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著作类
1.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民族问题著作选》,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5.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马克思恩格斯论民族问题》上、下册,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4.《列宁论民族问题》上、下册,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
15.《列宁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16.《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17.《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18.《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19.《列宁选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0.《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21.《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2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列宁论民族问题和民族殖民地问题》,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23.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斯大林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
24.《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6.江泽民:《论民族工作》,《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7.《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民族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8年版。
28.《列宁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9.列宁:《自决权的意义和它对联邦制的关系》,《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0.《斯大林论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
31.《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2.《斯大林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33.《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34.李维汉:《统一战线与民族问题》,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5.《新时期统一战线文献选编(续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
36.李龙、万鄂湘:《人权理论与国际人权》,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7.万鄂湘:《欧洲人权法院判例评述》,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8.汪习根:《法治社会的基本人权——发展权法律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9.周叶中:《宪政中国研究》(上),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0.汪进元:《良宪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1.秦天宝:《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法律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2.周勇:《少数人权利的法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43.[加拿大]威尔·金里卡:《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邓红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44.吴宗金:《中国民族法学》(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45.[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6.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7.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48.周平:《民族政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9.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0.熊锡元:《民族理论基础》,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51.施维达:《民族文化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2.王天玺:《民族法概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3.[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54.[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红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55.[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李双元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6.余建华:《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57.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8.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59.宁骚:《民族与国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0.李锦芳等:《西南地区濒危语言调查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1.[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2.[奥]曼弗雷德·诺瓦克:《民权公约评注——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毕小青、孙世彦等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63.[法]吉尔·德拉诺瓦:《民族与民族主义》,郑文彬、洪晖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
64.[英]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5.郝时远:《中国的民族与民族问题》,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6.[英]埃里·凯杜里:《民族主义》,张明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67.[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68.[美]安东尼·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龚维斌、良警宇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69.张磊、孔庆榕:《中华民族凝聚力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70.潘乃穆:《中和位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1.[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72.[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73.《孟子·离娄》。
74.《论语·季氏》。
75.[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6.[英]泰勒:《原始文化》,蔡江浓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77.[挪威]A.艾德、C.克洛斯、A.罗萨斯:《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教程》(修订第二版),中国人权研究会组织翻译,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8.[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杜杉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79.《世界文化报告》(2000),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0.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81.苏国勋:《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82.[法]维克多·埃尔:《文化概念》,康新文、晓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3.[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84.[意]葛兰西:《葛兰西文选》,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85.[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韦卓民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86.陈军科:《人的解放与文化自觉——现代人文精神论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7.[印]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8.张玉国:《国家利益与文化政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9.[美]劳伦斯·哈里森、塞缪尔·亨廷顿:《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90.刘红婴:《世界遗产概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年版。
