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著作
安青虎:《国外广告法规选译》,中国工商出版社2003年版。
陈刚:《当代中国广告史(1979—1991)》,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陈季修:《广告监督管理》,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陈柳裕、唐明良:《广告监管中的法与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陈瑞华:《信息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绚:《广告道德与法律规范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陈正辉:《广告伦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丛新强、梁绪敏:《广告法规与管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崔银河:《广告法规与职业道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邓小兵、冯渊源:《网络广告行政监管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丁俊杰:《见证:中国广告三十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范志国、何鹄志、白路:《中外广告监管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广告司:《广告法律理解与适用》,中国工商出版社2000年版。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广告监管司:《广告法规集成》,中国工商出版社2001年版。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广告业发展与监管》,中国工商出版社2012年版。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广告监管司:《中国广告法律法规汇编》,中国工商出版社2003年版。
蒋恩铭:《广告法律制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孔祥俊:《反不正当竞争法新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李德成:《广告业前沿问题法律策略与案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李德成:《网络广告法律制度初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李明合、史建:《国外广告自律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李明伟:《广告法规与管理》,中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李淑芳:《广告伦理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廖秉宜:《广告经营与管理(第二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廖秉宜:《数字内容营销》,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
廖秉宜:《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20年版。
廖秉宜:《中国广告监管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廖秉宜:《中国智能传媒和广告产业规制政策与伦理规范研究》,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廖秉宜:《自主与创新: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廖秉宜、付丹:《广告产业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
廖秉宜等:《智能营销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版。
廖秉宜等:《智能营销传播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
林钧跃:《社会信用体系原理》,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
刘凡:《中国广告业监管与发展研究》,中国工商出版社2007年版。
刘林清:《广告法规与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刘林清:《广告监管与自律》,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刘双舟:《广告法典型案例解读》,中国工商出版社2016年版。
刘双舟:《广告法律法规实用全书》,中国工商出版社2010年版。
刘双舟:《互联网广告法律制度理解与应用》,中国工商出版社2016年版。
刘双舟:《新广告法精解与应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0年版。
刘双舟、杨乐:《互联网广告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吕蓉:《广告法规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孟茹、查灿长:《新媒体广告规制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倪嵎:《广告法规实用实训新编教程》,文汇出版社2008年版。
倪嵎:《广告法规与管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
倪嵎:《中外广告法规与管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版。
水志东:《互联网广告法律实务》,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宋玉书、张晓东:《广告管理法规》,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王军:《广告管理与法规》,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王瑞龙:《中国广告法律制度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徐卫华:《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研究》,岳麓书社2009年版。
杨同庆:《广告监督管理》,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药恩情:《广告规制法律制度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
于林洋:《虚假广告侵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年版。
张光杰:《中国法律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金海、程明:《广告经营与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张龙德:《广告法规案例教程》,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龙德、姜智彬、王琴琴:《中外广告法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郑国生、肖汉奇:《广告法实用教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周辉:《网络广告治理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
周辉:《中国网络广告发展与法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
周茂君:《广告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马特斯尔斯·W.斯达切尔:《网络广告:互联网上的不正当竞争和商标》,孙秋宁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二 论文
陈兵:《法治经济下规制算法运行面临的挑战与响应》,《学术论坛》2020年第1期。
陈刚、季尚尚:《微妙地前行——谈中国广告行业协会层面的变化》,《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年第8期。
陈刚、潘洪亮:《重新定义广告——数字传播时代的广告定义研究》,《新闻与写作》2016年第4期。
陈正辉:《广告传播的社会责任和伦理规范研究》,《广告大观(综合版)》2006年第10期。
