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将书帖》是万历援朝战争期间,一批明朝东征将士写给朝鲜宣祖时期(1568—1608)著名相臣柳成龙的书信。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从释读《唐将书帖》出发,考证相关作者及关联人物、事件等线索;中篇根据《唐将书帖》提供的线索探讨明朝的战略:从和谈、练兵、粮饷及善后三个角度切入;下篇立足吴惟忠、骆尚志、张应种、吴宗道等具体人物,考察南兵北将及其变迁的轨迹,以期大致勾勒这场战争的轮廓并呈现明清时代多视角下动态历史场景中的人物及命运。
杨海英 女,1966年生,浙江缙云人,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末清初史,已出版专著《洪承畴与明清易代研究》《域外长城:万历援朝抗倭义乌兵考实》等,发表论文近50篇。
一 朝鲜、日本、琉球古籍
[朝鲜]安邦俊:《隐峰全书》,《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92年,第80、81册。
[朝鲜]《朝鲜史料丛刊》第三种《军门誊录》,日本东洋文库1934年。
[朝鲜]车天辂:《五山集》,民族文化推进会1991年,《韩国文集丛刊》第61册《韩国文集中的明代史料》第8册,
[朝鲜]成海应:《研经斋全集》,《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2001年,第277—278册。
[朝鲜]崔岦:《简易文集》,《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90年,第49册。
[朝鲜]《东国舆地胜览》,奎章阁图书,贵1932号。
[朝鲜]洪冀汉:《花浦先生朝天航海录》,载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卷17,韩国东国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册;洪翼汉:《花浦先生遗稿》,《韩国文集丛刊续编》,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2006年,第22册。
[朝鲜]黄汝一:《海月先生文集》,《韩国文集丛刊续编》,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2005年,第10册。
[朝鲜]黄胤锡:《颐斋遗稿》,《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2000年,第246册。
[朝鲜]姜沆:《睡隐集·看羊录》,《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91年,第73册。
[朝鲜]金大贤:《悠然堂先生文集》,《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2005年,续编第7册。
[朝鲜]金德谦:《青陆集》,《韩国文集丛刊续编》,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2005年,第7册。
[朝鲜]金景善:《燕辕直指》,《燕行录全集》,东国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0—71册。
[朝鲜]金千镒:《健斋先生文集》,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96年,第47册。
[朝鲜]金尚宪:《清阴先生集》,《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91年,第77册;《韩国历代文集丛书》第244册,景仁文化社1988年。
[朝鲜]金锡胄:《息庵遗稿》,《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95年,第145册。
[朝鲜]金止男《龙溪遗稿》,《韩国文集丛刊续集》,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2006年,第11册。
[朝鲜]李德懋:《青庄馆全书》,《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2000年,第258册。
[朝鲜]李德馨:《汉阴先生文稿》,《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91年,第65册。[朝鲜]李好闵:《五峰集》,《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91年,第59册。
[朝鲜]李恒福:《白沙先生别集》,《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91年,第62册。
[朝鲜]李衡祥:《甁窝先生文集》,《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96年,第164册。
[朝鲜]李民宬:《敬亭先生续集》,《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91年,第76册。
[朝鲜]李民寏:《紫岩集》,《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92年,第82册。
[朝鲜]李汝馪:《炊沙先生文集》,《韩国文集丛刊续编》,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2005年,第9册。
[朝鲜]李山海:《鹅溪遗稿》,《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89年,第47册。
[朝鲜]李时发:《碧梧先生遗稿》,《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91年,第74册。
[朝鲜]李时恒:《和隐集》,《韩国文集丛刊》,韩国古典翻译院2008年,续编57册。
[朝鲜]李舜臣:《李忠武公全书》,《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96年,第55册。
[朝鲜]李祘:《弘斋全书》,《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2001年,第267册。
[朝鲜]李廷龟:《月沙先生集》,《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景仁文化社1988年;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91年,第69册。
[朝鲜]李晩荣:《雪海遗稿》,《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2006年,续编第30册。
[朝鲜]李愃;《凌虚关漫稿》,《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2000年,第251册。
[朝鲜]李颐命:《疏斋集》,《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92年,第172册。
[朝鲜]李宗城《梧川先生集》,《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98年,第214册。
[朝鲜]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东国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朝鲜]柳成龙《西厓集》,《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90年,第52册。
[朝鲜]柳根:《西垧诗集》,《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90年,第57册。
[朝鲜]南九万:《药泉集》,《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94年,第132册。
[朝鲜]裴龙吉:《琴易堂先生文集》,《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91年,第62册。
[朝鲜]朴东亮:《寄斋史草》,《大东野乘》,第九,汉城朝鲜古书刊行会1910年。
[朝鲜]朴世堂:《西溪先生集》,《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94年,第134册。
[朝鲜]朴泰辅:《定斋集》,《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96年,第168册。
[朝鲜]朴趾源:《热河日记》,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朝鲜]权:《石洲集》,《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91年,第75册。