91.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92.夏勇:《人权概念的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3.谢维雁:《从宪法到宪政》,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4.张千帆:《宪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95.吴宗金、张晓辉:《中国民族法学》(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96.艺衡:《文化权利:回溯与解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9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发展十年(1988—1997年)实用指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98.[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99.[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0.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102.中华孔子学会、云南民族学院:《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03.严永和:《论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04.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民族与宗教研究中心:《全球民族问题大聚焦》,时事出版社2002年版。
105.[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册),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106.董云虎、刘武萍:《世界人权约法总览》,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07.[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08.[美]《潘恩选集》,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09.季金华:《宪政的理念与机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0.[美]路易斯·亨金:《宪政·民主·对外事务》,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6年版。
111.[古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112.[美]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魏强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113.[美]H.S.康马杰:《美国精神》,南木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114.[英]A.J.M.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夏勇、张志铭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115.王启富:《人权问题的法理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6.李步云、龚向和:《人权法的若干理论问题》,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7.[美]R.J.文森特:《人权与国际关系》,凌迪等译,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118.白桂梅:《国际人权与发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19.[德]《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荣震华、李金山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20.[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下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21.夏勇:《公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22.[捷]弗布罗日克:《价值与评价》,李志业、盛宗范译,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
123.徐显明:《人权研究》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24.韩庆祥:《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25.[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
126.[英]詹宁斯:《法与宪法》,龚祥瑞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127.[美]路易斯·亨金:《权利的时代》,信春鹰、吴玉章、李林译,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
128.汪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版。
129.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30.[美]约瑟夫·拉彼德、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1.石元康:《从中国文化到现代性:典范转移?》,三联书店2000年版。
132.宋蜀华、陈克进:《中国民族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3.[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齐世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134.李晓东:《全球化与文化整合》,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5.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6.[英]洛克:《论宗教宽容》,吴云贵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37.顾准:《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38.[法]孔特·斯蓬维尔:《小爱大德》,吴岳添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39.[美]亨德里克·房龙:《宽容》,迮卫、靳翠微译,三联书店1985年版。
140.付子堂:《法理学初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41.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律辞典》编委会:《法律辞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42.郑成思:《知识产权文丛》第8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
143.朱祥贵:《文化遗产保护法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44.张文显:《法理学》(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5.《中芬民间文学搜集保管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46.顾军、苑利:《文化遗产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47.向云驹:《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49.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149.许崇德:《人权思想与人权立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50.[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张宁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5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52.王铁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
