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古籍及校注(按四部)
经部:
1. (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2.(汉)刘熙:《释名》,中华书局1985年版。
3.(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
4.(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公羊注疏》,(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5.(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6.(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7.(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8.(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春秋榖梁传注疏》,(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9.(清)方玉润:《诗经原始》,中华书局1986年点校本。
10.华学城汇证:《杨雄方言校释汇证》,中华书局2006年版。
史部:
11.(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标点本。
12.(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4年标点本。
13.(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标点本。
14.(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5.(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
16.(南朝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
17.(南朝梁)宗懔撰,宋金龙校注:《荆楚岁时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8.(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标点本。
19.(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百衲本二十四史》。
20.(唐)令狐德棻等:《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标点本。
21.(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22.(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
23.(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
24.(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标点本。
25.(唐)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
26.(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
27.(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标点本。
28.(唐)姚思廉:《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标点本。
29.(唐)魏徵、令狐德棻:《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标点本。
30.(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标点本。
31.(宋)王尧臣等编次,(清)钱东垣等辑释:《崇文总目》,《丛书集成初编》本。
32.(宋)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版。
33.(宋)乐史:《宋本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0年版。
34.(宋)苏洵:《谥法》,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
35.(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6.(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37.(宋)郑樵编:《通志》,中华书局1987年版。
38.(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39.(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版。
40.(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
41.(清)赵翼,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版。
42.(清)钱曾:《读书敏求记》,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
43.(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编《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重印开明书店原版。
44.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中华书局2005年版。
45.周春生:《吴越春秋辑校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46.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标点本。
子部:
47.(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
48.(晋)崔豹:《古今注》,《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刊本。
49.(晋)葛洪:《西京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
50.(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51.(唐)刘肃:《大唐新语》,中华书局1984年点校本。
52.(唐)张彦远撰,俞剑华注释:《历代名画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
53.(唐)范摅:《云溪友议》,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54.(唐)林宝,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中华书局1994年版。
55.(唐)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图书馆藏宋绍兴刻本。
56.(唐)欧阳询:《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65年点校本。
57.(唐)徐坚等:《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
58.(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四部丛刊》影印明刊汪道昆本。
59.(唐)颜师古:《匡谬正俗》,《丛书集成初编》本。
60.(宋)王应麟,(清)翁元圻等注:《困学纪闻》(全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点校本。
61.(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
62.(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年版。
63.(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64.(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
65.(清)孙诒让:《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点校本。
66.(清)罗振玉:《雪堂校刊群书叙录》卷下,国家图书馆编《国家图书馆藏古籍题跋丛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第24册。
67.(清)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点校本。
68.王叔岷:《列仙传校笺》,中华书局2007年版。
69.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
70.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中国书店1985年版。
71.郑杰文:《穆天子传通解》,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72.袁珂校译:《山海经校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73.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版。
集部:
