仁华:《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实用全书》,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版。
2.陈佳贵等:《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1997—200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3.邓大松:《中国社会保障若干重大问题研究》,海天出版社2000年版。
4.丁建定:《从济贫到社会保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冯开文: 《合作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
6.顾杏元主编:《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医疗保健制度研究》,百家出版社1996年。
7.胡苏云:《医疗保险和医疗服务》,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胡书东:《经济发展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仇雨临、孙树菡:《医疗保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卢现祥编:《新制度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李珍:《社会保障理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版。
12.林义:《农村社会保障的国际比较及启示研究》,中国劳动出版社2006年版。
13.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1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5.吕学静:《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
16.孙炳耀:《当代英国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7.孙锡麒:《合作制度》,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
18.赵曼:《2002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发展研究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19.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0.郑秉文、和春雷:《社会保障导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1.郑功成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2.国家统计局:《2003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
2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政策与管理》,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年。
24.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5.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26.保罗•J.费尔德斯坦著,费朝晖等译:《卫生保健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7.哈维•S.罗森著,平新乔等译:《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8.[挪]卡尔•博尔奇:《保险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9.曼瑟尔•奥尔森著,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0.尼古拉斯•巴尔:《福利国家经济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
31.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著,刘守英译:《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2.舍曼•富兰德、艾伦•C.古德曼、迈伦•斯坦诺:《卫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3.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4.乌日图:《医疗保障制度国际比较》,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35.维克托•R.福克斯著,罗汉等译:《谁将生存?健康、经济学和社会选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6.威廉•科克汉姆:《医学社会学》,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37.雅诺什•科尔奈、翁笙和:《转轨中的福利、选择和一致性——东欧国家卫生部门改革》,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38.欧文:《欧文选集》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39.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2001、2002),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2002年版。
40.世界银行:《中国:卫生模式转变中的长远问题与对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
41.蔡仁华:《国际医疗保险制度模式比较研究》,《中国医院管理》1997年第17期。
42.陈健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制度的设计与改进》,《财经科学》2005年第1期。
43.陈化勇、王运福:《建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路径选择》,《社会保障制度》2004年第6期。
44.陈野:《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与发展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45.陈秋霖:《农村合作医疗为何推行困难》,《社会保障制度》2003年第11期。
46.邓大松、杨红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利益相关主体行为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04年第8期。
47.樊桦:《农户合作医疗需求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中国期刊网博硕士论文库,2003年。
48.高梦滔、王健:《从需求角度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性的思考》,《卫生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
49.顾晰、方黎明:《自愿性与强制性之间——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嵌入性与可持续性发展分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50.胡琳琳、胡鞍钢:《从不公平到更加公平的卫生发展:中国城乡疾病模式差距分析与建议》,《管理世界》2003年第1期。
51.胡苏云:《医疗服务和保险中公共机制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2001年第3期。
52.胡善联:《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筹资运行状况》,《中国卫生经济》2004年第9期。
53.郝模:《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思路和要点》,《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6年第8期。
54.黄庆杰、占绍文等:《我国农村医疗保障政策执行困难的政策分析》,《社会保障制度》2003年第8期。
55.韩俊、罗丹:《中国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报告——百村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调查》,国研网,2005年2月25日。
56.蒋远胜、肖诗顺、宋青锋:《家庭风险分担机制对农村医疗保险需求的影响》,《人口与经济》2003年第1期。
57.乐章:《农民的疾病风险与医疗保障:一个实证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1期。
58.李和森:《建立与农村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医疗保障体制》,《新华文摘》2005年节17期。
59.李卫平、石光、赵琨:《我国农村卫生保健的历史、现状与问题》,《管理世界》2003年第4期。
60.李芝兰、吴理财:《“倒逼”还是“反倒逼”——农村税费改革前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互动》,《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61.刘纪荣、王先明:《二十世纪前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变迁》,《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62.刘远立、饶克勤、胡善联:《中国农村的“三个世界”与3种健康保障模式》,《中国卫生经济》2002年第4期。
63.刘远立、费朝晖:《论卫生保健的效率与公平》,《医学与社会》1998年第1期。
64.刘尚希:《谨防乡镇机构改革落入“循环改革”陷阱》,中国网,2006年2月21日。
65.孙立平:《断裂社会中的农村医疗》,国研网,2004年2月21日。
66.施育晓:《合作医疗:世界发展与中国经验》,国研网,2004年4月2日。
67.唐忠、魏旭:《家庭承包制实施以后农村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体系变迁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8期。