153.郑成思:《知识产权:应用法学与基本理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54.吴仕民、王平:《民族问题概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55.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权研究中心:《国际人权文件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6.吴大华:《民族法学讲座》,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157.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世界遗产相关文件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8.[加拿大]约翰·汉弗莱:《国际人权法》,庞森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159.徐显明:《国际人权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60.谷盛开:《国家人权法:美洲区域的理论与实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61.王铁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62.[新]阿努拉·古纳锡克拉、[荷]塞斯·汉弥林克、[英]文卡特·耶尔:《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权利》,张毓强等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3.郑成思:《版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64.陈云生:《宪法人类学:基于民族、种族、文化集团的理论建构及实证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5.姜芃:《加拿大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6.覃光广:《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167.《国际人权法项目》编写组:《国际人权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8.李林、李西霞:《少数人的权利》(上、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二)论文类
1.秦前红、叶海波:《宽容:和谐社会的宪政之道》,《法学论坛》2005年第7期。
2.金炳镐:《“民族”新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年第1期。
3.曾小华:《文化的定义》,http://www.southcn.com/nflr/huati/whms/2004060435.htm。
4.马绍玺:《文化撕裂、文化身位与少数民族诗歌的文化认同问题》,《红河文学》2006年第4期。
5.郝时远:《20世纪世界民族问题的消长态势及其对新世纪的影响》,《世界民族》2000年第1期。
6.黄铸:《中国成功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民族工作研究》2007年第2期。
7.国家民委应该民族问题考察团:《应该民族问题考察报告》,《民族工作研究》2006年第6期。
8.马戎:《族群问题的“政治化”和“文化化”》,《民族工作研究》2004年第5期。
9.韩锦春、李毅夫:《汉文“民族”一词考源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理论研究室,1985年。
10.韩德强:《人权价值轮》,徐显明:《人权研究》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1.邸永君:《“民族”一词见于〈南齐书〉》,《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12.罗永生:《解殖与民族主义》,黄燕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3.孙宏开:《语言识别与民族》,《语言研究》1988年第2期。
14.瞿霭堂:《中国的民族与语言》,《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
15.张爱宁:《少数者权利的国际保护》,《外交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6.李忠:《论少数人权利》,《法律科学》1999年第5期。
17.费孝通:《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18.吴汉东:《文化多样性的主权、人权与私权分析》,《法学研究》2007年第6期。
19.马晓铃:《少数民族权利是人权国际保护的重要内容》,《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6期。
20.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
21.潘光:《民族主义上升引人注目》,《解放日报》1994年6月2日。
22.德全英、阿里甫·司马义:《面向多元文化关系的法治理论》,《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3期。
23.汪家堂:《“文化”释义的可能性——与建构主义对话》,《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
24.王晶宇:《和谐作为法律价值的必要性浅析》,《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4期。
25.屈学武:《简论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理论与改革》1994年第6期。
26.田艳、王让:《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障立法及其完善》,《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27.唐广良:《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及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国际保护概述》,载郑成思《知识产权文丛》(第8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
28.奚红梅:《民间文学的著作权保护》,《科技与法律》1998年第1期。
29.陈筠泉:《加强国际战略的研究》,载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课题组:《国际文化思潮评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0.[美]吉尔兹:《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载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书店1994年版。
31.邢鸿飞、杨婧:《文化遗产权利的公益透视》,《河北法学》2005年第4期。
32.载[挪]A.艾德《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权利》,黄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3.单孝红:《试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保障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5期。
34.张钧:《文化权法律保护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的文化权保护》,《思想战线》2005年第4期。
35.翟东堂:《略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保护》,《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5年第1期。
36.[波兰]雅努兹·西摩尼迪斯:《文化权利:一种被忽视的人权》,黄觉译,《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1999年第4期。
37.马晓玲:《少数民族权利是人权国际保护的重要内容》,《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 1999年第6期。
38.费孝通:《文化自觉、和而不同》,《民俗研究》2000年第3期。
39.钱逊:《文化的融合与多元发展》,载中华孔子学会、云南民族学院《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40.唐宜贵等:《29.5亿,宜昌文化卖出大价钱》,《楚天都市报》2007年第7期。
41.杨小云:《全球化、新干涉主义和民族自决对国家主权的挑战》,《现代国际关系》1999年第2期。
42.季卫东:《人民自决的法理:对一项宪政权利的复眼式观察》,载赵晓力《宪法与公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3.何希泉:《民族自决权辨析》,载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民族与宗教研究中心《全球民族问题大聚焦》,时事出版社2002年版。
44.马俊毅、席隆乾:《论“族格”——试探民族平等与民族自治、民族自决的哲学基础》,《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45.庞森:《关于民族自决权的一些思考》,《国际问题研究》1997年第2期。
46.陈联璧:《民族自决权新议》,《民族研究》2001年第6期。
47.季卫东:《自决权与宪政理论》,http://www.yfzs.gov.cn/gb/info/xsll/xfx。
48.黄铸:《中国成功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民族工作研究》2007年第2期。
49.陈云生:《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少数民族人权的保护》,《政治与法律》1999年第1期。
50.李忠:《论少数人权利》,北大法律信息网: 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user/article_display_spid.asp?ArticleID=39899。
51.王炳山:《少数民族概念》,http://aireer.cn/default.asp?v=40-392。
52.吴宗金:《少数民族权利和少数民族人权法律保障研究》,http://www.hrbmzj.gov.cn/mzbk/05/lwjc/080.htm。
53.龚向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历史演变》,载李步云、龚向和《人权法的若干理论问题》,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4.韩德强:《人权价值轮》,徐显明:《人权研究》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5.姜峰:《多元世界中的人权观念》,载徐显明《人权研究》第2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6.潘弘祥:《少数民族权利的谱系》,《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
