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报刊、档案、史料汇编及文集
1.报刊
《内阁官报》《河南官报》《北洋官报》《政府公报》《国民政府公报》
《行政院公报》《外交部公报》《浙江公报》《浙光》《江苏省公报》
《北平特别市市政公报》《河北省政府公报》《云南省政府公报》《沪报》
《申报》《大公报》(天津)、《大公报》(重庆)、《时报》《广益丛报》
《益世报》《国闻周报》《民国日报》《教育公报》《国民周刊》
《中央日报》《实业杂志》《外交评论》《中央周报》《中央党务月刊》
《全国商会联合会会报》《汉口商业月刊》《银行周报》《钱业月报》
《商业月报》《工商半月刊》《经济评论》《保险季刊》《工商天地》
《中外经济情报》《中外经济拔萃》《信托季刊》《立信月报》《工业通讯》
《教育杂志》《法政杂志》(上海)、《广肇周报》《东方杂志》《国衡》
《国立劳动大学周刊》《私立岭南大学校报》《厦大校刊》《大夏周报》
《南洋友声》《新闻报》《民报》《国际劳工周刊》《真光杂志》
《首都电厂月刊》《烟业日报》《电声》《经济汇报》《中央银行月报》
《医界春秋》《法令周刊》《法律知识》《金融汇报》《税政月刊》
《闽区直接税通讯》《广西直接税通讯》《海星》《财政学报》
《浙江财政月刊》《财政月刊》《直接税杂志》《广东直接税导报》
《新税政》《直接税月报》《贵州直接税通讯》《财政评论》
《金融周报》《江苏直接税通讯》《财政知识》《税务月报》
《税人》《浙江税务》《中华医学杂志》《河南统计月报》
2.档案
《川康直接税局请从速委托万源合作金库或邮局代库以利收纳由》,1942年10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2-2390(27)。
《浙江丽水直接税分局呈请由农行龙泉、松阳两办事处代理公库》,1941年12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2-2390(37)。
《公务人员之范围及其薪给报酬所得税额计算方法说明》,1936年10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yc1-0416。
《代拟各会员银行印发存户通知书》,1937年2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资料号:yc1-0420。
《邮政储金汇业局函所得税事务处》,1937年2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yc1-0420。
《军政部部长办公室调查组、重庆市磁器口商业同业公会关于请检赐审理高秉坊贪污案旁听证致重庆实验地方法院的函》,重庆市档案馆藏:0110-0004-00382。
《重庆实验地方法院、中国国民党军政部特别党部宣训科关于中国国民党军政部特别党部索要审理高秉坊贪污案旁听证的函》,重庆市档案馆藏:0110-0004-00382。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部、重庆实验地方法院关于高秉坊案件拒绝旁听的往来代电》,重庆市档案馆藏:0110-0004-00300。
《市工商局关于请慎重复判高秉坊上最高法院的呈》,重庆市档案馆藏:02730001012880000002。
《平心而论高秉坊生活及工作》,重庆档案馆藏:02730001012880000065。
《关于请代向高秉坊慰问致谭子薪的函》,重庆市档案馆藏:0273-0001-01288。
《关于将各员资助名单抄上请转达及高师原文已递交各员传阅致谭子薪的函》,重庆市档案馆藏:02730001012870000060。
《关于汇上款项请接纳致高秉坊的函》,重庆市档案馆藏:02730001012880000022。
《苏政府对于暂时留俄之外国人免征所得税兹照译报载请查照由》,1925年5月,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档案馆藏北洋政府外交部档案:03-19-095-07-001。
《外侨所得税征收》,台北“国史馆”藏外交部档案:020000038105A。
《与英国大使谈话纪录》,台北“国史馆”藏国民政府外交部档案:020000038106A。
《与德国大使陶德曼会谈》,台北“国史馆”藏国民政府外交部档案:020000038106A。
《广州所得税处区委员函报访晤驻粤各国领事情形》,台北“国史馆”藏国民政府外交部档案:020000038106A。
《上海所得税处分访驻沪各无领事裁判权国及无约国领事谈话纪录》,台北“国史馆”藏国民政府外交部档案:020000038106A。
《贵阳电厂补报营利所得及过分利得税案》(1943年11月),台北“国史馆”藏资源委员会档案:003-010404-0711。
《天原电化厂公司请缓缴所得、利得税案》(1943年11月),台北“国史馆”藏资源委员会档案:003-010404-0706。
《上海直接税局所利得税查账办法》,1947年6月,台北“国史馆”藏行政院档案:014-040205-0024。
《各省捐税(一)》(1946年5月—1948年12月),台北“国史馆”藏国民政府档案:001-081000-00001-000。
《何培元电呈国民政府为请令安徽区直接税局豁免三十四年度所利得税》,1946年5月,台北“国史馆”藏国民政府档案:001-081000-00001-027。
《广西省宜山县商会电呈国民政府为请免征营业税及所利得税一年》,1946年6月,台北“国史馆”藏国民政府档案:001-081000-00001-059。
《江苏省商联会电呈国民政府为请豁免三十四年所利得税》,1946年8月,台北“国史馆”藏国民政府档案:001-081000-00002-033。
《四川省商会联合会电呈国民政府为请援例免征三十四年度所利得税》,1946年6月,台北“国史馆”藏国民政府档案:001-081000-00003-016。
《各省捐税(二)》(1946年7月—1948年5月),台北“国史馆”藏国民政府档案:001-081000-00002-000。
《外侨纳税问题》,1922年2月,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档案馆藏,资料号:03-12-009-01-027。
《外侨纳税租税权完整问题》,1922年2月,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档案馆藏:03-12-009-01-024。
《向旅华外侨推行各项税捐提议案》,1922年2月,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档案馆藏:03-24-029-07-001。
《公私合营裕华大华纺织公司裕华公司股务类董事会议案(内部)》,1947年6月,武汉市档案馆藏:LS109-1-313。
《国立中山大学关于发还所得税及飞机捐各款收据等情的函》,广东省档案馆藏:020-007-54。
上海档案馆藏上海会计师公会档案:S447-2-260。
3.史料汇编及文集
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4册,中华书局1958年标点本。
《宣统政纪》,台北文海出版社1989年版。
《大清光绪新法令》,商务印书馆1910年版。
《清文宗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清德宗实录》,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本。
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卷155,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89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年版。
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年标点本。
