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古代典籍:
《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均为中华书局校点本。
(东汉)安世高译:《阴持入经》,《大正藏》第15册。
(东汉)安世高译:《佛说安般守意经》,《大正藏》第15册。
(东汉)迦叶摩腾、法兰译:《四十二章经》,《大正藏》第17册。
(东汉)支谶译:《道行般若经》,《大正藏》第8册。
(东汉)支谶译:《般舟三昧经》,《大正藏》第13册。
(东汉)支谶译:《兜沙经》,《大正藏》第10册。
(曹魏)康僧铠译:《无量寿经》,《大正藏》第12册。
(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大正藏》第3册。
(吴)维祇难等译:《法句经》,《大正藏》第4册。
(吴)支谦译:《佛说维摩诘经》,《大正藏》第14册。
(吴)支谦译:《大明度无极经》,《大正藏》第8册。
(西晋)竺法护译:《修行地道经》,《大正藏》第15册。
(西晋)竺法护译:《光赞般若经》,《大正藏》第8册。
(西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大正藏》第9册。
(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大正藏》第1册。
(东晋)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大正藏》第2册。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正藏》第9册。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达摩多罗禅经》,《大正藏》第15册。
(东晋)慧远、鸠摩罗什:《大乘大义章》,《大正藏》第45册。
(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大正藏》第1册。
(后秦)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册。
(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册。
(后秦)鸠摩罗什译:《中论》,《大正藏》第30册。
(后秦)鸠摩罗什译:《十二门论》,《大正藏》第30册。
(后秦)鸠摩罗什译:《百论》,《大正藏》第30册。
(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大正藏》第25册。
(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大正藏》第9册。
(后秦)鸠摩罗什译:《成实论》,《大正藏》第32册。
(后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经》,《大正藏》第14册。
(后秦)鸠摩罗什、弗若多罗译:《十诵律》,《大正藏》第23册。
(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四分律》,《大正藏》第22册。
(后秦)僧肇《肇论》,张春波校释,中华书局2010年版。
(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大正藏》第12册。
(北凉)昙无谶译:《方等大集经》,《大正藏》第13册。
(北凉)昙无谶译:《金光明经》,《大正藏》第16册。
(北凉)昙无谶译:《大方等无想经》,《大正藏》第12册。
(北凉)昙无谶译:《菩萨地持经》,《大正藏》第30册。
(北凉)昙无谶译:《十地经论》,《大正藏》第26册。
(东晋)法显:《法显传》,章巽校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余嘉锡笺疏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
(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大正藏》第2册。
(梁)宝唱:《比丘尼传》,中华书局点校本2006年版。
(梁)宝唱:《名僧传抄》,《续藏经》第77册。
(梁)法云:《法华经义记》,《大正藏》第33册。
(梁)慧皎:《高僧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92年版。
(梁)僧祐:《弘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梁)僧祐:《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点校本1995年版。
(梁)陶弘景:《真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陈)真谛译:《摄大乘论》,《大正藏》第31册。
(陈)真谛译:《十八空论》,《大正藏》第31册。
(陈)真谛译:《大乘唯识论》,《大正藏》第31册。
(陈)真谛译:《大乘起信论》,《大正藏》第32册。
(南朝)傅亮、张演、陆杲:《观世音应验记(三种)》,孙昌武点校本,中华书局1994年版。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永乐大典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8年版。
(北魏)昙鸾:《略论安乐净土义》,《大正藏》第47册。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范祥雍校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隋)费长房:《历代三宝纪》,《大正藏》第49册,
(隋)法经:《众经目录》,《大正藏》第55册。
(隋)慧远:《观无量寿经义疏》,《大正藏》第37册。
(隋)彦琮等:《众经目录》,《大正藏》第55册。
(隋)颜之推:《颜氏家训》,王利器集解本,中华书局1996年版。
(唐)道世:《法苑珠林》,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本,中华书局2003年版。
(唐)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大正藏》第52册。
(唐)道宣:《广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册。
(唐)道宣:《续高僧传》,上海书店1989年版。
(唐)道宣:《释迦方志》,《大正藏》第51册。
(唐)道宣:《大唐内典录》,《大正藏》第55册。
(唐)静泰:《众经目录》,《大正藏》第55册。
(唐)明佺等:《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大正藏》第55册。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唐)许嵩:《建康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版。
(唐)圆照:《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四,《大正藏》第55册。
(唐)智升:《开元释教录》,《大正藏》第55册。
(后周)义楚:《释氏六帖》,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北宋)李昉:《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年版。
(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中华书局点校本2003年版。
(南宋)志磐:《佛祖统纪》,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2年版。
(元)释念常:《佛祖历代通载》,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3年版。
(元)释觉岸:《释氏稽古录》,江苏广陵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清)《八琼室金石补正》《八琼室金石补正续编》《山左访碑录》《金石录补》,收录于《续修四库全书》《史部·金石类》90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印,2002年版。