[朝鲜]全湜:《沙西先生文集》,《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91年,第67册。
[朝鲜]申灵:《再造藩邦志》,朝鲜古书刊行会1971年版。
[朝鲜]申钦:《象村稿》,《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91年,第72册。
[朝鲜]申锡愚:《海藏集》,韩国古典翻译院2011年,《韩国文集丛刊续编》,第127册。
[朝鲜]孙起阳:《聱汉先生文集》,《韩国文集丛刊续编》,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2006年,第11册。
[朝鲜]许筠:《惺所覆瓿稿》,《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91年,第74册。
[朝鲜]尹昌铉:《朝鲜氏族统谱》,首尔Seoul:世昌书馆1952年版。
[朝鲜]尹斗寿:《梧阴先生遗稿》,《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89年,第41册。
[朝鲜]尹凤九:《屏溪先生集》,《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98年,第203册。
[朝鲜]尹根寿:《月汀集》,《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89年,第47册。
[朝鲜]尹国馨:《甲辰漫录》,《大东野乘》第九,朝鲜古书刊行会1909年。
[朝鲜]尹愭:《无名子集》,《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2000年,第256册。
[朝鲜]尹行恁:《硕斋稿》,《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2002年,第287册。
[朝鲜]赵庆男:《乱中杂录》,载《大东野乘》卷26—34,朝鲜古书刊行会1910年。
[朝鲜]赵翊:《可畦先生文集》,《韩国文集丛刊续编》,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2005年,第9册。
[朝鲜]震檀学会:《韩国史》近世后期篇,首尔乙酉文化社1969年。
[朝鲜]郑昆寿:《柏谷先生集》,《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98年,第203册。
[朝鲜]郑希得:《月峰海上录》,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藏本,索书号B15ID-9。
[朝鲜]郑琢:《龙湾见闻录》,韩国国立大学校奎章阁藏本。
[朝鲜]郑琢:《药圃先生文集》,《韩国文集丛刊》,韩国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89年,第39册。
韩国《古文书集成》第16册,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1994年。
韩国《古文书集成》第52册,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2000年。
韩国史学会国史编纂委员会:《备边司誊录》,《各司誊录》,时事文化社1994年。
韩国史学会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宣祖实录》《宣祖修正实录》及其他各朝实录,日本东京学习院东洋文化研究所1962年刊本;探求堂1973年影印本;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影印本,韩国古典综合数据库http://sillok.history.go.kr网上朝鲜王朝实录等。
韩国史学会国史编纂委员会:《承政院日记》,首尔奎章阁韩国学研究院藏本。
[琉球]冲绳县立图书馆史料编集室编:《历代宝案》第1册,那霸冲绳县教育委员会1992年;韩国景仁文化社1990年影印1936年台湾大学影印本。
[日]川口长孺:《征韩伟略》,《壬辰之役史料汇辑》,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制中心,1990年。
[日]辛基秀、仲尾宏编:《善隣と友好の记录大系朝鲜通信使》,东京明石书店1993年版。
二 明清官私古籍
毕恭:《辽东志》,《辽海丛书》,辽海书社1985年版。
毕自严:《饷抚疏草》,《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75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毕自严:《度支奏议》,《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48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毕自严:《石隐园藏稿》,明刊本。
陈建:《皇明通纪集要》明崇祯刻本,《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34册。
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中华书局1984年版。
陈仁锡:《无梦园遗集》,明崇祯八年刻本。
陈子龙等编:《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
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代档案第991-012-150-154号,礼部尚书黄汝良题本:为俯察情恳朝鲜及期进贡事崇祯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1631年12月17日)。
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代档案第991-012-293-310号,兵部行稿:为朝鲜贡道改途令礼兵二部会议查考复咨事崇祯四年正月初三日(1631年2月3日)。
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董应举《崇相集》,《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02册。
方孔炤:《全边略记》,《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11册。
方应选:《方众甫集》,明万历刻本,齐鲁书社1997年版,《四库全书存目从书》集部,第170册。
冯琦:《宗伯集》,明万历刻本,《中国基本古籍库》。
福格:《听雨丛谈》,中华书局1984年版。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四库存目全书丛书》史部,第172册。
顾养谦:《抚辽奏议》,《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62册。
河北省文物局长城资源调查队编:《河北省明代长城碑刻辑录》,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侯继高:《全浙兵制》,《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31册。
黄克缵:《数马集》,清刻本。
黄张翀等撰:《皇明留台奏议》,明万历三十三年刻本;台北广文书局1972年版。
黄宗羲:《南雷诗文集》,《黄宗羲全集》第10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2012年版。
黄宗羲:《汰存录纪辨》,载《明代野史丛书》,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姜良栋:《东征录》,日本公文书馆藏万历刻本。
姜亚沙等编中国文献珍本丛书《朝鲜史料汇编》(19册);《御倭史料汇编》(5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4年版。
金日升辑:《颂天胪笔》,明崇祯二年刻本。
瞿九思:《万历武功录》,《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36册。
李长春:《明熹宗七年都察院实录·大明熹宗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实录》,梁鸿志影印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本,不源于嘉业堂本,所据殆系史馆“来源不明”的另一钞本,参见黄彰建《明实录附录·明熹宗实录校勘记》,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7年刊本。