陈忠倚撰:《皇朝经世文三编》,光绪二十四年(1898)上海龙文书局刊本。
树敏、王延熙辑:《皇清道咸同光奏议》第1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
李希圣:《光绪会计录》,光绪二十二年(1896)上海时报馆石印本。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9年版。
全国经济会议秘书处:《全国经济会议专刊》,财政部驻沪办事处1928年7月印行。
全国财政会议秘书处:《全国财政会议汇编》,国民政府财政部秘书处1928年7月发行。
全国财政会议秘书处:《第二次全国财政会议汇编》,财政部总务司1934年发行。
财政部财政年鉴编纂处:《财政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财政部财政年鉴编纂处:《财政年鉴续编》,财政年鉴编纂处1945年印行。
财政部财政年鉴编纂处:《财政年鉴三编》,财政年鉴编纂处1948年印行。
申报年鉴社主编:《申报年鉴》(1933—1936),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年版。
司法行政部统计室:《司法统计》(1932—1936),京华印书馆1936年版。
国民政府内政部统计司:《全国各市县土地人口调查》,南京内政部统计司1935年。
国民政府内政部统计处:《户口统计》,重庆内政部统计处1938年。
国民政府主计部统计局:《中华民国统计年鉴》,中国文化事业公司1948年。
张志樑:《所得税暂行条例详解》,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国民政府财政部编:《所得税章则汇编》,国民政府财政部1939年版。
财政部直接税处编:《八年来之直接税》,中央信托局1943年版。
财政部货运管理处编:《一年来之货运》,中央信托局印制处1943年版。
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编:《全国银行年鉴》(1936),1936年印行。
工商部工商访问局编:《商会法、工商同业公会法诠释》,工商部工商访问局1930年版。
焦超然编:《现行直接税法令解释汇编》,财政部川康直接税局万县分局1943年版。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重庆分所编辑:《直接税法令汇编》,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42年5月印行。
财政部直接税署编:《财政部直接税处各类税法汇编》,京华印书馆(重庆)1943年10月印行。
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编:《中华民国统计提要》(1935),商务印书馆1936年印行。
财政评论社编:《战时财政金融法规汇编》,财政评论社1940年版。
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8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编:《中国农民银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年版。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千家驹:《旧中国公债史资料》,中华书局1984年版。
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一、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1991年版。
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料编辑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会计史料选编——中华民国时期》,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编:《美国花旗银行在华史料》,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 财政经济(一)、(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 财政经济(三)、(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 财政经济(一)、(四)、(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江苏省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编写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综合类)第1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江苏省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编写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料选编》(货物税)第3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江苏省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编写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直接税·印花税)第4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政府财政金融税收档案史料(1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国家图书馆藏民国税收税务档案史料汇编》(共38册),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8年版。
四川联合大学经济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物价史料汇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国清代外债史资料》,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版。
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民国外债档案史料》(共12册),档案出版社1992年版。
广东省财政科学研究所、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档案馆编:《民国时期广东财政史料》,广东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上海市工商联、复旦大学历史系:《上海总商会组织史料汇编》(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吴冈:《旧中国通货膨胀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重庆档案馆、重庆师范大学合编:《中国战时首都档案文献——战时社会》,重庆出版社2014年版。
