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著作论文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卷)、(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5.《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黄健荣等:《公共管理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9.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庄序莹:《公共管理的经济学基础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刘熙瑞:《中国公共管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13.张永桃:《行政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4.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马骏、叶娟丽:《西方公共行政学理论前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孙学玉:《公共行政学论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7.孙学玉:《企业型政府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8.石佑启:《论公共行政与行政法学范式转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0.唐兴霖:《公共行政学:历史与思想》,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1.沈荣华、金海龙:《地方政府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2.沈荣华:《现代法治政府论》,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23.彭和平等:《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
24.周志忍:《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25.国家行政学院国际合作交流部:《西方国家行政改革述评》,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26.乔耀章:《政府理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7.毛寿龙、李梅、陈幽泓:《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8.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9.应克复等:《西方民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0.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1.刘军宁等:《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32.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33.王焱等:《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34.张千帆等:《宪政、法治与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5.何勤华、任超等:《法治的追求——理念、路径和模式的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6.钱福臣:《美国宪政生成的深层背景》,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7.黄基泉:《西方宪政思想史略》,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8.范进学:《权利政治论——一种宪政民主理论的阐述》,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9.秦千红:《宪法变迁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0.李卫刚:《行政诉讼与宪政之关系研究》(博士论文),打印稿,2003年3月。
41.汪向阳:《管理主义与宪制主义——美国公共行政思想发展研究》(博士论文),打印稿,2001年4月。
42.张文显、信春鹰:《民主+宪政=理想的政制》,载《比较法研究》1990年第8期。
43.王健、鲍静、刘小康等:《“复合行政”的提出——解决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域冲突的新思路》,载《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3期。
44.张梦中:《美国公共行政百年回顾》(下),载《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第6期。
45.李龙、滕宏庆:《行政宪政化界说》,载《法学论坛》2004年第3期。
46.陈瑞莲、刘亚平:《全球化时代的公共行政:危机与重构——从价值观与合法性的视角看》,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47.杨宏山:《宪政主义、管理主义与政策主义——公共行政研究的几种不同理论范式》,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48.袁曙宏、宋功德:《通过公法变革优化公共服务》,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49.徐显明、蔡定剑、季卫东等:《宪政之路:从尊重宪法开始》,载《南方周末》2003年3月13日。
50.郁建兴、吴国骅:《超越新公共管理——基于政治层面的思考》,载《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51.刘广登:《论政府的宪法义务》,载《江海学刊》2004年第6期。
52.刘海涛:《政治文明的宪政主义逻辑》,载《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53.黄健荣、余敏江:《论公共管理与宪政》,载《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54.彭国甫、余敏江、唐茉蓉:《WTO背景下的中国政府改革》,载《湖南社会科学》2000第4期。
55.余敏江、梁莹:《政府利益·公共利益·公共管理》,载《求索》2006年第1期。
56.余敏江、梁莹:《协商民主和政策执行网络》,载《理论探讨》2006年第1期。
57.余敏江:《论公共管理与宪政关系的历史演进》,载《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
58.余敏江:《论公共管理价值生成的宪政基础》,载《理论与改革》2004年第6期。
59.余敏江、杜文娟:《当代公共管理研究之法律维度》,载《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第1期。
60.余敏江、刘丽华:《公共管理职能:内涵、边界及当代定位》,载《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第2期。
61.余敏江、潘信林:《宪政主义公共管理论纲——公共管理发展方向初探》,载《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62.〔英〕戈登·怀特:《公民社会、民主化和发展》,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第1期。
63.〔美〕理查德·C.勃克斯等:《新公共管理与实质性民主》,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64.〔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5.〔英〕简·莱恩:《新公共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66.〔英〕简·埃里克·莱恩:《公共部门:概念、模型与途径》(第三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67.〔英〕克里斯托弗·波利特、〔比利时〕海尔特·鲍克尔特:《公共管理改革——比较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68.〔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9.〔美〕戴维·H.罗森布罗姆、罗伯特·S.克拉夫丘克:《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0.〔美〕罗伯特·B.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1.〔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2.〔美〕O.C.麦克斯怀特:《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3.〔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74.〔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75.〔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76.〔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联邦主义》,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77.〔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帕克斯、惠特克:《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78.〔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第7版),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79.〔美〕斯蒂尔蔓:《公共行政学——观点和案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80.〔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1.〔法〕皮埃尔·卡蓝默、安德烈·塔尔芒:《心系国家改革——公共管理建构模式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2.〔荷兰〕K.A.埃利亚森、简·克伊曼:《公共组织管理——当代欧洲的经验与教训》(第2版),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83.〔英〕戴维·米勒:《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85.〔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86.〔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87.〔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88.〔美〕潘恩:《潘恩选集》,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89.〔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90.〔美〕F.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91.〔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92.〔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93.〔德〕马克斯·韦伯:《支配社会学》,中国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
94.〔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5.〔英〕戴维·毕瑟姆:《官僚制》(第2版),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6.〔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97.〔美〕詹姆斯·M.布坎南、罗杰·D.康格尔顿:《原则政治,而非利益政治——通往非歧视性民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98.〔澳〕布伦南、〔美〕布坎南:《宪政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99.〔法〕莱昂·狄骥:《公法的变迁:法律与国家》,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00.〔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01.〔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2.〔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103.〔法〕米歇尔·克罗齐埃:《被封锁的社会》,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104.〔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05.〔美〕莱斯特·塞拉蒙:《非营利领域及其存在的原因》,载《第三域的兴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6.〔美〕M.J.C.维尔:《宪政与分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107.〔美〕卡尔·J.弗里德里希:《超验正义——宪政的宗教之维》,周勇、王丽芝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108.〔美〕埃尔斯特、〔挪威〕斯莱格斯塔德:《宪政与民主——理性与社会变迁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109.〔美〕斯蒂芬·L.埃尔金、卡罗尔·爱德华·索乌坦:《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110.〔美〕爱德华·S.考文:《美国宪法的高级法背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111.〔美〕肯尼思·W.汤普森:《宪法的政治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112.〔日〕季卫东:《宪政新论——全球化时代的法与社会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3.〔美〕P.诺内特、P.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4.〔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115.Arie Halachmi,“Reengineering and Public Management:Some Issues and Considerations”,i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1995,Vol.61.