李承勋:《续名马记》,《续修四库全书》第1119册。
李大伟辑录:《辽阳碑志续编》,辽宁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
李辅等:《全辽志》《辽海丛书》第1册。
李恒辑:《国朝耆献类徵初编》,清乾隆刻增修本。
李化龙:《抚辽疏稿》,《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69册。
李清:《三垣笔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李聿求:《鲁之春秋》,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明代辽东档案汇编》,辽沈书社1985年版。
刘效祖:《四镇三关志》,明万历十四年师贞堂刻本,《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10册。
刘元霖:《抚浙奏疏》,日本东洋文库藏万历刻本。
毛霦撰:《平叛记》,清康熙五十五年毛贡刻本。
毛文龙:《东江疏揭塘报节抄》,毛承斗辑,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茅坤:《茅鹿门文集》,明万历刻本。
茅元仪:《武备志》,《四库禁毁书丛刊》子部,第23册。
《明神宗实录》及其他各朝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7年刊本。
《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
明佚名:《四马投唐不分卷》,民国孤本元明杂剧本,涵芬楼藏版。
倪谦:《朝鲜纪事》,明钞本。
戚继光:《纪效新书》,中华书局2001年版。
戚继光:《戚少保奏议》,中华书局2001年版。
戚继光:《止止堂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
戚祚国汇纂:《戚少保年谱耆编》,中华书局2003年版。
钱谦益:《初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钱谦益:《有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钱世桢:《征东实纪》,观自得斋徐氏校勘本,收入《中国野史集成》编委会四川大学图书馆编:《中国野史集成》第25册,巴蜀书社1992年版。
钱仪吉:《碑传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清代碑传全集》缩印本。
清官修:《八旗通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标点本。
清官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四库全书》第455、45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清官修:《明臣奏议》,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清官修:《清史列传》,中华书局1987年王翰标点本。
《清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标点本。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中华书局1999年、2007年版。
沈德潜选:《清诗别裁》,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沈国元:《皇明从信录》卷38,明末刻本。
沈懋孝:《沈司成先生文集》明万历刻本。
施宿:《(嘉泰)会稽志》,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四部丛刊三编景宋本。
释普济撰:《五灯会元》,中华书局点校本。
宋应昌:《经略复国要编》,台北华文书局据万历刊本1986年影印本;郑洁西、张颖点校本,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孙承泽:《山书》,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孙鑛:《孙月峰先生全集》,嘉庆十九年刻本。
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乙编、己编,中华书局影印商务印书馆1936年。
谈迁:《国榷》,中华书局1958年版。
谈迁:《枣林杂俎》,载《笔记小说大观》第32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
万邦孚:《一枝轩吟草》,载《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187册。
汪景祺:《西征随笔》,民国许宝蘅丁卯刻本,1936年故宫博物院铅印本。
汪应蛟:《海防奏议》,《续修四库全书》第480册。
王晶辰主编:《辽宁碑志》,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王士性:《广志绎》,《王士性地理书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明崇祯刻本,《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70册。
王穉登:《王百榖集十九种》,明刻本。
温纯:《温恭毅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文秉:《先拨志始》,清写刻本。
翁正学:《辽东倡虏歌》,载张焘《筹辽硕画》,缪钺等主编《中国野史集成》,巴蜀书社1993年版,第25册。
吴大本辑:《三祠传辑》,余姚梨州文献馆光绪藏本。
吴丰培主编:《壬辰之役史料汇辑》(2册),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中心1990年版。
吴亮:《万历疏钞》,明万历三十七年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468、469册。
吴甡:《柴庵疏集》,清初刻本。
夏良胜:《东洲初稿》,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配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
萧大亨:《刑部奏疏》,日本石古屋市蓬左文库藏明刻本。
邢玠:《经略御倭奏议》,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4年《御倭史料汇编》四十五册。
熊廷弼:《按辽疏稿》,《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9册;《熊廷弼集》,学苑出版社2011年版。
徐光启:《徐光启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徐希震:《东征记》,首尔大学奎章阁藏本(奎5249)。
徐象梅:《两浙名贤录》,明天启刻本。
杨博:《杨襄毅公本兵疏议》,齐鲁书社2001年版《四库存目丛书》史部,第61册。
杨嗣昌:《杨嗣昌集》,岳麓书社2005年版。
杨士奇:《东里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杨锺羲:《雪桥诗话余集》,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姚希孟:《公槐集》,载《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78册。
佚名:《大狱录》,五石斋钞本。
佚名:《万历邸抄》,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版。
尹台:《洞麓堂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张辅之:《太仆奏议》,明天启刻本。
张萱:《西园闻见录》,民国哈佛燕京学社印本。
赵吉士:《寄园寄所寄》,《四库存目丛书》子部,第155册。
赵世卿:《司农奏议》卷3,《径用匮乏有由疏》,明崇祯七年赵浚初刻本。
赵志皋:《内阁奏题稿》,《续修四库全书》第478册。
郑诚整理:《明清稀见兵书四种》,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年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合编:《中国明朝档案总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注:《满文老档》,中华书局1990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资料》第一辑,中华书局1980年版。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文物研究丛书·明清档案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周孔教:《周中丞疏稿》,明万历刻本,《四库存目丛书》史部,第64册。
