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国情调查报告
白碧波主编:《元江县因远镇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戴庆厦、田静:《仙仁土家语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戴庆厦主编:《基诺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戴庆厦主编:《阿昌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戴庆厦主编:《云南蒙古族喀卓人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戴庆厦等:《西摩洛语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戴庆厦主编:《西摩洛语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戴庆厦主编:《泰国阿卡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戴庆厦主编:《云南里山乡彝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戴庆厦主编:《元江县羊街乡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戴庆厦主编:《耿马县景颇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戴庆厦主编:《片马茶山人及其语言》,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戴庆厦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研究》,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
戴庆厦主编:《四川盐源县各民族的语言和谐》,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戴庆厦主编:《云南德宏州景颇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戴庆厦主编:《勐腊县克木语及其使用现状》,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戴庆厦主编:《绿春县哈尼族语言使用情况及其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戴庆厦主编:《云南玉龙县九河白族乡少数民族的语言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丁石庆主编:《莫旗达斡尔族语言使用现状与发展演变》,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木乃热哈主编:《甘洛民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赵凤珠主编:《景洪市嘎洒镇傣族语言文字使用现状及其演变》,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周国炎主编:《布依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跨境语言调查报告
白萍:《跨境俄罗斯——新疆俄罗斯族语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戴庆厦主编:《跨境语言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戴庆厦主编:《泰国万伟乡阿卡族及其语言使用现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戴庆厦主编:《泰国清莱拉祜族及其语言使用现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戴庆厦主编:《老挝琅南塔省克木族及其语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戴庆厦主编:《泰国优勉(瑶)族及其语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哈斯额敦、包满亮主编:《蒙古国蒙古族语言使用现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力提甫·托乎提主编:《哈萨克斯坦维吾尔族及其语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林涛主编:《东干语调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刘玉兰:《泰国勉语参考语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潘武俊英:《河内越语参考语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宋正纯:《图瓦语和图瓦人的多语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论文
曹志耘:《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定位、目标与任务》,《语言文字应用》2015年第4期。
陈章太:《语言国情调查研究的重大成果》,《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第1期。
陈章太:《我国的语言资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戴庆厦、刘菊黄、傅爱兰:《云南嘎卓语研究》,《语言研究》1987年第1期。
戴庆厦、王远新:《新疆伊宁市双语厂的层次分析》,《语言和民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戴庆厦、邓佑玲:《濒危语言研究中定性定位问题的初步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戴庆厦、田静:《从共时差异看语言濒危——仙仁土家语个案研究之三》,《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戴庆厦、杨再彪、余金枝:《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小陂流苗语为例》,《语言科学》2005年第4期。
戴庆厦、张景霓:《濒危语言与衰变语言》,《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戴庆厦、罗自群:《语言接触研究必须处理好的几个问题》,《语言研究》2006年第4期。
戴庆厦、田静:《语言的外部影响与内部机制》,《民族语文》2007年第4期。
戴庆厦:《论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国情调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戴庆厦:《语言关系与国家安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戴庆厦、朱艳华:《琅南塔克木语浊塞音、浊塞擦音的死灰复燃》,《语言研究》2012年第1期。
戴庆厦:《再论汉语和非汉语结合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民族语文》2013年第6期。
戴庆厦:《“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研究的理论方法思考》,《民族翻译》2014年第1期。
戴庆厦:《论开展全国第二次民族语言使用情况大调查的必要性》,《民族翻译》2014年第3期。
戴庆厦:《中国的语言国情及语言政策》,《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道布:《语言活力、语言态度与语文政策》,《学术探索》2005年第6期。
段海凤:《藏语安多方言词重音对汉语普通话声调习得的影响》,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范俊军、官齐:《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民族语文》2006年第3期。
范俊军、肖自辉:《国家语言普查刍议》,《语言文字应用》2010年第2期。
冯广艺:《论语言态度的三种表现》,《语言研究》2013年第2期。
贺宁基:《实验语音学的作用及其与语言学的关系——〈实验语音学知识讲话〉(选载)》,《湖南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2期。
胡坦:《藏语(拉萨话)声调研究》,《民族语文》1980年第1期。
黄行:《当前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解读》,《中国社会语言学》2014年第1期。
季永海:《濒危的三家子满语》,《民族语文》2003年第6期。
江蓝生:《语言国情调查的价值和意义》,《语言科学》2006年第1期。
孔江平:《现代语音学研究与历史语言学》,《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刘岩:《孟高棉语声调的发展》,《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刘岩:《德昂语广卡话的双音节名词》,《民族语文》2002年第2期。
田立新:《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缘起及意义》,《语言文字应用》2015年第4期。
王理嘉:《实验语音学与传统语音学》,《语文建设》1989年第1期。
王莉宁:《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策略与方法》,《语言文字应用》2015年第4期。
王玲:《焦点的韵律编码方式——徳昂语、佤语、藏语、汉语等语言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王玲:《藏缅语族语言弱化音节试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王远新:《青海同德县公务员语言使用、语言态度调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吴宗济:《实验语音学与语言学》,《语文研究》1981年第1期。
意西微萨·阿错、向洵:《五屯话的声调》,《中国语文》2015年第6期。
张天伟:《我国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的回顾、问题和展望》,《中国社会语言学》2005年第1期。
专著
陈章太:《语言规划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教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戴庆厦、王远新:《语言和民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戴庆厦:《景颇语参考语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戴庆厦:《语言调查教程》,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蒋颖:《大羊普米语参考语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李小凡、项梦冰:《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木仕华:《卡卓语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吴宗济、林茂灿:《实验语音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语言学名词》,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张廷国、郝树壮:《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和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资料》,语文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编:《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朱艳华:《遮放载瓦语参考语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