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马大正
马大正主编:《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马汝珩、马大正主编:《清代边疆开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马大正、华立:《古代中国的北部边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马汝珩、马大正主编:《清代的边疆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马大正:《跬步集——新疆史探微》,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经略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马大正:《热点问题冷思考——中国边疆研究十讲》,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版。
马大正:《中国边疆治理通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马大正:《中国边疆学构筑札记》,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马大正:《当代中国边疆研究(1949—201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
二 孙喆
(一)专著
孙喆:《康雍乾时期舆图绘制与疆域形成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孙喆:《边疆、民族、国家:〈禹贡〉半月刊与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边疆研究》(第一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孙喆:《江山多娇:抗战时期的边政与边疆研究》,岳麓书社2015年版。
孙喆:《东北边疆治理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二)学术论文
孙喆:《对1689—1727年中俄外交关系的考察》,《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第1期。
孙喆:《从两幅地图看18世纪初期清人对黑龙江流域的认识》,《中国地方志》2006年第6期。
孙喆:《浅析影响康熙〈皇舆全览图〉绘制的几个因素》,《历史档案》2012年第1期。
孙喆:《从中俄〈尼布楚条约〉到中朝长白山定界——穆克登查边定界动因再探》,《求是学刊》2014年第3期。
孙喆:《农牧融会促进清代疆域形成:清代的“中国”空间》,《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7月18日。
三 宝音朝克图
(一)专著
宝音朝克图:《清代北部边疆卡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宝音朝克图:《中国北部边疆的治理》,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二)学术论文
宝音朝克图:《清代卡伦官兵的坐卡制度解析》,《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科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宝音朝克图:《清代蒙古地区卡伦设置时间考——以漠北地区为中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宝音朝克图:《清朝的北疆边境巡视制度》,《清史镜鉴——部级领导干部清史读本》(第2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版。
宝音朝克图:《清代科尔沁草原的生态变迁》,《清史镜鉴——部级领导干部清史读本》(第4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版。
宝音朝克图:《中俄划界中的清代西北卡伦》,《西部蒙古论坛》2011年第2期。
宝音朝克图:《清代外藩蒙古捐纳》,载刘凤云等编《清代政治与国家认同》(上、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宝音朝克图:《清代外藩蒙古台吉爵位封袭制再探讨》,《历史档案》2018年第1期。
宝音朝克图:《清朝对漠北喀尔喀统治政策的失误及其影响——以兵役制度为中心》,《云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四 周卫平
(一)著作与译著
周卫平:《中国新疆的治理》,湖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周卫平:《清代新疆官制边吏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美]罗友枝:《清代宫廷社会史》,周卫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罗友枝:《最后的皇族——满洲统治者视角下的清宫廷》,周卫平译,台湾八旗出版社2017年版。
(二)文献整理
周卫平:《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饶应祺新疆奏稿》,新疆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三)论文
周卫平:《清代治疆经验谈》,《清史镜鉴——部级领导干部清史读本》(第11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年版。
周卫平:《从乌什事变、张格尔之乱谈清代治疆的教训》,《清史镜鉴——部级领导干部清史读本》(第11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年版。
周卫平:《张格尔之乱始末》,《中国边疆学》2014年辑刊。
周卫平:《清代新疆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的设置与变迁》,《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3年第4期。
周卫平:《清末民初新疆官制的变迁》,《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周卫平:《军府制下的伊犁将军与行省制下的新疆巡抚比较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周卫平:《清代新疆官制边吏研究综述》,《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周卫平:《清末新疆禁毒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1期。
五 许建英
(一)著作
许建英:《中国西藏的治理》,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许建英:《近代英国和中国新疆(1840—1911)》,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许建英:《民国时期英国与中国新疆(1912—1949)》,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二)论文与报告
许建英:《西藏与新疆反分裂斗争比较研究》(合著,研究报告),2006年。
许建英:《国民政府经略西藏述要》,《中国边疆学》辑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许建英:《30年来西藏治理研究综述》,《中国边疆学》辑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许建英:《“中国世界秩序”观之影响及其与中国古代边疆研究——费正清〈中国世界秩序:中国传统的对外关系〉读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第1期。
六 孙宏年
(一)著作
孙宏年:《清代中越关系研究(1644—1885)》,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孙宏年:《中国西南边疆的治理》,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二)论文
孙宏年:《清代越南政治避难者问题初探(1644—1885)——兼论“一个安南(越南)”原则》,《南洋问题研究》2000年第2期。
孙宏年:《清代中越陆路边界桂粤段交涉述论(1644—1885)》,《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第2期。
孙宏年:《传承与嬗变:从黎峻使团来华看晚清的中越关系——兼议清代东亚“国际秩序”的虚实》,《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年第2期。
孙宏年:《清朝末期达赖、班禅关系与治藏政策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第1期。
孙宏年:《清代藩属观念的变化与中国疆土的变迁》,《清史研究》2006年第4期。
孙宏年:《清代中国与邻国“疆界观”的碰撞、交融刍议——以中国、越南、朝鲜等国的“疆界观”及影响为中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1年第4期。
孙宏年:《国际法东渐及其对近代中国疆界的影响刍议》,《思想战线》2019年第5期。
七 刘俊珂
刘俊珂:《国家发展进程中海洋战略的构建》,《思想战线》2016年第6期。
刘俊珂:《明清海禁政策与海上商业力量的消长——以王直、林凤、张元隆海商集团为对象的个案分析》,《南都学坛》2014年第5期。
刘俊珂:《明清海上商业力量研究述评》,《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刘俊珂:《清前期海疆治策之检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3年第2期。
刘俊珂:《继承与发展:元明清时期的南海经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刘俊珂:《海上阴霾——西人东来对清朝前期海疆政策的影响》,《文山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刘俊珂:《论明清时期海洋政策的内趋性》,《思想战线》2012年第3期。
刘俊珂:《从海上商业力量发展看中国传统海疆的开拓》,《昆明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八 刘姗姗
刘姗姗:《文化是帝国的第二属性——关于柯娇燕文化功能的比较研究》,《新史学》,大象出版社2016年版。
刘姗姗译,柯娇燕 (Pamela Kyle Crossley):《比较视野下皇权的多维性研究》,《新史学》,大象出版社2016年版。
刘姗姗:《“新清史”对“汉化”的又一说——柯娇燕〈孤军〉读后》,《清史参考》2018年第44期,总第585期。
马大正、刘姗姗:《坚守国人历史文化认知的底线》,《清史参考》2019年第34期。
刘姗姗:《20世纪初英国在云南“门户开放”政策与自由贸易话语》,《中国边疆学》第七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刘姗姗:《20世纪初英法围绕在滇利益的博弈——以滇缅、滇蜀和滇越铁路为中心》,《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刘姗姗:《20世纪初英国在滇勘查活动与“滇蜀腾越铁路公司”之建立》,《中国边疆学》第八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刘姗姗:《近代英国对法国修建滇越铁路的政治考量——以〈英国外交部政治机密通信〉为中心》,《中国边疆学》第十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