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科学·论文集

ISBN:978-7-5161-2562-5

出版日期:2014-02

页数:551

字数:575.0千字

丛书名:《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论丛》

点击量:6168次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专题:
折扣价:¥57.6 [6折] 原价:¥96.0 立即购买电子书

图书简介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的真理和良心”,昭示着人类的命运和未来,因而是光荣和梦想的事业。

马克思主义是这个时代不可超越的理论视野。伴随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而兴起并取得对整个世界的支配和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及其根本原则,一方面显示出神奇的力量,带来难以想象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又造成衰颓和物化的景象。浪漫主义和实证主义不能辩证地对待资本主义的症候和矛盾性,走向彻底否定或者彻底肯定的极端。马克思主义深刻洞察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局限性,力求通过实践的变革实现人类的解放。二十世纪的人类历史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的历史。完全可以说,不理解马克思主义,就不能理解人类的二十世纪。今天,随着全球化、信息技术的普及、航空航天技术、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冲突等诸多问题的凸显导致我们时代的面貌和主题与马克思的时代有很大不同,但从物质生产方式角度来讲,我们并没有根本性地超出马克思的视域,没有摆脱马克思批判对象的束缚,马克思主义依然具有不竭的生命力,依然是我们的旗帜和指南。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革命斗争的学说,不是一经形成就凝固了的理论化石,不是冷冰冰的教条,不是封闭的体系,而是活生生的开放性理论。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从实践的观点出发,理论不是抽象存在的独立王国,不是自足的存在,而是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之中,随着生活实践的变迁,理论的内容和形式必然也要或快或慢地发生相应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革命实践的新变化新要求不断创新的历史。在新的世纪和新的时代条件下,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这里要警惕和防范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两种错误态度。教条主义者不顾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条件,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普遍适用的药方和公式;实用主义者不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原则,常以发展和创新的名义随意地修改不合自己主观需要的马克思主义科学论断,导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硬核软化了,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界限模糊了。这两种态度都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精神和实践原则。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它是中国近代以来历经种种艰难的探索和苦难的洗礼才寻找到的救亡图存的真理。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中华儿女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有了一个全新的中国,又经过近30年的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摸索,终于走上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引领。目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各种矛盾凸显,中国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照耀下依然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事业,这是摆在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知识分子面前的一道难题。破解难题的关键在于,从中国国情出发,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厦门大学与中国共产党同年诞生,具有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是我国早期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之一,曾经涌现出以王亚南(最早的《资本论》中文全译本的翻译者之一)为代表的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秉承厦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历史传统和精神追求,我们拟定《马克思主义论丛》的出版计划。根据计划的安排,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研究所每年主办或承办一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研讨会,会后把会议论文集纳入《论丛》出版。

《论丛》的目的在于搭建交流的平台,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理论创新,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进而助益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顺利前行。

编者

2013年4月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推荐

相关词

阅读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陈振明.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科学·论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陈振明.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科学·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陈振明(2014).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科学·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