(清)端方:《陶斋藏石记》,宣统石印本。
(清)刘世珩:《南朝寺考》,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6年版。
(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清)孙文川、陈作霖:《南朝佛寺志》,江苏广陵古籍刻印本。
(清)王昶:《金石萃编》,清嘉庆刻本。
(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二 现代著述:
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编:《鲁迅辑校石刻手稿》,1987年上海书画出版社上海影印手稿本。
蔡日新:《汉魏六朝佛教概观》,文津出版社2001年版。
曹道衡、刘跃进著:《南北朝文学编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陈垣:《释氏疑年录》,(台北)弥勒出版社1982年版。
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陈忠凯编:《西安碑林博物馆藏碑刻总目提要造像题记》,线装书局2006年版。
顾燮光:《梦碧簃石言》,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董群:《中国三论宗通史》,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杜斗城辑编:《正史佛教资料类编》,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杜继文主编:《佛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杜继文:《汉译佛教经典哲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杜继文:《中国佛教的多民族性与诸宗派的个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方广锠:《中国写本大藏经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方若:《增补校碑随笔》,上海书画社1981年版。
高文强:《东晋南朝文人接受佛教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9月。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龚隽:《禅学发微——以问题为中心的禅思想史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社公司2002年版。
“国立”历史博物馆编辑委员会:《佛雕之美——北朝佛教石雕艺术》,(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97年版。
《敦煌变文》,载《现代佛学大系》第2册,(台北)弥勒出版社1982年版。
《敦煌录》,《大正藏》第51册。
国家图书馆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编:《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石刻文献全编》(一)、(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历代石刻史料汇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柯昌泗:《语石异同评》,中华书局1994年版。
历城县志局:《续历城县志》,民国十三年刊。
侯外庐等:《中国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胡海帆、汤燕:《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金石拓本菁华》,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黄浚:《尊古斋造像集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郭朋:《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齐鲁书社1986年版。
何德章:《魏晋南北朝史丛稿》,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胡文和:《中国道教石刻艺术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季羡林、汤一介主编:《中华佛教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贾发义:《净土信仰与中古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姜义华:《胡适学术文集·中国佛学史》,中华书局1997年版。
焦桂美:《南北朝经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荆三林著:《中国石窟雕刻艺术史》,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金申:《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文物出版社1994年版。
金申:《海外港台藏历代佛像珍品纪念图典》,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蓝吉富主编:《世界佛学名著译丛》(1—100册),(台北)华宇出版社1989年
蓝吉富主编:《大藏经补编》(1—36册),(台北)华宇出版社1989年版。
蓝吉富主编:《现代佛学大系》,台北:弥勒出版社1984年版。
赖永海:《中国佛性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赖永海主编:《中国佛教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劳政武:《佛教戒律学》,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李富华、何梅:《汉文佛教大藏经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李静杰:《石佛选粹》,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年版。
李凇:《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中华书局2002年版。
李凇:《陕西古代佛教美术》,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李中华:《中国儒学史》(魏晋南北朝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李玉昆、刘景龙主编:《龙门石窟碑刻题记汇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梁银景:《隋代佛教窟龛研究》,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林梅村:《西域文明——考古、民族、语言和宗教新论》,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林树中:《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3·魏晋南北朝雕塑》,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临淄文物志编辑组:《临淄文物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0年版。
铃木虎雄:《沈约年谱》,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龙门文物保管所编:《龙门石窟》,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刘长东:《晋唐弥陀净土信仰研究》,巴蜀书社2000年版。