周文郁:《边事小纪》,《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第16册。
朱赓:《朱文懿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49册。
诸葛元声:《两朝平攘录》,台湾学生书局1969年版。
邹宝库辑录:《辽阳碑志选编》,辽宁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
三 家谱方志
(浙江缙云)筠川陶氏宗谱重修委员会:《筠川陶氏宗谱》1995年5月重修本。
不详:《叶氏宗谱》,民国三年(1914)甲寅重修本。
不详:《义乌龙山叶氏宗谱》。
曹金撰:《(万历)开封府志》。
陈江彬主修:《绣川何氏宗谱》,2018年重修本。
陈如楠主修:《葛峰陈氏宗谱》,2010年庚寅重修本。
陈有范编撰:《杭畴陈氏家谱》,2004年重修本。
陈有家等纂:《葛峰陈氏宗谱》,民国乙亥(1935年)重修本。
陈郁棠纂:《义乌倍磊陈氏宗谱前集》,民国乙亥1936年重修本,宣统壬子(1912)重修本。
程瑜、李锡龄等纂:《(嘉庆)义乌县志》,民国十八年灌聪图书馆石印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0年版。
仇锡廷等:《蓟县志》,民国三十三年刊本,台湾成文书局影印本。
《凤林胡氏宗谱》,2009年新修本。
韩浚等修:《嘉定县志》,万历三十三年刊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83年影印。
何进源主修:《义乌泮山何氏宗谱》,民国丙戌年(1928)木刻版。
何楹主修:《爱溪何氏宗谱》,2001年重修本。
胡慕歧等撰:《(浙江义乌)凤林胡氏宗谱》,国家图书馆藏光绪戊寅丁未(1907)重修本。
胡元朗纂修:山西《天镇县志》,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乾隆四年刻本。
《会稽陶氏族谱》,道光九年刊本。
金云铭:《陈第年谱》,台湾大通书局1987年版。
《锦川叶氏宗谱》,民国己巳重修本。
康汶泉等重修:《(南沙)康氏宗谱》,咸丰元年重修本。
康武琴等篇:《吴宁康氏族谱》,清乾隆十一年重修本。
李绶撰:《广西府志》,乾隆刊本。
李树德修撰:《李氏宗谱》,铁岭市博物馆1991年。
李琬、齐召南等纂修:《(乾隆)温州府志》,民国四年补刊本。
李晓泠等纂:《高阳县志》,台湾成文出版社1968年影印民国二十年铅印本。
辽宁北镇《张氏家谱》,国家图书馆藏,共两册。
刘光寅主修:《青溪刘氏宗谱》,光绪十年(1884)木活字本。
刘文虎主编:《清溪刘氏宗谱》,2003年癸未重修本。
鲁曾煜撰:《福州府志》,清乾隆十九年刊本。
毛仍掬纂修:《绣川毛氏宗谱》,光绪二十四年(1898)木活字本(存首、一、三至六、末卷)。
毛氏宗办新纂:《绣川毛氏宗谱》,1995年重修本。
毛维堆纂修:《绣川毛氏宗谱》,咸丰八年(1858)木活字本(存卷末上下)。
毛信超纂修:《绣川毛氏宗谱》,嘉庆二十四年(1819)木活字本(存卷一、二)。
毛云祥纂:《余姚丰山毛氏谱》,光绪甲辰年(1904)永思堂活字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藏本。
民国《蓟县志》,台湾成文书局影印本。
平恕等修:《绍兴府志》,乾隆五十七年刊本。
三槐堂《盘溪王氏宗谱》2010年续修本。
山东省枣庄市李化龙家族《(兰陵)李氏族谱》,民国十三年续修本。
邵荫裳纂:《绍兴江左邵氏家谱》,安乐堂1930年活字本。
沈翼机等:雍正《浙江通志》,乾隆元年重修,中华书局2001年版。
《双溪沈氏宗三宗谱》,2011年重修本。
孙仰唐等纂:《余姚孙镜宗谱》,光绪二十五年(1899)燕翼堂活字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藏本。
宋杏春编:《(义乌)平望宋氏宗谱》,民国壬戌年(1922)续修本。
佟国勷:《佟氏家谱》,国家图书馆藏康熙刻本。
佟明宽编:《满族佟氏家谱总汇》,辽宁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
万俊达等修:《香山万氏宗谱》,2002年重修本。
汪孟辑:《龙井见闻录》,清乾隆刻本。
王秉中主修:《风林蒲潭王氏宗谱》,民国丙子年(1936)重修本。
王梦松撰:《(义乌)铜峰王阡楼氏宗谱》,光绪丙午(1906)重修本。
王士俊修:《(雍正)河南通志》。
王用春等:《义乌凤林王氏宗谱》,2004年重修本。
吴德正主编:《(北山)延陵吴氏宗谱》,2004年重修本。
吴福梅等:《柳溪吴氏宗谱》,民国二十六年丁丑重修本(缺卷三部分)。
吴国樑:《山阴州山吴氏族谱》道光十九年刊本。
吴善庆:《山阴州山吴氏支谱》,1919年石印本。
《新修余姚县志》,万历三十一年刊本,日本国立大学图书馆藏本。
徐汉荣主修:《义乌龙陂徐氏宗谱》,2012年重修本。
许国忠等修,叶志淑等纂:《(万历)处州府志》《续处州府志》,南京图书馆稀见方志丛刊景印万历三十三年刻本。
许琰:《普陀山志》,清乾隆刻本。
许重熙撰:《嘉靖以来注略·万历注略》,明崇祯刻本。
延丰撰:《重修两浙盐法志》,清同治刻本。
《演溪叶氏宗谱》,2003年癸未重修本。
《演溪叶氏宗谱》,2004年甲申重修本。
杨福全等纂:《义乌稠岩杨氏宗谱》,宣统元年1909年木活字本。
杨铭春主修:《赤岸杨氏宗谱》,2007年丁亥重修本。
杨仕铭主编:《梅溪介山杨氏宗谱》,2005年重修本。
杨晓声主修:《枧畴杨氏宗谱》,2009年重修本。
杨子平主编:《赤岸杨氏宗谱》,2009年己丑重修本。
叶成调等重修:《义邑叶氏宗谱》,光绪五年(1879)己卯重修木活字本。
叶凤锑等主修:《叶氏宗谱》,光绪二十年(1894)癸巳重修本,木活字本。
叶兰茳等主修:《叶氏宗谱》,咸丰九年(1859)己未重修木活字本。
叶挺荣主修:《叶氏宗谱》,光绪二年(1876)乙亥重修木活字本。
叶梓盛等修:《演溪叶氏宗谱》,光绪七年(1881)辛巳重修木活字本。
义乌《椒山吴氏宗谱》,2003年癸未重修本。
义乌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张金龙收集整理:《义乌兵史料辑录(一)》,2019年内部资料。
于始瞻纂:《掖县志》,乾隆二十三年刊本。
余依成、余悦初等撰:《桐山余氏宗谱》,2007年重新本。
俞国正、俞关棋主编:《香山茂厚俞氏宗谱》,2005年重修本。
张涵文:《西方张氏宗谱》,2009年电脑打印本。
张元忭、孙鑛等纂:《绍兴府志》,李能成点校,宁波出版社2012年版。
赵亚伟等点校:《峄县志》,线装书局2007年版。
浙江黄岩《石曲季氏宗谱》,道光丙午年重修本。
浙江省义乌史志办:《义乌市志》,2010年。
郑子麟编:《(义乌)派溪赵氏宗谱》,2003年重修本。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文物研究丛书·明清档案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周士英、熊人霖等:《义乌县志》,崇祯刻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选编《希见中国地方志汇刊》第17册,中国书店2006年版。
朱贤华主修:《剡溪朱氏宗谱》,2004年电脑打印重修本。
朱肇济等:《处州府志》,雍正十一年刊本。
朱志清主修:《山盘朱氏宗谱》,2008年戊子年重修本。
朱中宝主编:《清溪紫阳朱氏宗谱》,2010年重修本。
撰者不详:《金峰张氏宗谱》,道光十年(1830)重修木活字本。
撰者不详:《龙陂张氏宗谱》,民国丙辰年重修本。
撰者不详:《义乌八峰周氏宗谱》,光绪二十二年(1896)木活字本。
四 中外论著
:《壬辰倭乱と朝′明′日の军需系统(
)》,景仁文化社2017年版。
Kenneth M.Swope Jr.:《万历三大征1592—1600——十六世纪晚期中国的朝廷、战争和社会》(The Three Great Campaigns of the Wanli Emperor 1592—1600,Court,Military and Society inLate Sixteenth—Century China)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History i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1。
Kenneth M.Swope Jr. The Three Great Campaigns of the Wanli Emperor 1592—1600,Court,Military and Society inLate Sixteenth-Century China.(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History i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1).
