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著作类
[瑞士]安托万·佩库、[荷]保罗·德·古赫特奈尔:《无国界替民——论人口的自由流动》,武云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英]戴维·赫尔德:《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杨雪冬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法]卡特琳娜·维托尔·德文登:《国家边界的开放》,罗定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美]罗伯特·阿格拉诺夫、近克尔·麦圭尔:《协作性公共管理:地方政府新战略》,李玲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英]罗斯玛丽·塞尔斯:《解析国际迁移和难民政策》,黄晨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张成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美]托达罗:《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学》,印金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陈江主编:《瑞丽市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戴波:《跨境婚姻的多维透视:基于云南案例的解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但伟:《偷渡犯罪比较研究》,中国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丁赛尔:《外国人入境工作管理》,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黄锐主编:《西南边境跨界人口流动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李晨阳主编:《2013缅甸国情报告》,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李诚:《国家建构与边疆稳定——基于中缅边境阿佤山区的实证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刘国福:《移民法——国际文件与案例选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刘国祗:《移民法出入境权研究》,中国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鲁刚、李寿:《云南边境地区跨国人日流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人文论丛》,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罗刚:《云南边境民族地区非法移民问题及其治理研究——以河口瑶族自治县为例》,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宁骚:《公共政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潘兴明:《转型时代的移民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吴志成:《治理创新——欧洲治理的历史、理论与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薛刚凌:《行政体制改革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杨冠琼、蔡芸:《公共治理创新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版。
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杨临宏:《行政法学新领域问题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张保平、李世虎:《犯罪心理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口岸协会主编:《中国口岸年鉴》,中国海关出版社2018年版。
周光倬、周润康:《1934—1935中缅边界调查日记》,凤凰出版社2015年版。
周建新:《和平跨居论: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和平跨居”模式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周平:《民族政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周平:《政治学导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朱昭华:《中缅边界问题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祝湘辉主编:《2017缅甸国情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云南省情问答》,云南民族出版社2013年版。
中文期刊文献类
保跃平:《跨境婚姻行为选择的主体性特征及制度困境——以云南边境地区为例》,《南方人口》2013年第4期。
晁伟鹏、王鹏程、张长江:《边疆民族地区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研究——基于南疆四地州1557份调查问卷》,《现代城市研究》2017年第12期。
陈德顺、普春梅:《境外流动人口对云南边境地区社会治理的影响与对策》,《社会学评论》2014年第4期。
陈雪:《全球照护链视野下的澜湄区域妇女流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崔傅权、秦旭:《欧盟外部边境情报工作探析》,《国防》2019年第4期。
戴铭、杨淑学:《美国移民和边境执法工作》,《现代世界警察》2018年第5期。
杜彬:《沿边开放地区“三非”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兴义民族师范学报》2013年第5期。
段成荣:《有效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2017年第4期。
段颖:《跨国流动、商贸往来与灵活公民身份——边境地区缅甸华人生存策略与认同建构之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18年第1期。
朵林、李洪、赵冬岩等:《外籍流动人口中娱乐行业服务人员HIV感染现状及对策》,《卫生软科学》2002年第2期。
方盛举、吕朝辉:《论中国陆地边疆的“软治理”模式》,《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方盛举:《论我国陆地边疆的情感型治理模式》,《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方盛举:《我国陆地边疆的文化型治理》,《思想战线》2017年第6期。
方天建:《中国建构良性边疆外交中的跨界民族因素》,《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年》(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付耀华、石兴安:《云南边境地区跨境婚姻与边境社会问题治理研究——以滇缅边境保山市为例》,《百色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
耿蕾:《边疆民族地区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探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
郭瑞、马长泉:《沿边开放地区云南段非法出入境治理研究》,《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
何明:《边疆特征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何明:《开放、和谐与族群跨国互动——以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国家边民跨国流动为中心的讨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何跃:《云南境内的外国流动人口态势与边疆社会问题探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何跃:《云南省与周边国家跨境民族教育的兴起与发展》,《东南亚纵横》2010年第6期。
何跃:《中国西南边疆境外流动人口的区域管理研究——以云南为例》,《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
洪贵美:《桥头堡建设对云南跨界民族人口非法跨境流动的治理功能》,《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4期。
黄彩文、和光翰:《沿边开放地区外籍劳务人员与边疆安全》,《学术探索》2016年第8期。
黄源申、张燕、雷凯:《反恐视角下美墨边境管理合作探析》,《中国经贸导刊》2019年第29期。
纪洪江:《中越边民通婚的促动因素研究——以云南麻栗坡县马崩村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李丽、马振超:《中越边民跨国流动治理的困境与路径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年》(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李琼芬、刘晓强、聂绍发:《云南跨国边境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第7期。
李玮:《论新法下的“三非”外国人管控》,《黑河学刊》2013年第4期。
李小辉、罗春梅:《沿边开放地区边民涉外婚姻管理初探》,《职大学报》2012年第3期。
