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文著作
(一)经典著作和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60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列宁全集》(1—60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增订版)。
《列宁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文集》(1—8卷),人民出版社1992—1999年版。
《周恩来选集》(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邓小平文选》(1—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邓小平文选》(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江泽民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胡锦涛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30日第1版。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民族出版社2015年版。
中宣部理论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二)中文著作
巴玉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环节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3版。
陈先达:《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傅安洲、阮一帆、彭涛:《德国政治教育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高翔莲:《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研究》,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黄桂秋:《岭西族群民间信仰文化探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年版。
黄娟:《生态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黄启学:《广西民族团结协同机理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黄庆印:《壮族哲学思想史》,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靳义亭:《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李富强:《其命维新:壮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实践论》,民族出版社2014年版。
李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体系建构及发展创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李资源:《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李祖超:《教育激励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梁庭望:《壮族伦理道德长诗传扬歌译注》,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鲁力:《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马幸荣:《新疆多民族地区城镇社区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构建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年版。
梅荣正、杨军:《理论是非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秦斌、赵君:《“05方案”实施以来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任新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的探索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唐凯兴等:《壮族伦理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王红:《广西少数民族古歌研究》,线装书局2015年版。
王茂美:《村落·国家: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王枬、徐莉:《广西民族教育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韦兰明:《民族团结教育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吴德刚:《中国民族教育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吴德群:《社会转型期壮族民间文化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吴东华:《传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吴潜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徐柏才等:《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导论》,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
徐建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徐杰舜:《磐石——中国民族团结研究报告》,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周艳鲜:《中国壮族谚语》,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5年版。
字振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二 中文译著
[英]安·格雷:《文化研究:民族志方法与生活文化》,许梦云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英]安东尼·D.史密斯:《民族认同》,王娟译,译林出版社2018年版。
[俄]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张百春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旭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洪佩郁、蔺青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德]康德:《论教育学》,赵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
[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法]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三 中文论文
巴玉玺:《论“对中国共产党认同”与“五个认同”意识培育》,《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8年第1期。
曹斌、李松洁:《少数民族大学生“五个认同”教育的基础与路径——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高校辅导员学刊》2018年第1期。
范君、詹小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方略》,《思想理论教育》2018年第8期。
冯刚:《新时代文化育人的理论考察》,《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年第5期。
郭凯、况志华:《国内外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进展与趋势》,《贵州民族研究》2016年第11期。
郝亚明:《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黄艳:《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德育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
蒋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同属性论》,《思想教育研究》2019年第1期。
李永政、庄勤早、甘祖兵:《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融合意识与国家认同》,《民族学刊》2018年第3期。
卢黎歌:《改革开放40年高校德育建设的基本经验》,《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2月3日第8版。
骆洋:《壮族传统习俗的当代德育价值》,《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第12期。
骆郁廷:《铸魂育人:新时代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文化软实力研究》2018年第6期。
戚万学:《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和公民道德教育的使命》,《教育研究》2015年第11期。
秦在东:《正确认识“以文化人”的层次性与复杂性》,《思想教育研究》2015年第11期。
佘双好:《以文化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培育的方法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15年第12期。
沈壮海:《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第11期。
石亚洲:《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人民论坛》2019年第12期。
覃德清:《壮族文化建设的理论观照与路径选择》,《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万美容:《深化中华文化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评〈“中华文化认同论”研究丛书〉》,《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年第7期。
吴东华、张洁:《论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的本质特征及践行原则》,《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年第1期。
吴潜涛、刘函池:《中华优秀传统家风的主要表征及其当代转换与发展》,《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第1期。
杨丽萍、覃月弯:《基于文化认知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策略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18年第5期。
杨威:《好公民抑或好人?——当代西方学校价值教育的路径与困境》,《外国教育研究》2016年第6期。
岳奎:《“不忘初心”与自觉抵制西方非意识形态化错误思潮》,《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年第9期。
张学亮:《广西民族团结进步的文化逻辑》,《广西民族研究》2019年第2期。
赵志业:《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方法论的反思与重建》,《江苏高教》2016年第4期。
钟卓良、韦柳:《利用壮族山歌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年第27期。
周红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建设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四 学位论文
包华军:《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7年。
黄雁玲:《壮族传统家庭伦理及其现代演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2013年。
李美清:《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邱杰:《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4年。
吴广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杨民:《白族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杨志军:《黔中大花苗古歌融入青少年德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7年。
五 外文文献
Andrew Stables,Multiculturalism and Moral Education:Practice,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No.2,2005.
Berry,J.W.,Poortinga,Y.H.,Segall,m.h.&Dasen,P.R.,Cross-cultural Psychology: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New York:Canb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Bonnett M.,Environmental Concern,Moral Education and our Place in Nature.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No.3,2012.
Bopkewitz T.,Cultural History and Education:Critical Essays on Knowledge and Schooling,Routledge,2013.
Brent Smith,Ethical Ideology And Cultural Orientation:Understanding The Individualized Ethical Inclinations Of Marketing Students,American Journal of Business Education,No.8,2009.
Brian Barry,Culture and Equality:An Egalitarians Critique of Multiculturalism,Polity Press,2001.
Crawford J.,The Politics of Multiculturalism and Bilingual Education,Boston:McGraw-Hill,2000.
Donna,M.Gollnick & Philip C.Chinn,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Upper Saddle River,New Jersey:Merrill Prentice Hall,2002.
Dutton,Thomas A.,Cultural Politics and Education,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No.2,1999.
Elizabeth Frazer,Citizenship Education:Anti-politic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Britiain,Political Studies,No.1,2000.
FazalRizvi,Globalization and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Race and Educational Reform,Journal of Educational Change,No.3,2003.
Guy Whitmarsh,The two Culures Controversy:Science,Literature and Cultural Politics in Postwar Britain,History of Education,No.1,2012.
Hans Schattle,Education for Global Citizenship:Illustrations of Ideological Plrualism and Adapt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Ideologies,No.1,2008.
Keller,Douglas,Media Culture:Cultural Studies,Identity and Politics between the Modern and the postmoder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5.
Li Gao,Internet Culture Influence and Stratgy for Political and Ideogical Education,Asian Social Science,No.8,2010.
M.Lee Manning&Lerroy G.Baruth,Multicultural Education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3rd ed.Boston:Allyn and Bacon.2000.
Michalos A.C.,Adolescent and Parent Values,Springer Netherlands,2014.
Paulf Conway,Cultural Flashpoint:The Politics of Teacher Education Reform in Ireland,The Educational Forum,No.1,2013.
Richard Gunde,Culture and customs of China Culture and customs of Asia,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2002.
Robert Kunzman,Religion Ethic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Moral Education:a critique of Nucci's Morality and Religious Rules,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No.3,2003.
Stables,Andrew,Multiculturalism and Moral Education:Indibidual Positioning,Dialogue and Culural Practice,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No.1,2005.
Stevens,Mitchell L.,Culture and Education,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No.1,2008.
Tylor EB,The Origins of Culture,New York:Harper and Brothers Publishers,1985.
Wanxue,Qi;Hanwei,Tang,The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Contemporary Moral Education in China,Jounal of Moral Education,No.4,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