[美]巴菲尔德:《危险的边疆》,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朝鲜]李清源:《壬辰卫国战争》,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文化宣传省,1955年。
陈尚胜编:《登州港与中韩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陈尚胜主编:《跨国史视野下的壬辰战争研究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朱尔旦:《万历朝鲜战争全史》,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20年版。
杜宏刚等编:《韩国文集中的明代史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刘北成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樊铧:《明初海运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范中义:《戚继光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顾诚:《隐匿的疆土》,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
[韩]崔官:《壬辰倭乱——四百年前的朝鲜战争》,金锦善、魏大海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韩]韩明基:《壬辰倭乱与韩中关系》,首尔历史批评社2001年版。
[韩]李炯锡:《壬辰战乱史战乱史》上下册,首尔大学校1967年。
[韩]吴一焕:《海路·遗民·遗民社会——以明清之际中朝交往为中心》,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何龄修:《五库斋清史丛稿》,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侯旭东:《宠:信任型的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的展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华夏子:《明长城考实》,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年版。
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阿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黄枝连:《东亚的礼义世界——中国封建王朝与朝鲜半岛关系形态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江西丰城政协编:《明代爱国将领邓子龙》,1998年编印。
蒋菲菲、王小甫等著《中韩关系史》(古代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赖慧敏:《清代的皇权与世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赖建诚:《边镇粮饷》,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雷海宗:《中国的兵》,郑学稼《日本史》,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
李德进编:《满族佟氏史略》,抚顺市新闻出版局1999年版。
李光涛:《明清史论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
李光涛编《朝鲜壬辰倭祸史料》(五册),“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0年。
刘晓东:《“倭寇”与明代秩序》,中华书局2019年版。
骆立胜主编:《义乌名人传·吴百朋及其子孙》,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
马明达:《说剑丛稿》增订本,中华书局2007年版。
玛丽·伊丽莎白·贝里:《丰臣秀吉:为现代日本奠定政治基础的人》,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美]戴维·K.怀亚特:《泰国史》,郭继光译,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版,第92页。
[美]狄百瑞:《东亚文明——五个阶段的对话》,何兆武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孟森:《明清史论著集刊》,中华书局1984年版。
孟森:《清朝前纪》,中华书局2008年版。
牟复礼等编:《剑桥中国明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朴尚春:《朝鲜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彭勇:《明代北边防御体制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奇文瑛:《明代卫所归附人研究——以辽东和京畿地区卫所达官为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钱基博著,傅宏星校订:《碑传合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日]北岛万次:《丰臣政榷の对外认识と朝鲜侵略》,校仓书房1990年版。
[日]北岛万次:《加藤清正——朝鲜侵略の实像》,吉川弘文馆2007年版。
[日]长尾景弼:《文禄庆长と朝鲜役全(朝鲜全图添)》,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1914年。
[日]池内宏:《文禄庆长の役》,东京:博和堂1894年版。
[日]岛田虔次:《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甘万萍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日]稻叶君山:《满洲发达史》,杨成能译,东亚印刷株式会社奉天书店1941年版。
[日]日下宽:《丰公遗文》,东京博文馆1914年版。
[日]上田信:《海与帝国:明清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日]石见银山历史文献调查团编:《石见银山·年表、编年史料纲目篇》,思文阁2002年版。
[日]松浦章:《明清时代东亚海域的文化交流》,郑洁西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日]小司正向编:《文禄庆长の役:东アジアを摇るがせた秀吉の野望》,东京:学习研究社,1993年。
[日]与那霸润:《中国化的日本——日中“文明冲突”千年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日]中村荣孝:《日鲜関系史の研究》,吉川弘文馆1969年版。
日本“参谋本部编”:《日本战史·朝鲜役》,东京:偕行社1924年版。
塞缪尔·霍利:《壬辰战争》,方宇译,民主与建设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9年版。
商传:《走进晚明》,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商鸿逵:《明清史论著合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孙卫国:《从“尊明”到“奉清”朝鲜王朝对清意识的嬗变(1627—1910)》,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8年版。
孙卫国:《大明旗号与小中华意识》,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孙卫国:《“再造藩邦”之师——万历抗倭援朝明军将士群体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版。
台湾三军大学编著:《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4册及《中国历代战争史地图册》,中信出版社2013年。
万明:《明代中外关系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万明主编:《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王翰:《王
翰清史论集》,中华书局2004年版;《治史清源:王
翰先生学术论著自选集》,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王英础、朴现圭、孙连忠编著:《抗倭援朝的名将——季金》,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王煜焜:《万历援朝与十六世纪末的东亚世界》,上海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王兆春:《中国火器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肖立军:《明代省镇营兵制与地方秩序》,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许大龄:《清代捐纳制度》,哈佛燕京学社1950年版;《明清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杨海英:《域外长城——万历援朝抗倭义乌兵考实》,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张存武:《清韩宗藩贸易1637—1894》,“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专刊第39号,台北南港,1985年。
张金奎:《明代卫所军户研究》,线装书局2007年版。
张金奎:《明代山东海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张金龙:《义乌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
张显清、林金树主编:《明代政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张显清、林金树主编:《明代经济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赵树国:《明代北部海防体制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赵现海:《明代九边长城军镇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郑洁西:《跨境人员、情报网络、封贡危机:万历朝鲜战争与16世纪末的东亚》,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郑天挺:《清史探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中国历史年表》,中华书局2013年版。
周绚隆:《易代——侯岐曾和他的亲友们》,中华书局2020年版。
五 中外论文
cd0482569c3001f3148/73d6c0ead78b401a482570fb002513cf?OpenDocument.