74.(三国魏)曹植,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75.(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
76.(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六臣注文选》,中华书局1987年版。
77.(南朝陈)徐陵撰,(清)吴兆宜注:《徐孝穆集笺注》,《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064册。
78.(南朝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程剡删补:《玉台新咏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点校本。
79.(南朝陈)徐陵撰,许逸民校笺:《徐陵集校笺》,中华书局2008年版。
80.(南朝陈)徐陵编:《玉台新咏》,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影印明小宛堂覆宋本。
81.(南朝陈)徐陵编:《玉台新咏集》,《四部丛刊》影印无锡孙氏小绿天藏五云溪馆活字本。
82.(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庾子山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点校本。
83.(宋)叶梦得:《石林诗话》,(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
84.(宋)刘克庄:《后村诗话》,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
85.(宋)严羽撰,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86.(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
87.(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88.(宋)曾慥:《类说》,《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873册。
89.(明)谢榛:《四溟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90.(明)胡应麟:《诗薮》,中华书局1958年版。
91.(清)朱鹤龄:《愚菴小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92.(清)许梿评选,黎经诰笺注:《六朝文絜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93.(清)纪容舒:《〈玉台新咏〉考异》,《丛书集成初编》本。
94.(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
95.(清)李兆洛编,谭献评:《骈体文钞》,陆费逵﹑高野侯等编《四部备要》,中华书局1920年版。
96.(清)翟灏:《通俗编》,《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94册。
97.《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点校本。
98.《陈子昂集》,中华书局1960年点校本。
99.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
二 近人编、著(按姓氏笔画)
1.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全3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5年版。
2.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俄藏敦煌文献》(全1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001年版。
3.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北京大学藏敦煌为文献》(全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4.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上海图书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全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5.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上海博物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全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6.上虞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上虞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7.王运熙:《六朝乐府与民歌》,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8.王运熙、杨明:《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9.王国良:《神异经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版。
10.王重民:《敦煌古籍叙录》,中华书局2010年版。
11.归青:《南朝宫体诗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2.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13.刘跃进:《玉台新咏研究》,中华书局2000年版。
14.刘麟生:《中国骈文史》,上海书店1984年据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复印。
15.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6.陈垣:《史讳举例》,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17.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18.张蕾:《〈玉台新咏〉论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9.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年版。
20.罗积勇:《用典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周建渝:《传统文学的现代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2.胡大雷:《宫体诗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3.胡大雷:《〈玉台新咏〉编纂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
24.洪业等编纂:《艺文志二十种综合引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25.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6.高步瀛选注:《南北朝文举要》,中华书局1998年点校本。
27.高敏:《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大象出版社1998年版。
28.曹道衡编著:《魏晋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9.曹道衡、沈玉成编著:《南北朝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0.萧涤非:《汉魏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3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
32.阎采平:《齐梁诗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3.褚斌杰主编:《〈诗经〉与楚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4.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35.[日]冈村繁:《文选之研究》,《冈村繁全集》(第二卷),陆晓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三 学术论文(按姓氏笔画)
1.丁功谊:《论〈玉台新咏〉成书年代——兼及〈玉台新咏〉不收徐摛诗原因》,《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2.马纳:《试论〈玉台新咏〉的成书》,《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3.牛继清、纪健生:《〈玉台新咏〉是张丽华所“撰录”吗?——从文献学角度看〈玉台新咏〉为张丽华所“撰录”考》,《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4.方北辰:《徐陵〈玉台新咏序〉中“葡萄”一典试释》,《文史》(第二十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
5.朱晓海:《论徐陵〈玉台新咏序〉》,《中国诗歌研究》(第四辑),2006年。
6.邬国平:《〈玉台新咏〉张丽华撰录说献疑——向章培恒先生请教》,《学术月刊》2004年第9期。
