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钢铁行业投融资情况分析》,选矿技术网,2017年4月12日。
《2016两会专访余永定》,“凤凰财经”第108期,2016年3月4日。
《2016年金融市场运行情况发布 货币市场利率中枢有所上行》,中国网,2017年1月22日。
《对我国钢铁行业目前的状况及未来走势分析》,中国统计信息网,2004年5月20日。
《发改委与央行的拐点共识下半年经济增速将放缓》,《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7月16日。
《货币政策已过度宽松,应防止产能过剩》,路透社,2009年9月7日。
《余永定:不要害怕财政赤字 建议再次大规模财政刺激》,无界新闻,2016年1月28日。
《中国1999—2000:宏观经济形势与金融改革》,为2000年1月8日CIDA研讨会提供,徐子晗译。
《中国地方融资平台再扩张?》,财经网,2017年7月10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人民网,2014年12月11日。
《重返8000亿元 2018年铁路投资将超原计划》,《中国经营报》2018年8月11日。
《周小川谈系统性金融风险:重点防止“明斯基时刻”》,财经网,2017年10月20日。
本刊编辑部《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国际经济评论》2016年第2期。
财政部:《2009年中央公共投资总额或超9080亿元》,中国新闻网,2009年12月24日。
财政部:《关于200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06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财政》2006年4月。
公培佳、李爱明:《2009:激荡四万亿》,华夏时报网,2012年7月3日。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投资形势分析课题组:《2006—2007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回顾与展望》,《中国投资》2007年第1期。
国家计委价格监测中心:《2002年我国经济运行十大特点——2002年经济运行回顾》,《价格与市场》2003年3月15日。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2007年第3期。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8)》,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年版。
何晓明:《200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及2003年前景展望》,中国网,2003年1月9日。
刘国光、王洛林、李京文主编:《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05年春季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刘国光等主编:《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01年春季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刘国光主编:《1997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冉学东:《通货紧缩警钟再响:1—5月企业利润增长率下挫》,《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6月24日。
苏盈:《金人庆解读2005财政政策八大重点》,和讯网,2014年12月22日。
谭爱玲:《2002年中国 GDP增长真实吗?地方比中央高出2%》,《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2月19日。
王大用:《2700亿特别国债解决了什么问题?》,《国际经济评论》1998年第6期。
项怀诚:《关于199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199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1999年3月6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中国财政》1999年4月号。
谢平:《通货收缩与货币政策》,《经济研究》1999年第8期。
颜色:《2017年宏观数据解读: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长回升》,澎湃新闻网,2018年1月18日。
易钢:《2003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余永定:《我为什么主张出台新刺激政策》,《上海政券报》2016年3月24日。
余永定:《中国企业融资成本为何高企?》,《国际经济评论》2014年11月27日。
余永定、何帆主编:《中国经济的夏天: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分析》,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
余永定、李薇:《日本的财政重建》,《世界经济》1997年第10期。
余永定、马骏、哈继铭:《也论危机的可能触发点》,《国际经济评论》2014年第4期。
余永定:《中国“大规模刺激”是没有更好选择的选择》,凤凰网,2016年3月10日。
余永定:《2004年世界经济将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第1期。
余永定:《财政稳定问题研究的一个理论框架》,《世界经济》2000年第6期。
余永定:《打破通货收缩的恶性循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挑战》,《经济研究》1999年第7期。
余永定:《关于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十问十答》,《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12月8日。
余永定:《宏观调控财政该打什么牌》,《中国证券报》2004年4月9日。
余永定:《宏观经济学的永恒主题》,《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6月5日。
余永定:《见证失衡: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
余永定:《警惕投资过热导致结构效益恶化》,《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3年第11期。
余永定:《警惕投资过热造成生产过剩和经济效益下降》,《中国证券报》2004年1月2日。
余永定:《理解流动性过剩》,《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7—8月。
余永定:《如何认识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第5—6期。
余永定:《社会融资总量与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第9期。
余永定:《我看世界经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余永定:《一个学者的思想轨迹》,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
余永定:《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演讲稿),2009年12月22日。
余永定:《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新阶段》,《改革》1998年第5期。
余永定:《中国宏观经济展望:2000—2001》,《中国与世界经济》2001年第1期。
余永定:《中国金融有风险尚稳定必先深化改革再言全面开放》,《南都评论》2013年3月10日。
余永定:《中国经济的稳定、平衡增长呼唤积极财政》,《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第7—8期。
余永定:《中国经济远未出现触礁危险》,《中国证券报》2011年12月5日。
张立群:《2001年宏观经济形势评述和今年展望》,《中国货币市场》2002年第1期。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编:《2005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编:《2006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编:《2009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版。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编:《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年版。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编:《201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年版。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编:《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年版。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编:《2017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国金融出版社2018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200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关于200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05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证券时报》2005年3月1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200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06年3月5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6年3月17日。
中金:《2014年财政政策很不积极》,华尔街见闻,2015年2月1日。
Frederic S.Mishkin,Estimating Potential Output,May 24,2007,https://www.bis.org/review/r070525j.pdf.
Giorno,C.,P.Richardson,D.Roseveare and P.van den Noord,“Potential Output,OutputGaps and Structural Budget Balances”,OECD Economic Studies,No.24,1995.“The OutputGap and the Potential Growth Rate: Issues and Applications as an Indicator for the Pressure on Price Change”,Bank of Japan Quarterly Bulletin,May,2003.
Gregory C.Chow,Dwight H.Perkins,Handbook of the Chinese Economy(1st Edition),Routledge,2012.
“Economic Growth Finally Stabilized?”,Project Syndicate,Jan.2,2018.
P.Krugman,Peddling Prosperity,WW.Norton Company,1994.
Yu Yongding,“China's CurrentMacroeconomic Situation and Future Prospect”,China and World,No.3-4,1999.
Yu Yongding,“China 1999-2000:Macroeconomic Situation and Financial Reform”,World Economy and China,No.3-4,2000.
Yu Yongding,Has China'ZhuRongji,Speech at Central Economic Work Conference,1994.
“China 1999-2000:Macroeconomic Situation and Financial Reform”,China and World Economy,Number 3-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