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
[德]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诗选》,阳天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德]布莱希特:《布莱希特选集》,冯至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德]布莱希特:《布莱希特戏剧选》,杨公庶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德]布莱希特:《布莱希特戏剧集》,张黎、蔡鸿君编,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Bertolt Brecht,Baal,translated by Peter Tegel,edited by John Willett and Ralph Manheim,London:Methuen,1979.
Bertolt Brecht,Drums in the Night,translated by John Willettl,edited by John Willett and Ralph Manheim,London:Methuen,1980.
Bertolt Brecht,In the Jungle of Cities,translated by Gerhard Nellhaus,edited by John Willett and Ralph Manheim,London:Methuen,1980.
Bertolt Brecht,Man Equals Man;The Elephant Calf,translated by Gerhard Nellhaus,edited by John Willett and Ralph Manheim,London:Methuen,1979.
Bertolt Brecht,The Three penny Opera,translated by Ralph Manheim,edited by John Willett and Ralph Manheim,London:Methuen,1979.
Bertolt Brecht,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City of Mahagonny;The Seven Deadly Sins,translated by W. H. Auden and Chester Kallman,edited by John Willett and Ralph Manheim,London:Methuen,1979.
Bertolt Brecht,Saint Joan ofthe Stockyards,translated by Frank Jones,London:Methuen,1976.
Bertolt Brecht,The Mother,translated by Steve Gooch,London:Methuen,1979.
Bertolt Brecht,The Measure Taken;The Exception and the Rule;He Who Said Yes;He Who Said No,London:Methuen,1977.
Bertolt Brecht,The Good Person of Szechwan,translated by John Willett,edited by John Willett and Ralph Manheim,London:Methuen,1985.
Bertolt Brecht,Life of Galileo,translated by John Willett,edited by John Willett and Ralph Manheim,London:Methuen,1980.
Bertolt Brecht,Fear and Misery of the Third Reich;Senora Carrar’s Rifles,translated by John Willett and Wolfgang Sauerlander,edited by John Willett and Ralph Manheim,London:Methuen,1983.
Bertolt Brecht,Schweyk in the Second World War;The Vision of Simone Machard,translated by William Rowlinson and Hugh and Ellen Rank,edited by John Willett and Ralph Manheim,London:Methuen,1985.
Bertolt Brecht,A Respectable Wedding and other one-act plays,edited by John Willett and Ralph Manheim,London:Methuen,1980.
Bertolt Brecht,Mother Courage and Her Children,translated by John Willett,edited by John Willett and Ralph Manheim,London:Methuen,1980.
Bertolt Brecht,The Resistible Rise of Arturo Ui,translated by Ralph Manheim,edited by John Willett and Ralph Manheim,London:Methuen,1981.
Bertolt Brecht,The Caucasian Chalk Circle,translated by James and Tania Stern,with W. H. Auden,London:Methuen,1983.
Bertolt Brecht,Mr Puntila and his Man Matti,translated by John Willett,edited by John Willett and Ralph Manheim,London:Methuen,1987.
论著
《俄国形式主义论文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外国剧作家论戏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卞之琳:《布莱希特戏剧印象记》,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布罗凯特:《世界戏剧艺术欣赏》,胡耀恒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
陈世雄:《导演者:从梅宁根到巴尔巴》,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陈世雄:《三角对话:斯坦尼、布莱希特与中国戏剧》,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世雄 周宁:《20世纪西方戏剧思潮》,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版。
丁涛:《戏剧三人行》,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高行健:《对一种现代戏剧的追求》,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宫宝荣:《法国戏剧百年(1880—1980)》,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黄佐临:《导演的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
黄佐临:《我与写意戏剧观》,江流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
苏丽娜:《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布莱希特》,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苏永旭编,《戏剧叙事学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版。
谭霈生:《谭霈生文集》(全六卷),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
余匡复:《布莱希特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余秋雨:《戏剧理论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张黎编:《布莱希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中国戏剧出版社编辑部编:《论布莱希特戏剧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周宁:《西方戏剧理论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张隆溪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邹元江:《中西戏剧审美陌生化思维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比利时]J.M.布洛克曼:《结构主义:莫斯科——布拉格——巴黎》,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德]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德]彼得·斯丛狄:《现代戏剧理论(1880—1950)》,王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德]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张黎、丁扬忠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德]克劳斯·弗尔克尔:《布莱希特传》,李健鸣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
[德]玛丽安娜·凯斯廷:《布莱希特》,罗悌伦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德]曼弗雷德·普菲斯特:《戏剧理论与戏剧分析》,周靖波、李安定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文学论文选》,满涛、辛未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美]艾·威尔逊:《论观众》,李醒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版。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布莱希特与方法》,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美]劳逊:《戏剧与电影的编剧理论与技巧》,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年版。
[瑞士]埃米尔·施塔格尔:《诗学的基本概念》,董其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英]J.L.斯泰恩:《现代戏剧理论与实践》,刘国彬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版。
[英]马丁·艾斯林:《戏剧剖析》,罗婉华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
Bertolt Brecht,The Messingkauf Dialogues,translated by John Willett,London:Methuen,1985.