李乙萍、杨芳、李建华等:《云南省部分边境地区跨境重点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脆弱性评估》,《卫生软科学》2015年第6期。
李应子:《云南省流动人口特点及趋势分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梁海艳、代燕、骆华松:《中国流动人口通婚圈地域结构分析》,《南方人口》2017年第2期。
梁海艳、代燕:《中国入境迁移人口现状与特征分析》,《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6年第4期。
梁海艳:《边疆地区流动人口基本特征及居留意愿》,《人口与社会》2017年第2期。
梁海艳:《人口跨境迁移国内研究综述》,《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7年第2期。
林正文、付正汇:《中缅口岸姐告发展态势及原因分析》,《价值工程》2018年第9期。
刘稚:《云南与周边国家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相互关系》,《今日民族》1997年第3期。
鲁刚:《中缅边境沿线地区的跨国人口流动》,《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陆晶、王晓丹:《边境口岸地区入境非法移民的治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罗淳、沈凌、晏月平:《跨境人口流动的艾滋传播风险及其防范——基于云南边境口岸调研问卷的实证分析》,《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罗刚:《非法移民对人口安全、国家认同的影响——基于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的调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罗刚:《我国外来非法移民成因探析——基于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的考察》,《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马加巍:《沿边开放地区的外籍流动人口调查研究——以缅籍印巴裔人年第黑嘎喇期为实证》,《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年第10期。
马宁、张帅:《政工视域下应对中缅非法出入境活动对策研究》,《特区经济》2018年第5期。
马骍:《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对女性就业影响研究——基于云南省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马振超、李丽:《中越边民跨国流动:国家语境与边民视角》,《广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
马正录:《民族关系视域中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述评》,《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梅英、李红军:《沿边开放地区跨境婚姻发生动因追溯》,《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梅英:《沿边开放地区跨境婚姻家庭子女社会化困境审视》,《普洱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梅英:《沿边开放地区难民事务管理体系建设》,《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
穆智:《沿边开放地区跨界民族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大理大学学报》2017年第7期。
全信子:《论跨国民族认同的场景与差异——以中国朝鲜族婚姻移民女性为例》,《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5期。
沈君:《云缅跨境婚姻的现状研究——基于云南省芒市年第四个边境镇期人口状况分析》,《商》2015年第27期。
沈寿文:《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外来非法移民的规制——罗刚教授关于“非法移民”研究的贡献》,《安顺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宋倩倩:《跨界民族人口流动对边疆稳定发展的影响》,《红河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
王东旭:《中越边境地区“三非”问题分析及治理对策》,《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
王化波、王鑫:《延边朝鲜族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研究》,《人口学刊》2011年第2期。
王璐、孟晓军、丁国伟等:《云南省跨境人口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年第10期。
王卫平:《欧盟移民管理机构》,《现代世界警察》2018年第6期。
王艳玲、殷丽华、董树英:《沿边开放地区缅籍学生跨境入学现象研究——基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调查》,《学术探索》2017年第12期。
席婷婷:《边境人口流动:一个文献综述》,《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年第20期。
肖震宇:《云南跨境民族地区防控人口非法流动的法律对策研究》,《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0年第2期。
肖震宇:《云南省边境地区境外边民入境就业管理机制初探——以公安出入境管理为视角》,《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谢金萍:《云南腾冲边境地区人民币跨境流动及其影响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第4期。
谢唯祎、江悠畅:《澳大利亚边境管理机构改革述评》,《海关与经贸研究》2019年第40期。
谢雪莲:《桂越边境民族地区农村“留守群体”问题分析——基于社会化背景下》,《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杨杰:《跨境流动就业提高了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吗——基于云南边境地区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财经科学》2017年第11期。
杨雪、王化波、刘伟江等:《吉林省边境地区人口跨境流出及影响因素分析》,《人口学刊》2013年第5期。
尤伟琼:《沿边开放地区中国外流边民回迁现象研究——以沿边开放地区怒江段为中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张爱华:《滇缅边境地区非法居留问题思考——以德宏州边境地区为例》,《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张爱华:《中缅边境云南段外籍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探析——以德宏边境地区为例》,《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张家忠、章春明:《创新中缅边境外籍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路径分析——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例》,《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张家忠:《瑞丽市外籍流动人口的特点》,《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第1期。
张金鹏、保跃平:《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跨境婚姻与化会稳定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张凌华、王卓:《户籍制度改革的财政压力研究——基于流动人口市民化的空间分布视角》,《农村经济》2017年第7期。
张尧:《沿边开放地区多发性侵财犯罪问题研究》,《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
赵春虎、张骁、苏杨:《〈境外边民证〉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以〈云南省边境地区境外边民出入境证〉使用与管理为例》,《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赵雷:《利比里亚移民和边境管理工作特点》,《现代世界警察》2018年第6期。
钟小勇、余继平:《新中国成立以来滇西中缅跨境族群研究文献综述》,《民族音乐》2018年第1期。
周平:《国家视阔里的中国边疆观念》,《政治学研究》2012年第2期。
周平:《我国的边疆与边疆治理》,《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2期。
周平:《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开发过程中的政治问题》,《政治学研究》2002年第1期。
朱立波、陆洁清:《瑞丽市缅籍务工人员现状分析》,《世界家苑》2018年第9期。
朱要龙、刘培培:《边疆民族地区流动人口的人口社会学特征分析——以云南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子志月、沈彭:《云南边境地区跨国人口流动研究述评》,《学术探索》2018年第5期。
宗宏、杨临宏:《在华外国人管理政策的多源流分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学位论文类
