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国际金融危机与转轨国家的应对:兼论后危机时期转轨国家经济发展

ISBN:978-7-5161-1881-8

出版日期:2012-12

页数:378

字数:386.0千字

点击量:7018次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专题:
折扣价:¥35.4 [6折] 原价:¥59.0 立即购买电子书

图书简介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和冲击,而且也深刻触动了全球金融体系、国际货币体系,以及全球政治经济秩序。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也促使世界各国深刻反思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所引致的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及其防范问题。经济转轨国家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冲击的重灾区。这一“特殊群体”具有相似的发展背景和经济转轨经历,不仅同样面临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共同问题和严峻挑战,而且都处于金融制度变迁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努力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减少其冲击和不利影响,成为转轨国家共同面临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因此,深入剖析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对转轨国家的严重影响,分析转轨国家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及其“特殊意义”,一方面能够填补国内学术界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另一方面,对转轨国家在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过程中相互借鉴彼此的经验,采取共同的应对措施,以实现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参考价值。

本书从七个方面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转轨国家的应对措施,以及与之相关的后危机时期转轨国家经济发展问题和国际金融体系、金融秩序改革问题。第一,分析金融全球化与转轨国家金融自由化的互动关系和互动效应。主要分析金融全球化与转轨国家实行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制度改革的相互关系,从而为本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确定分析的起点。第二,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转轨国家金融体系的发展与金融稳定问题。这依然是分析研究国际金融危机和转轨国家应对危机的基础和前提。第三,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对全球经济的严重冲击和影响,包括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演变与发展;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与路径;全球的危机救助措施及其效果等。第四,深入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转轨国家经济的影响与冲击。主要内容包括:全方位分析遭受国际金融危机重创的俄罗斯经济;全面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中东欧国家经济的影响和冲击;深入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冲击。第五,着力分析转轨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举措。包括: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出并实施的总额达4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计划;俄罗斯提出的包括刺激内需、发展创新领域并转变经济结构、创建强大的金融系统等在内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七项措施;中东欧国家政府推出的反危机计划等。第六,详细分析后金融危机时期转轨国家的经济发展态势,这是从转轨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效的角度所进行的考察。第七,鉴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提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与调整的基本原则及思路。

研究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对经济转轨国家的影响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因为虽然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已经过去,世界经济已进入后危机时期,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没有彻底消除,还会在今后一个时期显现出来。因此,根除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研究,仍须继续深入。

本书是郭连成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本书撰写分工如下:前言:郭连成;第一章:米军、刘坤;第二章:郭连成、刘坤、米军;第三章:潘广云;第四章:郭连成、刁秀华;第五章:郭连成、刘坤、郑雪平;第六章:郭连成 刘坤;附录:米军、刘坤。

全书由郭连成统稿、修改并最后定稿。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在此,对这些文献资料的作者深表谢意。要特别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经济与管理出版中心主任卢小生编审的鼎力支持和出色的编辑工作。

书中如有疏漏或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郭连成

2012年9月20日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阅读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郭连成.国际金融危机与转轨国家的应对:兼论后危机时期转轨国家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郭连成.国际金融危机与转轨国家的应对:兼论后危机时期转轨国家经济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郭连成(2012).国际金融危机与转轨国家的应对:兼论后危机时期转轨国家经济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