Bertolt Brecht,Brecht on Theatre,the Development of An Aesthetic,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John Willett,London:Eyre Methuen,1964.
Eric Bentley,The Brecht Commentaries,London:Eyre Methuen,1981.
John Willett,The Theatre of Bertolt Brecht,A Study From Eight Aspects,London:Eyre Methuen,1978.
Martin Esslin,Brecht,a Choice of Evils,London:Eyre Methuen,1980.
论文
陈恭敏:《当代戏剧观念的新变化》,《戏剧报》,1985年5月31日。
陈恭敏:《戏剧观念问题》,《中国戏剧年鉴》,1982年1月1日。
陈世雄:《本雅明美学与布莱希特戏剧》,《戏剧艺术》1992年第7期。
陈世雄:《皮斯卡托与布莱希特》,《戏剧》1999年第7期。
程锡麟:《叙事理论概述》,《外语研究》2002年第3期。
丁涛:《麦克白斯艺术形象“巨人”析》,《戏剧》1993年第2期。
丁涛:《审美戏剧一二谈——戏剧艺术的本体变革》,《戏剧报》1988年第5期。
丁涛:《艺术之真》,《戏剧》1993年第4期,1995年第3期,1996年第2期。
丁扬忠:《布莱希特与中国古典戏曲》,《戏曲艺术》1980年第7期。
胡伟民:《话剧艺术革新浪潮的实质》,《人民戏剧》,1982年4月16日。
胡星亮:《布莱希特在中国的影响与误读》,《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第4期。
申丹:《叙事学研究在中国与西方》,《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4期。
沈建翌:《布莱希特的“异化”理论溯源及批判》,《戏剧艺术》1985年第1期。
舒也:《布莱希特美学问题探疑》,《浙江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余匡复:《布莱希特建立的是叙述体戏剧体系》,《外国戏剧》1981年第3期。
俞仪方:《布莱希特在中国1929—1998》,《德国研究》1998年第4期。
赵志勇:《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的再认识》,《戏剧》2005年第3期。
周宪:《布莱希特的叙事剧——对话抑或独白?》,《戏剧》1997年第2期。
周宪:《布莱希特的诱惑与我们的“误读”》,《戏剧艺术》1998年第4期。
周宪:《布莱希特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布莱希特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戏剧》1996年第4期。
周宪:《布莱希特戏剧的内在矛盾及其反思》,《戏剧艺术》1997年第3期。
周宪:《布莱希特与西方传统》,《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第3期。
[德]M.马克哥文:《布莱希特与喜剧》,艾理译,《戏剧文学》1988年第3期。
[德]克劳斯·德特勒夫·米勒:《布氏情节主线概念和后现代派对他的批判》,任卫东译,《戏剧艺术》1999年第2期。
[德]肯特·吕利克—魏勒:《布莱希特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工作方法的比较》,郑再新译,电影艺术译丛,1980年第4期。
[德]扬·克诺普夫:《“问题的实质是现实主义”——关于布莱希特与卢卡契的论战》,李健鸣译,《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第3期。
[美]李·斯特拉斯堡:《“方法”与非现实主义风格——阿尔托、格洛托夫斯基和布莱希特》,郑雪来译,《世界电影》199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