刘长久:《中国西南石窟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刘凤君等:《黄河三角洲佛教造像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刘慧:《泰山宗教研究》,文物出版社1994年版。
刘林魁:《〈广弘明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刘志远:《成都万佛寺石刻艺术》,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年版。
卢巧琴:《东汉魏晋南北朝译经语料的鉴别》,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6年版。
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版。
吕澂:《吕澂佛学论著选集》,齐鲁书社1991年版。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中华书局1985年版。
毛风枝:《关中金石文字新编》,民国二十四年(1935)金佳石好楼石印本。
牟世金:《刘勰年谱汇考》,巴蜀书社1988年版。
牟宗三:《佛性与般若》,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修订版。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普慧:《南朝佛教与文学》,中华书局2002年版。
青州市博物馆编著:《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艺术》,山东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一、二、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1985年版、1988年版。
陕西省博物馆:《西安碑林书法艺术》,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陕西省耀县药王山博物馆、陕西省临潼县博物馆:《北朝佛道石像碑精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山东省博物馆合编:《山东文物选集》,文物出版社1959年版。
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中华书局1981年版。
史岩编:《中国雕塑史图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编辑部:《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版。
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编辑部:《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版。
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编辑部:《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版。
吴元真主编:《北京图书馆藏龙门石窟像造题记拓本全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1983年版。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万绳楠:《魏晋南北朝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
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允亮:《南北朝文学交流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魏长洪:《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南北朝卷)》,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魏承思:《中国佛教文化论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魏道儒:《华严学与禅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版。
魏道儒主编:《佛教护国思想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夏德美:《南朝僧尼与佛教中国化》,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2年版。
谢重光、白文固:《中国僧官制度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熊礼汇:《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许抗生等:《六朝宗教》,南京出版社2004年版。
严耕望:《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颜尚文:《梁武帝》,(台湾)海啸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
严耀中:《江南佛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业露华:《中国佛教伦理思想》,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杨伯达著:《中国瘗埋石佛研究》,[日]松原三郎译,东京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版。
印顺:《中国禅宗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俞绍初,许逸民主编:《中外学者文选学论集》,中华书局1998年版。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张宝玺编著:《甘肃佛教石刻造像》,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台湾)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版。
张燕:《北朝佛道造像碑精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版。
庄华峰:《魏晋南北朝社会》,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周叔迦:《周叔迦学术论著集》,中华书局1991年版。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中华书局1963年版。
[法]谢和耐:《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耿昇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荷]许里和:《佛教征服中国》,李四龙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日]大村西崖:《中国美术史雕塑篇》,东京国书刊行会,1980年复刻。
[日]大村西崖:《支那美术史雕塑篇》,(东京)佛书刊行会图像部,大正四年六月。
[日]忽滑谷快天:《中国禅学思想史》,朱谦之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日]镰田茂雄著:《中国佛教通史》,关世谦等译,台北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6年版。
[日]铃木大拙:《禅思想史研究第二》,岩波书店1951年版。
[日]木村清孝:《中国华严思想史》,平乐寺书店1992年版。
[日]松原三郎:《中国佛教雕刻史论》,吉川弘文馆,平成七年十一月。
[日]水野弘元:《佛教教理研究》,释惠敏译,(台北)法鼓文化事业公司2000年版。
[日]塚本善隆编:《肇论研究》,日本法藏馆1955年版。
[日]中村元等:《中国佛教发展史》,余万居译,天花出版公司1993年版。
[日]佐藤智水:《北朝造像铭考》,刘俊文主编《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