重庆档案馆、重庆师范大学合编:《中国战时首都档案文献——战时金融》,重庆出版社2014年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上海经世文社辑:《民国经世文编》第5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史料长编》第61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常会会议记录》(十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北京市档案馆编:《民国时期北平市工商税收》,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版。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德外交密档(1927—194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傅文龄编:《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在华活动史料》,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年版。
孙毓棠主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上海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第4辑《经济金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洪葭管编:《中央银行史料》(上下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3编第1册,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年版。
天津市档案馆等编:《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28—1937)》,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天津市档案馆等编:《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45—1950)》,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章开沅等编:《苏州商会档案丛编》第1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马敏、祖苏主编:《苏州商会档案丛编》第3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裕大华纺织资本集团史料》编辑组:《裕大华纺织资本集团史料》,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陈锋主编:《晚清财政说明书》(9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魏文享主编:《民国时期税收资料汇编》第1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年版。
国际统计年鉴编委会:《国际统计年鉴》(2019),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年版。
中国财政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财政年鉴》(2019年),中国财政杂志社2019年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委员会编:《中国直接税创始人高秉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委员会1993年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中统内幕》,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李鸿章:《李文忠公奏稿》,光绪三十一年(1905)刻本。
张之洞:《张文襄公奏稿》,1918年刻本。
包世臣:《包世臣全集》,黄山书店1991年版。
郑观应:《盛世危言》,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恽毓鼎:《恽毓鼎澄斋日记》,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赵德馨主编:《张之洞全集》,武汉出版社2008年版。
郭嵩焘:《郭嵩焘日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
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图书馆编:《张謇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梁启超:《中国财政改革私案》,《饮冰室合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载泽:《考察政治日记》,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岳麓书社1986年版。
柳和城编著:《叶景葵年谱长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岑学吕编:《三水梁燕孙(士诒)先生年谱》,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1辑743,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版。
《蒋介石日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抄本。
公安部档案馆编:《在蒋介石身边八年——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日记》,群众出版社1991年版。
刘振东编:《孔庸之先生演讲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版。
虞和平、夏良才编:《周学熙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谢幼田整理:《居正日记书信未刊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周秋光编:《熊希龄集》,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崔敬伯:《崔敬伯财政文丛》,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版。
二 著作
贾士毅:《民国财政史》,商务印书馆1917年版。
金国宝:《英国所得税论》,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杨汝梅:《民国财政论》,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
刘大钧:《外人在华投资统计》,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1932年版。
陈英競:《所得税之理论与实际》,四川长寿新市镇澄园1933年版。
何廉、李锐:《财政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杨荫溥:《所得税纳税须知》,1936年10月印行。
王炳勋、鲍成麟编著:《所得税》,天津光华印字馆1936年版。
闵天培:《中国战时财政论》,正中书局1937年版。
吴广志编:《所得税》,中华书局1937年版。
胡毓杰:《我国创办所得税之理论与实施》,财政建设学会1937年版。
潘序伦、李文杰:《所得税原理及实务》,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陈德容、袁际唐:《所得税会计论》,维新印刷公司1937年版。