卜永坚:《十六世纪朝鲜战争与明朝中央政治》,载《明代研究》第28期。
卜永坚:《万历朝鲜战争第一阶段的明军(1592—1593)——以〈中国明朝档案总汇〉卫所选簿为中心的考察》,载《明史研究论丛》第12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4年版。
曹循:《明代武职纳级述论》,载《古代文明》2011年第1期。
曹循:《明代名色武官考论》,载《史学月刊》2021年第2期。
常修铭:《16—17世纪东亚海域火器交流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新竹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2016年。
常虚怀:《明末将领祖大寿改名问题探源》,载《历史档案》2015年第2期。
陈长文:《朝鲜贡使对明代山东官吏的印象》,http://www.jiaodong.net 2010-11-01 09:34:59 胶东在线。
陈长文:《登州与明末中朝海上丝路的复航——以朝鲜贡使安璥〈驾海朝天录〉为文本》,载《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陈尚胜:《壬辰御倭战争初期粮草问题初探》,载《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第4期。
陈尚胜:《论丁酉战争爆发后的明军战略与南原之战》,载《安徽史学》2017年第6期。
陈尚胜:《壬辰战争之际明朝与朝鲜对日外交比较——以明朝沈惟敬与朝鲜僧侣四溟为中心》,载《纪年许大龄教授诞辰八十五周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陈尚胜:《字小与国家利益:对于明朝就朝鲜壬辰倭乱所做反应的透视》,载《社科科学辑刊》2008年第1期。
陈尚胜、赵彦民、孙成旭、石少颖:《地区性历史与国别性认识——日本、韩国、中国有关壬辰战争史研究述评》,载《海交史研究》2019年第4期。
董建民:《壬辰御倭战争后期(1597—1598)明军粮饱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6年。
樊铧:《明初南北转运重建的真相:永乐十三年停罢海运考》,载《历史地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冯颖:《山海关长城博物馆藏明代火炮》,载《文物介绍与研究》2018年第2期。
高瑞吾:《大泽山石刻钩沉》,http://202.110.193.6/nianjianku.nsf/a797ca9c92b69高寿仙:《明代北京三种物价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载《明史研究》第9辑,黄山书社2005年版。
高寿仙:《关于明朝的籍贯与户籍问题》,载《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高伟浓主编:《暨南史学丛书·专门史论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高艳林:《明代万历时期中朝“中江关市”设罢之始末》,载《中国历史文物》2006年第2期。
桂齐逊:《〈折狱新语〉导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法律史研究室2004年3月6日读书会报告。
[韩]《Japan's Second Invision of Korea in 1597 (丁酉再乱)》,JinJu National Museum,2017年。
[韩]车勇杰:《壬辰倭乱前后关防施设
问题》,载《韩国史论》9《朝鲜后期国防体制
诸问题·朝鲜后期关防施设
变化过程》,国史编纂委员会1981年。
[韩]陈邦植:《陳璘提督壬辰倭亂
終結》,
:东邦企劃1988年;《陳璘明水军都督
「征倭紀功圖」再照明》,
:东邦企劃2000年。
[韩]桂胜范:《桂胜范评〈想象异域〉》,丁晨楠译,载《澎湃新闻·上海书评》2020年3月9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403438)。
[韩]洪性鸠:《丁酉再乱时期明朝的粮饷海运》,载香港新亚研究所《新亚学报》2017年第34卷。
[韩]金东哲:《17世纪朝鲜·清·关系
“罗禅征伐”:罗禅征伐
性格
意义
中心
》,韩国中央大学校,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韩]金冏泰:():《
(壬辰战争时期庆州安康战役与讲和交涉局面的变化)》,载《韩国史学报》第62号,2016年。
[韩]金冏泰:《壬辰战争期间朝鲜军与日本军的秘密交涉》,载《第二届壬辰战争工作坊论文集》。
[韩]金冏泰:《壬辰战争前期加藤清部正的动向:战功的危机与讲和交涉的可能性》,载《大东文化研究》2012年。
[韩]金冏泰:《壬辰战争时期丰臣秀吉的讲和条件研究》,载《朝鲜时代史学报》第68期,2014年。
[韩]金冏泰:《壬辰战争初期军粮问题讲和交涉讨论》,载《历史与谈论》第70期,2014年。
[韩]金冏泰:《壬辰战争时期讲和交涉破裂的原因研究》,载《大东文化研究》第87辑,2014年。
[韩]李宜显:《钦差都司石楼吴公宗道清白保民去思碑》,原碑藏韩国江华博物馆,碑文转引自《
吴宗道去思碑
》
(A study on Oh-Jongdo Geosabi in Ganghwa Island during the late Chosun Dynasty),载《仁川学研究》第4辑,2005年。
[韩]李元植:《“韩氏两世墨妙”发现寄语(「韓氏両世墨妙」の発見に寄せて—壬辰倭乱艾主事所管文书を中心に)》,载《朝鲜学报》第188期,日本朝鲜学会财团法人学会志2003年。
[韩]朴现圭:《论明朝蓝芳威的〈朝鲜诗选〉》,载《一九九七东亚汉学论文集》,台湾学生书局1998年。
[韩]朴现圭:《邓子龙考》,载《韩中人文学研究》第22辑,韩中人文学会2007年。
[韩]朴现圭:《壬辰倭乱明将吴惟忠在朝鲜半岛的遗存文物》,载《明史研究论丛》第15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韩]朴现圭:《壬辰倭乱时机明军搜集和编撰韩国文献的活动》,载《东亚汉诗文交流唱酬研究》,中西书局。
[韩]朴现圭:《壬辰倭乱时季金的军事行迹考察》,载《温岭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2期(总第48期)。
何龄修:《拳术家和反清斗士甘凤池》,载《顾诚先生纪念暨明清史研究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胡适:《〈精本袁了凡先生四训〉封面题记》,载耿云志主编《胡适研究丛刊》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加拿大]许南麟:《日本对朝鲜侵略和丰臣秀吉政权》,载《第二届壬辰战争工作坊论文集》,山东大学,2017年。
李伯重:《创建新型军队:明代中后期的“练兵”运动》,载《文史》2012年第3期。
李森:《明代抗倭援朝名臣邢玠父母墓志考析》,载《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年第11期。
李祖基:《陈第、沈有容与〈东番记〉》,载《台湾研究集刊》2001年第1期。
廖元琨:《明代锦衣卫行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年。
刘宝全:《明晚期中国和朝鲜的相互认识——以丁应泰和李廷龟的辩论为中心》,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编《韩国学论文集》第19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刘文斌:《明辽东地区海防聚落工程体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12年。