68.王红漫、高红、周海沙等:《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政策研究》,国研网。
69.王延中:《试论国家在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中的作用》,《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3期。
70.王绍光:《中国公共卫生的危机与转机》,国研网,2003年10月21日。
71.王健等:《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体制分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年第3期。
72.王怡:《SARS疫情凸显中央集权制下中央与地方的冲突》,http://www.chinayj.net/StubArticle.asp?issue=030205&total=81。
73.吴成丕:《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的公平性研究》,《社会保障制度》2003年第9期。
74.吴明、张振忠:《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模式的制度分析》,《中国卫生资源》2000年第3期。
75.魏众:《农村住院医疗保险制度分析》,《社会保障制度》2004年第3期。
76.杨团:《利用保险公司和保险机制进行城乡困难群体医疗保障的探索——新乡市和原阳县调研报告》,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网页,2005年12月4日。
77.叶宜德、汪时东、岳青、罗钰、汪和平:《不同农户参加新农合意愿的研究》,《中国卫生经济》2003年第9期。
78.赵曼:《社会医疗保险费用约束机制与道德风险规避》,《财贸经济》2003年第2期。
79.朱玲:《政府与农村基本医疗保健保障制度选择》,《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80.张自宽、朱子会、王书城、张朝阳:《关于我国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的回顾性研究》,《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1999年第6期。
81.张朝阳、杨辉、叶宜德:《中国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研究技术总报告》,《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1998年第4期。
82.张德元:《农村医疗保障:出路何在》,《经济学家》2003年第3期。
83.张里程、汪宏、王禄生、箫庆伦:《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意愿的影响》,《中国卫生经济》2004年第10期。
84.周寿棋、顾杏元、朱敖荣:《中国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的研究进展》,《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1994年第9期。
85.郑秉文:《信息不对称与医疗保险》,《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6期。
86.邹建峰:《构建农村医疗安全网——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www.drcnet.com.cn。
87.周海沙、李卫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际运行中的问题探讨》,国研网,2005年11月4日。
88.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89.邹郡:《合作医疗的制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中国期刊网博硕士论文库,2003年。
9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国研网,2005年9月27日。
90.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课题组:《稳步建立我国的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经济要参》2003年第18期。
91.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课题组:《论“能力密集型”合作医疗制度的“自动运行”机制——中国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世界》2005年第11期。
92.《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评估与展望》,国研网首页/行业类/探研医改/中国十年医改评议,2005年9月15日。
93.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医疗救助——综合性城市贫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社会福利》2003年第3期。
94.王毅:《医改为何而改?——卫生政策专家石光谈医疗体制》,国研网首页/行业类/探研医改/中国十年医改评议,2005年9月29日。
95.董郁玉:《全民医保:到底需要多少钱——与顾听对话》,《光明日报》2005年9月19日第5版。
96.胡舒立:《谨防医保改革刮“共产风”》,《财经》2005年第16期。
97.盖伊•卡林著,刘成礼译:《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制度》2006年第3期。
98.Brown L.D.Comparing Health Systems in Four Countries∶Less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J],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03,Vol.93,Issue 1.
99.Elias P.E.,Cohn A.Health reform in Brazil:Lessons to Consider [J],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03;Vol.93.(1)
100.John A.Nyman,Theory of Health Insurance,Journal of Health Administration Education.16(1),1998.
101.Kenneth J.Arrow,Uncertainty and the Welfare Economics of Medical Care,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December 1963.
102.L Bogg et al.,“The Cost of Coverage Rural Health Insurance in China”,Health Policy and Planning,Vol.11,1996.
103.Margaret S.Gordon,Social Security Policies in Industrial Countriesa CompArative Analysi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104.Mark Pauly,“The Economics of Moral Hazard∶Com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une 84.1968.
105.Mark Pauly,overinsurance and Public Provision of Insurance∶the Roles of Moral Hazard and Adverse Selection,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88,No.1,Feb.1974.
106.Martin Feldstein∶the Welfare Loss of Excess Health Insurance,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81,No.2,Part 1,pp.251-280,Mar.-Apr.,1973.
107.M.Friedman and L.Savage,“The Utility Analysis of Choice Involving Risk”,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LVI,No.4,August 1948.
108.Pfaff,Martin,Differences in Health Care Spending across Countries:Statistics Evidence,Journal of Health Politics,Policy and Law,(15)1990.
109.Qingyie Meng et al.,“Comparing the Services and Quality of Private and Public Clinics in Rural China”,Health Policy and Planning,Vo1.15,2000.
110.Shain,Max,and Milton I.Roemer,“Hospital Costs Relate to the Supply of Beds”,Modern Hospital,92,1959.
111.Stiglitz,J.E.,Economics of the Public Sector,New York,W.Norton&Company,Inc.,1988.
112.Stiglitz,J.E.,Monopoly,Non-linear Pricing and Imperfect Information:the Insurance Market,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77(14).
113.W Yip,H Wang and Y Liu,“Determinants of Patient Choice of Medical Provider:A Case Study in Rural China”,Health Policy and Planning,Vol.l3,1998.
114.World Bank:Financing Health Care,Washington D.C.,1997.
115.WHO:World Health Report 2000,http://www.who.org.
116.Xueshan,Feng,Tang Shenglan,Gerald Bloom,Malcolm Segall,and Cu Xingyuan.“Cooperative Medical Schemes in Contemporary Rural China”,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17,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