徐永祚、陆善炽:《所得税与会计》,徐永祚会计师事务所1938年版。
张淼编:《中国现行所得税释疑》,财政部浙江所得税办事处1938年版。
朱偰:《所得税发达史》,正中书局1939年版。
朱偰:《中国战时税制》,财政评论社1943年版。
尹文敬:《战时财政论》,中央政治学校(重庆)1940年印行。
刘振东、王启华:《中国所得税问题》,中央政治学校研究部1941年版。
杨骥:《现行所得税改进论》,重庆独立出版社1941年版。
高秉坊:《中国直接税史实》,财政部直接税处经济研究室1943年版。
高秉坊编:《中国直接税的生长》,财政部直接税处经济研究室1943年版。
张淼编:《中国所得税制度》,正中书局1943年版。
赵懿翔编:《中国所得税实务》,京华印书馆1944年版。
贾德怀:《民国财政简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
巫宝三:《中国国民所得(1933年)》,上海中华书局1947年版。
杨昭智:《中国所得税》,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张保福:《中国所得税论》,正中书局1947年版。
费文星:《中国直接税概要》,世界书局1947年版。
徐日清:《直接税实务概要》,中国文化服务社1948年版。
杨培新:《中国通货膨胀论》,生活书店1948年版。
许大龄:《清代捐纳制度》,燕京大学、哈佛燕京学社1950年版。
杨荫溥:《民国财政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年版。
孙邦治:《中国所得税查帐学》,财政部直接税处经济研究室1943年版。
杜岩双:《中国所得税纲要》,京华印书馆1944年版。
包超时:《中国所得税逃税论》,重庆财政部直接税处经济研究室1943年版。
吴承明编:《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刘秉麟:《近代中国外债史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版。
罗玉东:《中国厘金史》,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版。
杨荫溥:《民国财政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年版。
张公权:《中国通货膨胀史(1937—1949)》,文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
徐沧水编:《上海银行公会事业史》,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24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8年版。
北京经济学院财政教研室主编:《中国近代税制概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胡寄窗、谈敏:《中国财政思想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朱英:《辛亥革命时期新式商人社团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朱英、魏文享主编:《近代中国自由职业者群体与社会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陈锋:《清代军费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陈锋:《清代财政政策与货币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郭绪印编:《国民党派系斗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金鑫等主编:《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大事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
金鑫等主编:《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直接税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金鑫等主编:《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税务管理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金鑫等主编:《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货物税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金鑫等主编:《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财政部外事局、财政部税政司编译:《国外个人所得税概况》,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葛克昌:《国家学与国家法——社会国、租税国与法治国的理念》,台北月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
何平:《清代赋税政策研究(1644—184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赵靖主编:《中国经济思想史》第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叶世昌:《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张生:《南京国民政府的税收:1927—1937》,南京出版社2001年版。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林美莉:《西洋税制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05年版。
刘佐、靳东升主编:《中国所得税》,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
项怀诚:《中华民国财政史:中华民国财政》,中国财经出版社2006年版。
夏国祥:《近代中国税制改革思想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孙文学、刘佐主编:《中国赋税思想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申学锋:《晚清财政支出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玉茹:《近代中国物价、工资与生活水平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魏文享:《中间组织——近代工商同业公会研究:1918—1949》,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段导清、潘寿民编著:《中国印花税史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徐小群:《民国时期的国家与社会:自由职业团体在上海的兴起(1912—1937)》,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陈同:《近代社会变迁中的上海律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版。