刘祥学:《“贪将”抑或猛将?——再论明代名将陈璘》,载《军事历史研究》2018年第1期。
刘晓东:《“山东粮”与明代抗倭援朝》,载《东岳论丛》2016年第7期。
刘洋:《明代辽东苑马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大学,2017年。
刘永连、段玉芳:《万历援朝御倭战争明军兵力考》,载《朝鲜韩国历史研究》2016年第4期。
龙武:《从开原到抚顺——明末辽东马市贸易战和女真诸部兴衰》,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罗杰:《明代海运与漕运之比较——海运可行论》,载《黑龙江史志》2011年第19期。
马廉真:《双手刀法源流》,载广州《武林》2004年第1、2期。
彭勇:《从“都司”含义的演变看明代卫所制与营兵制的并行与交错——以从“都司领班”到“领班都司”的转变为线索》,《明史研究论丛》第13辑。
朴现圭:《明代万历水军将领——季金的行迹考察》,载《台州文化学刊》2014年第3、4期合刊。
[日]川越泰博:《倭寇、被虏人与明代的海防军》,李三谋译,《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年第3期。
[日]河内良弘:《关于明代辽阳的东宁卫》,杨旸、梁志忠译,《黑河学刊》1988年第3期。
[日]津野伦明:《文禄庆长之役诸大名的目的:对参战动机的讨论》,赵彦民译,山东大学《第二届壬辰战争研究(国际)工作坊论文集》。
[日]六反田豊等:《文禄·庆长の役(壬辰倭乱)》,载《日韩歴史共同研究报告书》第1期第2分科报告书,东京:日韩歴史共同研究委员会,2005年。
[日]三木聪:《万历封倭考——封贡问题と九卿.科道会议》,载《伝统中国と福建社会》,东京:汲古书院,2015年。
[日]三木晴男:《小西行长と沈惟敬—文禄の役、伏见地震、そして庆长の役》,东京:日本图书刊行会,1997年。
[日]森山恒雄:《豊臣期海外贸易の一形态续论》,收入箭内健次编《锁国日本と国际交流》上卷,东京吉川弘文馆1988年。
[日]小野和子:《明季党社考——东林党と复社》,京都同朋舍,1996年。
[日]新宫学:《十六世纪末的日本与中国和朝鲜的讲和交涉》,参泷野正二郎《2000年日本史学界关于明清史的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第10期。
[日]桜井克己:《豊臣政権の朝鲜出兵における兵粮米调达政策とその実态》,载《一桥研究》第9辑,1984年。
[日]有马成甫:《火炮の起原とその伝流(The origin of firearms and their early transmission)》,东京:吉川弘文馆,1962年。
[日]曾根勇二:《第一次朝鲜侵略における城米奉行について》,《东洋大学大学院纪要》第24期,1987年第3期。
[日]中村荣孝:《万历朝鲜役と浙江将兵——柳成龙〈唐将书帖〉の一文书をめぐつて》,载《东方学论集:东方学会创立二十五周年纪念》,东京,1972年。
[日]中岛乐章:《十六世纪末朝鲜战争与九州——东南亚贸易:以加藤清正的吕宋贸易为中心》,郭阳译,载中国明代研究学会主编《明史研究》第28期,台北,2016年。
[日]中野等:《朝鲜侵略戦争における豊臣政権の兵粮补给について》,《九州岛大学文学部九州岛文化史研究所纪要》第35期,1990年。
宋巧玲:《从明代援朝抗倭战争看女真的崛起》,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7年。
孙成旭:《壬辰战争期间册封使李宗城逃亡再考》,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孙德彪:《一部展现朝鲜王朝文人生活史和心灵史的新作——评〈朝鲜车天辂汉诗研究〉》,载《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孙娜:《沈一贯与万历东征之役》,硕士学位论文,宁波大学,2019年。
孙卫国:《兵部尚书石星与明代抗倭援朝战争》,载《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14辑,延边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孙卫国:《丁应泰弹劾事件与明清史籍之建构》,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
孙卫国:《东亚视野中万历朝鲜之役研究的总结与反思》,载《史学思想研究与中国史学的风格》编委会编《史学思想研究与中国史学的风格·吴怀祺教授八十华诞贺寿文集》2017年。
孙卫国:《〈纪效新书〉与朝鲜王朝军制改革》,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
孙卫国:《清官修〈明史〉对万历朝鲜之役的历史书写》,载《历史研究》2018年第5期。
孙卫国:《万历朝鲜之役明军将士群体与指挥体制》,载《纪念郑天挺先生诞辰120周年暨第五届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第二组论文集,2019年9月南开大学。
孙卫国:《明抗倭援朝水师统帅陈璘与露梁海战》,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孙卫国:《杨镐是贪功冒饷之庸才还是朝鲜“再造”之良将》,载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编《韩国学论文集》(第20辑),2012年。
孙卫国、孙中奇:《近百年来中国对万历朝鲜之役研究的回顾与总结》,载《史学月刊》2020年第2期。
孙志虎:《〈锦衣卫选簿〉整理与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汤开建:《清朝初期澳葡政权的走向及与清政府的关系》,载高伟浓主编《暨南史学丛书·专门史论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万明:《万历援朝之战与明后期政治态势》,载《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
万明:《明代永宁寺碑新探——基于整体丝绸之路的思考》,载《史学集刊》2019年第1期。
万睿祯:《壬辰战后援朝明军善后事宜研究(1599—1601)》,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20年。
王成科:《以碑志为中心,谈明代辽阳佟氏家族》,载《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13年,辽海出版社2014年版。
王崇武:《论万历征东岛山之战及明清萨尔浒之战——读〈明史杨镐传〉》,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生集刊》第17本,民国三十七年(1948)。
王国彪:《车天辂汉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王海妍:《明代捐纳与监生入仕研究》,载《北方论丛》2011年第5期。
王红霞、任利荣:《车天辂〈五山说林〉解李白诸条辨析》,载《图书馆杂志》2016年总第35辑。
王秋华:《明万历援朝将士与韩国姓氏》,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2期。
王全福:《军事博物馆藏明代火器》,载《文物春秋》2018年第5期。
王英础:《万历抗倭名将——季金》,载《温岭日报》2009年4月3日第6版。
王政尧:《清代人物传稿》第三卷《佟养性》,中华书局1986年版。
魏子健:《万历朝鲜之役中明军将领在中朝史籍中的形象建构》,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文智成:《(韩国的客家后裔广东陈氏的历史与文教)》,载韩国中国文化学会《中国史论丛》2004年第17卷。