116.Bellone,Carl,George Frederick Goerl,“Reconciling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and Democracy”,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92,52(3).
117.Bozeman,Barry Eds.,Public Management:The State of the Art,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93.
118.Charles Davis,Organization Theorie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Praeger Wastport.Connetient,London,1996.
119.C.Pollit,Managerialism and the Public Service:The Anglo-American Experience,Oxford:Blackwell,Second Edition,1993.
120.David Mathews,Politics for People:Finding a Responsible Public Voice,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ress,1994.
121.Dwight Waldo,Perspectives on Administration,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1956.
122.Dwight Waldo,“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a Time of Revolution”,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8,June-August 1968.
123.Dwight Waldo,The Administrative State:A Study of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American Public Administration,Ronald Press,1948.
124.Dwight Waldo,Democracy,Bureaucracy,and Hypocrisy,Institute of Governmental Studies,1977.
125.Dwight Waldo,The Administrative State,2nded.New York:Holmes and Meier,1984.
126.Donald F.Kettl,H.Brinton Milward,The State of Public Management,Baltimorean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6.
127.Elmore,Richard F.,“Graduate Education in Public Management:Working the Seams of Government”,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1986 Vol.6.
128.F.A.Nigro,L.G.Nigro,Modern Public Administration.New York:Harper & Row Publisher,1989.
129.Fred W.Riggs,“Trends i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1962.
130.Friedrich A.Hayek,Law Studies in Philosophy,Politics,Economics,and the History of Idea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8.
131.Frank Marlni,eds.,Toward a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The Minnowbrook Perspective,Chandler Publishing Company,1971.
132.Gary L.Wamsley James,F.Wolf.Refounding Democratic Public Administration,Copyright by Sage Publication,Inc,1996.
133.Henry Mintzberg,“Managing Government,Governing Management”,Havard Business Review,1996,74(3).
134.H.G.Frederickson,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1980.
135.Jianrong Huang,The Dynamics of Chian’s Rejuvenation,Basingstoke Hampshire:Palgave Macmillan Publiashers Limited,2004.
136.Jonathan Boston,Public Management:The New Zealand Mod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137.James L.Prerry,Public Management Theory:What is it?What should it be?,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93.
138.Jeffrey Segal and Harold Spaeth,The Supreme Court and the Attitudinal Model.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139.J.Rawls,A Theory of Justic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140.John J.Dilulio,Jr.,Deregulating the Public Service:Can Government be Improved?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94.
141.Kieron Walsh,Public Services and Market Mechanisms:Competition,Contracting and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New York:MacMillan,1995.
142.Leonard D.White,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New York:MacMillan,1948.
143.McMichael,Philip,Development and Social Change:A Global Perspective.London:Pine Forge Press,1996.
144.Marshall E.Dimork,Law and Dynamic Administration,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1980.
145.Marshall E.Dimock,Criteria and Objective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The Frontier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36.
146.Mark Turner and David Helm,Governance,Adm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Imaging the State work,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97.
147.Moore,Mark,A Conception of Public Management,Cambridge,MA: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1983.
148.Newland,Chester A.,“A field of Strangers in Search of a Discipline:Separatism of Public Management Research from Public Administration”,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94,Vol.54.
149.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Governance in Transition:Public Management Reforms In OECD Countries,1996.
150.Ott,J.Steven,Hyde,Albert C.and Shafritz,Jay M.,Public Management:The Essential Readings Chicago:Lyceum Books/Nelson Hall,1991.
151.Paterman,Carole,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tic Theor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0.
152.Paul Du Gay,In Praise of Bureaucracy,London:SAGE Publication Ltd,2000.
153.Phillip J.Cooper,Public Law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Englewood:Prentice Hall,1988.
154.Robert B.Denhardt and Janet V.Denhardt,“The New Public Service:Putting Democracy First”,National Civic Review,2001,Vol.90.
155.Rosenbloom,D.H.Public Administration:Understanding Management,Politics and Law in the Public Sector,New York:Random House,1989.
156.Schubert,G.A.,Jr.The public interest:A critique of the theory of the political concept,Glencoe,IL:Free Press,1960.
157.Sowyer,Amos,The Emergence of Autocracy in Liberia:Tragedy and Challenge.San Francisco:ICS Press,1992.
158.Terry,Larry D.Administrative Leadership,“Neo-Managerialism,and the Public Management Movement”,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98,58(3).
159.Vincent Ostrom,The Meanings of Democracy and the Vulnerability of Democracies,Michigan University Press,1977.
160.Wamsley,G.,Bacher,R.N.,Goodsell,C.T.,Kronenberg,P.S.,Rohr,J.A.,Stivers,C.M.,White,O.F.,and Wolf,J.,Refound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Newbury Park,CA:Sage,1990.
(二)网络文献类:
1.http://www.wiapp.com
2.http://www.pssw.net
3.http://www.tszz.com
4.http://www.dparuc.com.cn
5.http://www.chinaelections.org
6.http://www.chinampaonline.com
7.http://www.mpacn.com
8.http://www.polisino.org
9.http://www.sociology.cass.net.cn
10.http://www.juece.gov.cn
11.http://www.xianzheng.com
12.http://www.law-dimens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