57.王磊:《宪法的司法化》,《二十一世纪》1998年第6期。
58.徐显明:《对人权的普遍性与人权文化之解析》,《法学评论》1999年第6期。
59.[英]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董之林、陈燕谷译,汪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版。
60.杨静:《论民族问题的宪法保障》,《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
61.刘冬雪:《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1期。
62.[瑞士]E.霍伦斯坦:《人类同等性与文化多样性》,张敦敏译,《哲学译丛》1999年第3期。
63.吴泽霖、张雪慧:《简论博厄斯与美国历史学派》,载王铭铭《西方与非西方》,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64.周溢潢:《建立一个平等民主多样化的世界》,《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9月5日。
65.郝时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观念: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66.[德]尤尔根·哈贝马斯:《我们何时应该宽容——关于世界观、价值和理论的竞争》,章国锋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1期。
67.唐文明:《宽容的局限与自由主义的文化政治》,《河北学刊》2003年第5期。
68.[法]保罗·利科:《宽容的销蚀和不宽容的抵制》,《第欧根尼》1999年第1期。
69.[法]吉兰·瓦特洛:《人权与宽容的命运》,新慰译,《第欧根尼》1998年第1期。
70.周保松:《宽容及爱》,《读书》2004年第8期。
71.贺来:《“宽容”的合法性根据——市场经济中的宽容化及其哲学透析》,《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72.杜钢建:《人权视野中的宽容》,载郑永流《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3.曲相菲:《人权主体论》,载徐显明《人权研究》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4.1991年人权理论研讨会综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研究人权理论》,《法学研究》1991年第5期。
75.文可:《乌苏里船歌是改编作品》,《中国知识产权报》2003年1 月9日。
76.吴烈俊:《我国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77.王鹤云:《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立法模式思索》,载郑成思《知识产权文丛》第8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
78.郭蓓薇:《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初探》,《新疆社会经济》1996年第4期。
79.贾明如:《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法制建设与立法构想》,《中国版权》2002年第1期。
80.张革新:《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权属问题探析》,《知识产权》2003年第2期。
81.岳洁:《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法律保护初探》,《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
82.刘晖:《“摩梭人文化保护区”质疑——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旅游学刊》2001年第5期。
83.颜斐:《〈乌苏里船歌〉作者不是郭颂》,千龙新闻网: www.QianLong.com.2002-2-29。
84.张辰:《论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载郑成思《知识产权文丛》第8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
85.王林、毛向荣、肖力:《民间文学艺术权初探》,《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
86.王鹤云:《保护民族民间文化(Folklore)的立法模式思索》,载郑成思《知识产权文丛》第8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
87.杨勇胜:《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产权》,《民族论坛》2003年第1期。
88.[波兰]雅努兹·西摩尼迪斯:《“文化权利”研究》,黄觉译,《深圳文化研究》2003年第2期。
89.龚永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体系》,《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
90.杨勇胜、郑章瑶:《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客体化——传统民间文艺与知识创新的利益平衡》,《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
91.吴海珍:《从乌苏里船歌案看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电子知识产权》2003年第2期。
92.茹莹:《从宗教宽容到人权保护——国际法中关于少数群体保护规定的演变》,《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3期。
93.杨泽伟:《人道主义干涉在国际法中的地位》,《法学研究》2000年第4期。
9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明年或进人大立法程序》,中国网: 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07-09/2/content_893237.htm。
95.[英]佩里·凯勒:《欧洲种族与文化权利反思》(上),王雪梅、蒋隽译,《世界民族》2001年第2期。
96.何立慧:《论少数民族人权的特殊保护——从国际人权立法与实践的视角》,《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
97.廖敏文:《〈欧洲保护少数民族框架公约〉评述》,《民族研究》2004年第5期。
98.李祖明:《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形式法律保护之我见》,《思想战线》1996年第2期。
99.王璐璐:《浅析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的发展》,《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00.戴晓东:《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主义与文化安全》,《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4期。
101.王俊芳:《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对整合的意义——以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为例》,《潍坊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102.陈联璧:《俄罗斯民族关系理论和政策的变化》,《东欧中亚研究》1999年第1期。
103.朱伦:《自治与共治:民族政治理论新思考》,《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104.何俊芳:《俄罗斯联邦诸共和国的新语言政策述评》,《世界民族》1998年第2期。
105.周庆生:《挪威的萨米语言立法》,《世界民族》2001年第2期。
106.卓嘎:《从同化到整合——简述挪威萨米人》,《民族工作研究》2006年第1期。
107.张爱宁:《少数者权利的国际保护》,《外交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08.曾宪义:《民族权利与宪政建设》,《民族研究》2004年第6期。
109.陈蔚、胡斌等:《当代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构成》,《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110.钟进文:《西部大开发与小民族文化遗产的弘扬、保护》,《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
111.冉瑞燕:《论湖北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政府保护》,《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12.曾宪义:《论自治条例的立法基础》,《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
113.《教育部负责人就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答本报记者问》,光明网: http://www.gmw.cn/0gmrb/2003-06/05/05-2F47D7FE764F06D48256D3C0000F4FF.htm。
114.《进一步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人民日报》1953年9月9日。
115.周静:《试论宗教自由的规范构造——以联合国和我国相关文件为背景的分析》,《法律科学》2005年第5期。
116.张子林:《浅论宗教信仰自由》,《理论界》2006年第3期。
117.曹念明:《两股文化力量的异同与互动》,《新华文摘》1994年第1期。
118.龚学增:《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的若干思考》,《民族工作研究》2005年第5期。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2-/5/content_630938.htm。