吴如功:《壬辰战争陈璘“击杀石曼子”事迹及其传播考辨》,载《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2期。
武汝凤:《朝鲜车天辂〈五山集〉中的明朝形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6年。
谢扬:《〈实录政〉的版本与刊刻问题》,载台湾《汉学研究》第26卷,2008年第4期。
辛德勇:《述明代戍卫长城之南兵》,载《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4期。
徐成:《壬辰战争中的宣大将士相关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20年。
许轫:《“壬辰之役”主题浮世绘作品中的中国人物解读》,载《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颜广文:《论“壬辰之役”中的陈璘》,载2006年《东亚人文学》第9辑。
杨海英:《关系明清易代的朝明军事合作计划及其执行者研究——洪承畴泄密新证》,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5集,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杨海英:《明清之际辽东佟氏先世考辨》,载《民族研究》2019年第6期。
杨海英:《朝鲜康氏的女真来源及其变异》,载《清史论丛》2021年第一辑。
杨海英:《南兵游击胡大受敕谕建州女真考》,载刘小萌主编《清代满汉关系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杨海英:《〈唐将书帖〉读后》文,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七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杨海英:《万历援朝战争期间的术士》,载《纪念郑天挺先生诞辰110周年中国古代社会高层论坛论文集》,中华书局2011年版。
杨海英:《万历援朝东征时期的海运和海道》,载《历史档案》2020年第1期。
杨海英、任幸芳:《朝鲜王朝军队的中国训练师》文,载《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3期。
杨松林:《万历壬辰战争册封日本国正使李宗诚逃离釜山考》,载《黑龙江史志》2013年第17期。
杨旸:《明代奴儿干永宁寺碑记再考释》,载《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1期。
杨珍:《史实在清代传记中的变异——佟国纲、华善奏请改隶满洲考辨》,载《清史论丛》2013年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年版。
姚永森:《明季保台英雄沈有容和〈洪林沈氏宗谱〉》附录一《仗剑录》,载《安徽史学》1987年第1期。
叶高树:《明清之际辽东的军事家族——李、毛、祖三家的比较》,载《台湾师大历史学报》第42期。
于力凡:《首都博物馆藏明代铜火铳火炮》,载《文物春秋》2013年第3期。
张建:《火器与清朝内陆亚洲边疆的形成》,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12年。
张金奎:《锦衣卫职能略论》,载《明史研究论丛》第8辑,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版。
张金奎:《从名将陈璘看晚明武官之政治生态》,载《安徽史学》2017年第1期。
张庆洲:《抗倭援朝战争中的明日和谈内幕》,载《辽宁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张晓波、崔轶男:《禁通之间:朝鲜王朝庶孽制度初探》,载《韩国研究论丛》,2018年第2辑(总第三十六辑)。
张玉兴:《包衣汉姓与汉军简论——八旗制度兴衰的一个历史见证》,载《满学研究》第七辑,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张子平:《万历援朝战争初期明日和谈活动的再探——以万历二十一年的“龙山谈判”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1年。
郑诚:《明代后期的火器与筑城》,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郑洁西:《兵额、兵源、兵种及兵力配置——丁酉再乱期的援朝明军》,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第二届壬辰战争研究(国际)工作坊。
郑洁西:《万历二十一年潜入日本的明朝间谍》,载《学术研究》2010年第5期。
郑洁西:《16世纪末的东亚和平构建——以日本侵略朝鲜战争期间明朝的外交集团及其活动为中心》,载《韩国研究论丛》第24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郑洁西:《沈惟敬毒杀丰臣秀吉逸闻考》,载《学术研究》2013年第5期。
郑洁西:《16世纪末明朝的征讨日本战略及其变迁——以万历朝鲜之役的诏令资料为中心》,载《明史研究论丛》第14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郑洁西:《沈惟敬的籍贯家世、生卒年日及其早年经历》,载《宁波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郑洁西、陈曙鹏:《沈惟敬初入日营交涉事考》,载《宁波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
郑洁西、毛秀芬:《刘晓东〈“倭寇”与明代的东亚秩序〉》书评,载香港新亚研究所《新亚学报》2020年第37卷。
郑洁西、杨向艳:《万历二十五年的石星、沈惟敬案——以萧大亨〈刑部奏议〉为中心》,载《社会科学辑刊》2014年第3期。
郑梁生:《壬辰倭乱间的和谈始末》,载《中日关系史研究论集》(十),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版。
周郢:《明万历壬辰之役“借兵暹罗”发覆——以程鹏起〈灵岩寺诗碑〉为中心》,载《历史研究》2017年第6期。
朱亚非:《明代援朝战争和议问题新探》,载《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2期。
相关推荐
-
明清时代封建土地关系的松解
作者:李文治
明清时代封建土地关系的松解
-
2
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
作者:刘石吉
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
-
3
明清时代的农业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作者:李文治 魏金玉 经...
明清时代的农业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
4
明清时代的农业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作者:李文治
明清时代的农业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
5
中国电信行业规制.上卷,电信竞...
作者:张昕竹 马源 冯永...
中国电信行业规制.上卷,电信竞争...
-
6
明清时期关中士人生存境遇与文学...
作者:常新
明清时期关中士人生存境遇与文学生...
-
7
明清北音介音研究
作者:陈雪竹
明清北音介音研究
-
8
熟悉的陌生人:明清江南社会才女...
作者:张杰
熟悉的陌生人:明清江南社会才女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