陈正辉:《广告社会责任的缺失和重塑》,《广告研究》2010年第6期。
程士安:《中国广告行业协会在实践中探索与发展》,《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年第8期。
丁俊杰:《WTO与广告监管(上)》,《广告导报》2002年第6期。
丁俊杰:《WTO与广告监管(下)》,《广告导报》2003年第1期。
董宇:《互联网企业不正当竞争的司法认定研究——以视频广告与屏蔽软件之争为视角》,《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
杜国清、黄升民、陈怡:《2013—2014年中国媒体广告市场现状与趋势》,《新闻与写作》2014年第2期。
段淳林、杨恒:《数据、模型与决策:计算广告的发展与流变》,《新闻大学》2018年第1期。
范志国、何鹄志:《关于构建我国广告自律审查机构的探讨》,《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第1期。
范志国、殷国华:《构建中国广告监管长效机制》,《广告人》2011年第9期。
黄合水、方菲:《广告的演变及其本质——基于1622条教科书广告定义的语义网络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年第12期。
黄玉波:《现代广告监测的定位及其创新》,《广告大观(理论版)》2011年第3期。
况旭、杨洋:《解决网络监测五大难题创新互联网广告智慧监管》,《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20年第5期。
李德成:《网络虚假广告管理与规制问题研究》,《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1年第7期。
李明伟:《论网络广告治理的现实问题与学术回应》,《现代传播》2012年第4期。
李明伟、尚彦卿:《论中国广告的行政监管》,《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7期。
厉国刚:《大学生广告素养的调查与思考》,《广告大观(理论版)》2008年第5期。
廖秉宜:《倡导行业自律,加强社会监督》,《中国工商报》2016年3月30日。
廖秉宜:《广告素养教育的多维价值、推广困境及实施路径》,《广告大观(理论版)》2015年第1期。
廖秉宜:《中国广告产业制度的回顾、反思与优化路径》,《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7期。
廖秉宜:《中国广告监管制度的研究综述》,《广告大观(理论版)》2016年第3期。
廖秉宜:《中国广告审查制度的历史变迁、问题及优化路径》,《广告大观(理论版)》2013年第6期。
廖秉宜:《中国媒介市场数据失范现象与治理对策》,《编辑之友》2018年第10期。
廖秉宜、刘雪琪:《新加坡互联网广告管理体系建构及启示》,《中国出版》2018年第4期。
林升栋:《国内网络广告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4期。
刘林清:《论广告行业自律》,《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1年第7期。
刘灵:《公众广告素养:从批判接收到公共监督——当前公众广告素养教育中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现代传播》2009年第2期。
刘双舟:《关于完善互联网广告法律制度的思考》,《新闻春秋》2015年第3期。
刘双舟:《互联网广告需要新的专门立法》,《青年记者》2015年第25期。
吕蓉:《刍议我国网络广告的发展与监管》,《中国广告》2006年第10期。
吕蓉:《浅析我国网络广告的发展与监管》,《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5年第6期。
吕尚彬、郑新刚:《计算广告的兴起背景、运作机理和演进轨迹》,《山东社会科学》2019年第11期。
罗江:《刘双舟:互联网广告监管需协同共治》,《经济》2019年第11期。
毛觉:《广告大数据监管模式的思考与尝试》,《市场监管》2017年第14期。
毛卫平:《要推进多元共治,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党政干部参考》2015年第8期。
倪宁、谭宇菲:《广告权力研究的基本问题及模式建构》,《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欧丹:《大数据时代下的互联网广告监测电子数据取证规则》,《学术探索》2018年第8期。
宋雄伟:《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路径探析》,《行政管理改革》2015年第12期。
唐英、冯博博:《短视频广告的传播特征及监管路径》,《当代传播》2019年第9期。
唐英、黄丹旎:《〈广告法〉语境下微信信息流广告监管制度研究》,《当代传播》2020年第1期。
王国中、李庆雯:《原生广告及监管规制研究》,《青年记者》2018年第18期。
王军:《广告治理和监管的法规政策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年第12期。
王瑞龙:《广告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与控制》,《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王瑞龙:《虚假广告罪初探》,《河北法学》1998年第1期。
王佑镁、杨晓兰、胡玮、王娟:《从数字素养到数字能力:概念流变、构成要素与整合模型》,《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第3期。
翁思聪:《网络直播广告植入形式及主体责任分析》,《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18年第4期。
吴佳新、缪均、应均:《移动互联网广告及其监管研究综述》,《中国广告》2015年第2期。
吴予敏:《中国广告法规体系亟待改革完善》,《广告大观(综合版)》2005年第11期。
徐海燕:《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2月18日第1版。
徐卫华:《从“缺位”到“强化”——我国广告行业自律改革的合理性路径》,《现代广告》2006年夏季学术刊。
徐卫华:《论我国“政府主导型”广告监管体制》,《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许衍凤、杜恒波:《大学生广告素养评价的实证研究》,《当代教育论坛》2009年第1期。
许正林、闫峰:《监管、关切、责任、规范:新版广告法解读》,《现代传播》2015年第9期。
颜景毅:《计算广告学:基于大数据的广告传播框架建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杨海军:《广告伦理与广告文明缔构》,《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3期。
杨燎原:《中美广告行业协会比较研究》,《广告大观(理论版)》2013年第5期。
杨同庆:《广告市场经营活动规范》,《城市党报研究》2005年第5期。
杨效宏、陈晓欢、卢金水:《从创新广告诚信模式来建构广告诚信体系》,《广告大观(理论版)》2014年第2期。
姚曦、周丽玲:《我国广告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方式与内容框架探讨》,《广告大观(理论版)》2014年第6期。
应飞虎:《对虚假广告治理的法律分析》,《法学》2007年第3期。
余明辉:《直播电商行业规范不能滞后》,《河南日报》2020年4月10日第12版。
张大镇:《网络广告现状及管理对策》,《工商行政管理》1999年第16期。
张国华:《中国广告协会脱钩改革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中国社会组织》2019年第9期。
张国华:《中国广告业40年回顾与展望》,《中国广告》2019年第6期。
张金海:《论我国政府主导型广告监管体制》,《现代广告》2006年夏季学术刊。
张金海、周丽玲:《广告素养的概念框架与影响因素》,《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4期。
张良悦、杨先顺:《大数据精准广告的伦理问题和路径分析——基于消费者感知的实证研究》,《传媒观察》2020年第5期。
张声宏:《“互联网+”时代呼唤“安全+”》,《中国电信业》2015年第8期。
张翔:《系统看待〈广告法〉的修订——兼谈意识变革与广告监管的关系》,《广告大观(综合版)》2006年第6期。
赵睿斌:《以“泛安全”理念推进国家信用体系建设》,《中国信息安全》2015年第5期。
赵肖峰、孙向晖:《浅析数字素养与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科技视界》2014年第13期。
郑祎依:《浅析互联网广告监管》,《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16年第12期。
周茂君:《关于我国广告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第3期。
周又红:《论网络广告的政府监督和管理》,《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