120.王作安:《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中国宗教》2003年第1期。
121.王红曼:《民族风俗习惯三题》,《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122.费孝通:《关于民族识别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
123.王红曼、栾桂芝:《论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及其途径》,《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年第2期。
124.明伟:《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特点和对其尊重的意义》,《中国民族教育》2006年第1期。
125.邱翊:《尊重民族风俗构建和谐社会》,《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
126.浙民委:《有关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法规概述》,《中州统战》1994年第2期。
127.韩小兵:《从清真食品立法看宗教信仰自由及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法律保护》,《中国宗教》2003年第2期。
128.费孝通:《跨文化的“席明纳”——人文价值的再思考之二》,《读书》1997年第1期。
129.曹毅、胡经寻:《从土家语保存的现状看非物质文化的抢救——土家语区访谈摘录》,《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
130.王希恩:《“现代民族”特征形成的一般途径》,《世界民族》2007年第2期。
131.岳胜辉、牟莹、庄培容:《对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制化思考》,《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32.严庆:《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民族关系发展与调控》,《民族工作研究》2006年第2期。
133.王嘉:《文化观念转变与启蒙——简析从“西学中源”到“中体西用”》,《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
134.郝建国:《利奥塔与哈贝马斯关于现代性的论战》,http://www.onwest.com/show.aspx?id=768&cid=44。
135.孙万菊:《论文化主权》,《兵团党校学报》2004年第4期。
136.《韩端午祭“申遗”成功》,搜狐新闻网: http://news.sohu.com/s2006/06chuantong/。
137.秦勇:《美国文化产业:经济入侵还是文化渗透?》,《读书》2007年第8期。
138.王子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民族文化多元发展面临的给予、挑战与对策》,载中华孔子学会、云南民族学院《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39.《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遗产地》,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7/03/content_95834.htm。
140.《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6/02/content_46358_8.htm。
141.《国务院确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周六为文化遗产日》,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2/08/content_45473.htm。
14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明年或进人大立法程序》,中国网: 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07-09/2/content_893237.htm。
143.金锦子:《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文化事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民族工作研究》2007年第1期。
144.刘兰凯:《云南在现代化建设中应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
145.杨福泉:《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思想战线》1998年第5期。
146.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民族研究》2000年第6期。
147.刘心:《论少数民族人权的保护》,《民族论坛》2001年第4期。
148.郗卫宁:《论云南省双语教学的特点》,载《云南民族教育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
149.王启梁、张晓辉:《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利用中的人权问题——法人类学的一项尝试研究》,《思想战线》2004年第3期。
150.朱维铮:《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
151.郑迎平:《读解美国文化产业》,《科学决策》2006年第9期。
15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央政府门户网:http:// www.gov.cn/ziliao/flfg/2007-01/28/content_788494.htm。
153.陈庆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问题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54.《2007,开拓创新又一年》,中国民族宗教网:http://www.mzb.com.cn/onews.asp?id=83。
155.牛文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立法:问题、成因与对策》,《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
156.藤星:《民族教育概念新析》,藤星:《族群、文化与教育》,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57.王前海:《文化认同:社会和谐之本》,http://www.zgxxb.com.cn/news.asp?id=6723。
158.[阿根廷]伊丽莎白·杰琳:《对话、理解和误解:南方共同市场中的社会运动》,肖孝毛译,《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00年第17卷第1期。
159.德全英:《关于少数民族概念的几个问题——少数民族权利理论问题研究》,《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
160.[墨西哥]R.斯塔温黑根:《文化权利:社会科学的视角》,载[挪]艾德《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权利》,黄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61.《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5/27/content_302700_7.htm。
162.应奇:《伯林的自由民族主义》,豆瓣网: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703699/.
163.洪英华:《试谈民族文化的继承、创新与发展》,《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第1期。
164.赵鹏程、徐琴:《保护、创新与发展——试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6期。
165.乔健:《民族多元与多元文化》,载马戎、周星《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6.甘阳:《走向“政治民族”》,《读书》2003年第10期。
167.马戎:《中国当前民族问题的研究与选题》,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学术通讯(内刊)》2007年第1期。
168.周勇:《自治与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国际新观察》,《中国民族》2001年第4期。
169.[英]佩里·凯勒:《欧洲种族与文化权利反思》(上),王雪梅、蒋隽译,《世界民族》2001年第2期。
170.杨洪贵:《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探析》,《学术论坛》2007年第2期。
171.郝时远:《21世纪世界民族问题的基本走向》,《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172.[澳]玛格丽特·桑顿:《公民概念的性别化分析》,《外国法译评》1997年第1期。
173.阿里斯戴尔·罗杰斯:《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权利的空间》,《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1999年第2期。
174.[英]斯蒂芬·韦尔托韦茨:《欧洲城市的多元文化政策和公民权利模式》,张大川译,《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1999年第2期。
175.黄仲盈:《中国特色民族定义的历史演化》,民族宗教网:http://www.mzb.com.cn/onews.asp?id=823。
176.张乃和:《认同理论与世界区域化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3期。
177.胡明勇、雷卿:《中美语言政策和规划对比研究及启示》,《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
178.古祖雪、柳磊:《影响人权条约国家间指控机制实施效果的因素》,《太平洋学报》2008年第11期。
179.张秉福:《论全球化条件下我国文化创新机制的构建》,《现代经济探讨》2009年第4期。
180.管育鹰:《民间文艺保护模式评介》,中国法学网:http://www.iolaw.org.cn/shorarticle.asp?id=2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