7.刘林魁:《〈玉台新咏〉编者和编纂时间再探讨》,《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8.刘明:《敦煌唐写本〈玉台新咏〉考论》,《文学遗产》2010年第5期。
9.刘复生:《〈华阳国志〉末卷“离合诗”的释读》,《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10.刘跃进:《〈玉台新咏〉三题》,《古典文献知识》1996年第5期。
11.刘跃进:《〈玉台新咏〉成书年代新证》,《国学研究》(第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许云和:《南朝宫教与〈玉台新咏〉》,《文献》1997年第3期。
13.许云和:《解读〈玉台新咏序〉》,《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4.李少雍:《姚氏父子的文笔与史笔——读〈梁书〉〈陈书〉札记》,《文学遗产》2002年第6期。
15.李建栋:《论〈玉台新咏〉之“撰录者”》,《江淮论坛》2006年第5期。
16.李姝、周晓琳:《〈玉台新咏〉编纂者新考》,《沈阳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17.杨光皎:《今本〈大唐新语〉“伪书说”之再检讨》,《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18.吴冠文:《关于今本“〈大唐新语〉”的真伪问题》,《复旦学报》2004年第1期。
19.吴冠文:《再谈今本〈大唐新语〉的真伪问题——对〈今本《大唐新语》非伪书辨〉一文的异议》,《复旦学报》2005年第4期。
20.吴冠文:《三谈今本〈大唐新语〉的真伪问题》,《复旦学报》2007年第1期。
21.吴冠文、章培恒:《〈玉台新咏〉撰人讨论的几个遗留问题》,《复旦学报》2011年第3期。
22.宋艳萍:《汉代“良家子”考》,《南都学坛》2012年第1期。
23.汪浩:《论〈玉台新咏〉一书的编撰者》,《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4.冷纪平:《〈玉台新咏〉作品选录中寄寓的现实关怀》,《中国诗歌研究》(第六辑),2009年。
25.沈玉成:《宫体诗与〈玉台新咏〉》,《文学遗产》1988年第6期。
26.陈小松、黄鹏:《〈玉台新咏〉撰录者和撰录时间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27.陈飞:《唐代文学概念的确立与实现——以早期史学为中心》,《文学遗产》2005年第1期。
28.陈俐:《〈日本国见在书目〉的学术价值》,《文教资料》2007年第22期。
29.张蓓蓓:《〈法宝联璧〉编纂考》,《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第4期。
30.张蕾:《〈玉台新咏〉研究述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31.张蕾:《情在“闺房”之外——〈玉台新咏〉录诗别调论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32.张蕾:《“〈玉台新咏考异〉为纪昀所作”说补遗》,《文献》2008年第2期。
33.张蕾:《试论明刻本增补〈玉台新咏〉的价值》,《文学遗产》2004年第6期。
34.林夕:《明寒山赵氏小宛堂刻〈玉台新咏〉版本之谜》,《读书》1997年第7期。
35.金乾伟、杨树喆:《〈玉台新咏〉编纂思想及其价值》,《出版科学》2013年第4期。
36.周禾:《论〈玉台新咏〉的编纂》,《江汉论坛》1992年第4期。
37.周建渝:《也评“宫体诗”和〈玉台新咏〉》,《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
38.周绍恒:《〈玉台新咏〉的编者及编撰时间考辨——兼与章培恒先生商榷》,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学术论文集(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四卷),天津,2005年6月。
39.赵莉:《张勃〈吴录〉考论——重构孙吴国史的尝试》,硕士学位论文,宁波大学,2013年。
40.胡大雷:《中古文学创作的愉悦性倾向——从〈玉台新咏〉的创作目的说起》,《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41.胡大雷:《〈玉台新咏〉为梁元帝徐妃所“撰录”考》,《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42.胡大雷:《〈玉台新咏〉的选录标准、编撰目的与出版要求》,《贺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43.胡大雷:《徐陵为〈玉台新咏〉协助撰录者及其〈序〉的撰作时间考》,《文献》2007年第3期。
44.胡大雷:《〈玉台新咏〉编纂体例二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第5期。
45.胡大雷:《中国古代诗歌阐释模式与〈玉台新咏〉录诗》,《东方丛刊》2010年第2期。
46.查屏球、任雅芳:《纸抄时代书籍形态与〈玉台新咏〉编纂体例及成书过程》,《复旦学报》2013年第2期。
47.饶少平:《盘中诗及其复原图》,《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48.祝尚书:《论宋人杂体诗》,《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49.隽雪艳:《玉台新咏》,《文史知识》1984年第1期。
50.隽雪艳:《〈玉台新咏考异〉为纪昀所作》,《文史》(第二十六辑),中华书局1986年版。
51.徐玉如:《近20年〈玉台新咏〉研究》,《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52.徐哲波:《〈玉台新咏〉成书年代考》,《江海学刊》1998年第6期。
53.徐建委:《〈玉台新咏〉未收徐摛诗拟测——兼论〈玉台新咏〉的成书和编辑问题》,《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54.唐雯:《〈艺文类聚〉与〈初学记〉与唐初文学观念》,《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55.谈蓓芳:《〈玉台新咏〉版本考——兼论此书的编纂时间和编者问题》,《复旦学报》2004年第4期。
56.谈蓓芳:《〈玉台新咏〉版本补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57.谈蓓芳:《〈玉台新咏〉选录标准所体现的女性特色》,谈蓓芳《中国文学古今演变论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58.陶敏、李德辉:《也谈今本〈大唐新语〉的真伪问题》,《山西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59.黄颖:《徐陵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扬州大学,2011年。
60.曹道衡:《关于〈玉台新咏〉的版本及编者问题》,《中国古典文学论丛》(第二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61.崔炼农:《〈玉台新咏〉不是歌辞总集》,《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62.章培恒:《〈玉台新咏〉为张丽华所“撰录”考》,《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
63.章培恒:《再谈〈玉台新咏〉的撰录者问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64.章培恒:《〈玉台新咏〉的编者与梁陈文学思想的实际》,《复旦学报》2007年第2期。
65.傅刚:《〈玉台新咏〉编纂时间再讨论》,《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66.傅刚:《〈玉台新咏〉与〈文选〉》,《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第1期。
67.傅刚:《〈玉台新咏〉研究二题》,《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第3期。
68.傅刚:《四库全书所收〈玉台新咏〉底本非宋本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13年第2期。
69.傅刚:《〈玉台新咏〉赵氏覆宋本的刊印》,《文献》2013年第4期。
70.鲁洪生、王美英:《〈诗经〉中“以男女喻君臣”的迹象》,《诗经研究丛刊》(第二十三辑),2013年。
71.童自樟:《刘孝仪刘孝威集校注》,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5年。
72.詹锳:《〈玉台新咏〉三论》,《语言文学与心理学论集》,齐鲁书社1989年版。
73.詹福瑞:《宫体诗派的形成及发展过程》,《漳州师院学报》1997年第3期。
74.樊荣:《徐孝穆年谱》,《新乡师专学报》1995年第3期。
75.樊荣:《〈玉台新咏〉“撰录”真相考辨——兼与章培恒先生商榷》,《中州学刊》2004年第6期。
76.潘婷婷:《今本〈大唐新语〉非伪书辨——与吴冠文女士商榷》,《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77.穆克宏:《试论〈玉台新咏〉》,《文学评论》1985年第6期。
78.穆克宏:《徐陵论》,《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79.[日]兴膳宏:《〈玉台新咏〉成书考》,董如龙、骆玉明译,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和文学研究所文学批评史研究室合编《中国古典文学丛考》(第一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