蔡新会:《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乡城劳动力迁移研究——根据人力资本投资的视角》,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4年。
陈辉:《广西西南边境地区外籍流动人口社会风险管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范芳艳:《西南边境地区“三非人员”治理的法律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高轩:《当代中国政府组织协同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党校,2011年。
关苘苘:《西南边境民族地区非法移民法律治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鸿鸣:《当代中国入境非法移民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李剑峰:《云南边境外籍移民社会融入的法治方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云南财经大学,2016年。
罗刚:《云南边境民族地区非法移民问题及其治理调查研究——以中越边境河口瑶族自治县为例》,博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2011年。
吕朝辉:《当代中国陆地边疆治理模式创新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2015年。
吕怀玉:《边疆民族地区减贫战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2013年。
潘军:《云南省边境地区“三非”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
冉小毅:《中国大陆的人口国际迁移》,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宋勇梁:《云南边境地区外籍移民法律规制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云南财经大学,2016年。
汤佳丽:《跨国主义视角下赴韩务工者的身份认同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田步伟:《东北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状况和人口流动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5年。
王哲:《中国陆地边境地区人口流出及对流出地的影响分析》,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3年。
阳茂庆:《中国西南边境地区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杨菁:《外籍学生跨境入学对云南边境教育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
游珍:《基于人地关系视角的中国边境城市协调发展路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南农业大学,2017年。
余燕云:《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者高血压患病及影响因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昆明医科大学,2018年。
张清:《勐宋缅甸籍布朗族采茶女工的跨国流动及其文化适应》,硕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2016年。
张庆武:《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测量与实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张巍方:《大数据时代北京市流动人口治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年。
赵红娟:《云南省中缅边境跨境婚姻HIV感染者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昆明医科大学,2018年。
赵书:《中国大陆地区外籍人口管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周建华:《中缅金融合作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宗宏:《云南边境地区非法移民治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2015年。
外文文献类
Andreas P.,Snyder T.,“State Borders and Immigration Controls in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Political Geography,2003,22(3).
Arango,Joaquín,“Explaining Migration:A Critical View”,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2010.
Barsky R.,“Open Borders:The Case Against Immigration Controls”,Feminist Review,2003,73(73).
Betsey Stevenson,Justin Wolfers,“Economic Growth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Reassessing the Easterlin Paradox”,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2008(1).
Borjas G.J.,“Economic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Int Migr Rev,1989.
Castles S.,“The Factors that Make and Unmake Migration Policies”,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2004.
Dewhurst E.,“The Right of Irregular Immigrants to Outstanding Remuneration under the EU Sanctions Directive:Rethinking Domestic Labour Policy in a Globalised World”,European Journal of Migration & Law,2011,13(4).
Douglas Massey,Joaquin Arango,Graeme Hugo,Ali Kouaouci,Adela Pellegrino,J.Edward Taylor,Worlds in Motion: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t theEndoftheMillennium,Oxford:Clarendon Press,1998.
Kahn R. “Spheres of Justice:A Defense of Pluralism and Equality. By Walzer,Michael.”,Journal of Midwifery & Women’s Health,2011,31(1).
Martiniello M .,“Migration Between States and Markets,”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2004.
Massey D.S.,“Espinosa K.E.What’s Driving Mexico-U.S.Migration?A Theoretical,Empirical,and Policy Analysi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7.
Mehta S.K.,“The New Chosen People:Immigr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by Guillermina Jasso;MarkR.Rosenzweig”,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1990,26(4).
Ravenstein E.G.,“The laws of migration”,Journal of the Statistic Society,1976.
SJAASTAD L.A.,“The costs and returns of human migr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70S,1962.
Stanton B.F.,Schultz,Theodore W.,Agriculture in an Unstable Economy,1988,70(2).
Stark O.,Taylor J.E.,“Migration Incentives,Migration Types: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Economic Journal,1991.
Todaro M.P.,“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59(1).
Wallerstein I.,“The Modern World-System I:Capitalist Agricultur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European World-Economy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2011,80(5).
Wilbar Zelinsky,“The Hypothesis of the Mobility Transition”,The Geographical Review,Vol.61,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