曹英:《晚清中英内地税冲突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孙文学主编:《中国财政思想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邹进文:《民国财政思想史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史志宏:《清代户部银库收支与库存统计》,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龚祖英:《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版。
付志宇:《中国近代税制流变初探:民国税收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付志宇:《近代中国税收现代化进程的思想史考察》,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金以林:《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马金华:《民国财政研究:中国财政现代化的雏形》,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李超民:《中国战时财政思想的形成:1931—1945》,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版。
张晓辉:《民国时期广东财政政策变迁》,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卞琳:《南京国民政府训政前期立法体制研究(1928—1937)》,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王立诚:《近代中外关系史治要》,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焦建华:《中华民国财政史》(上下),叶振鹏主编《中国财政通史》第8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彭泽益:《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刘增合:《“财”与“政”:清季财政改制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
戴丽华:《民国时期印花税制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吴景平等:《抗战时期的上海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吴景平:《近代中国的金融风潮》,东方出版社2019年版。
李向东:《清末民初印花税研究(1903—1927)》,河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顾銮斋:《中西中古税制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邹进文:《近代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以留学生博士论文为中心的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黄艳红:《法国旧制度末期的税收、特权和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湛贵成:《明治维新期财政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倪玉平:《清代关税:1644—1911年》,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倪玉平:《从国家财政与到财政国家:清朝咸同年间的财政与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梁长来:《1920年北洋政府开征所得税中的官商博弈——兼论财政改革的宏微观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9年版。
柯伟明:《民国时期营业税制度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
三 论文
汤象龙:《民国以前的赔款是如何偿付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1934年第2卷第2期。
汤象龙:《道光朝捐监之统计》,载《中国近代财政经济史论文选》,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汤象龙:《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财政制度》,载《中国近代财政经济史论文选》,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夏良才:《论孙中山与亨利·乔治》,《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6期。
何本方:《清代商税制度刍议》,《社会科学研究》1987年第1期。
黄汉民:《试析1927—1936年上海工人工资水平变动趋势及其原因》,《学术月刊》1987年第7期。
王玉茹:《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2期。
刘佛丁、王玉茹:《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国民收入问题考略》,《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4期。
王学庄:《“重税”、“累进税”辨——关于孙中山地价税研究中的一个问题》,《广东社会科学》1991年第3期。
朱英:《甲午“息借商款”述略》,《贵州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朱英:《晚清的“昭信股票”》,《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6期。
王年咏:《近代中国的战争赔款总值》,《历史研究》1994年第5期。
吴景平:《关于近代中国外债史研究的若干思考》,《历史研究》1997年第4期。
吴景平:《抗战时期中国的外债问题》,《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1期。
吴景平:《蒋介石与1935年法币政策的决策与实施》,《江海学刊》2011年第2期。
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历史研究》1997年第5期。
张忠民:《近代上海工人阶层的工资与生活———以20世纪30年代调查为中心的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2期。
张剑:《二三十年代上海主要产业职工工资级差与文化水平》,《史林》1997年第4期。
马陵合:《清末民初国民捐概述》,《档案与史学》1998年第4期。
赵新安:《1927—1936年中国宏观税负的实证分析》,《南开经济研究》1999年第6期。
邓小南:《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代官僚政治制度史研究为例的点滴思考》,《浙江学刊》2003年第3期。
陈锋:《20世纪的清代财政史研究》,《史学月刊》2004年第1期。
任彩红:《20世纪初年的女子国民捐运动》,《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贾艳丽:《〈京话日报〉与20世纪初年国民捐运动》,《清史研究》2006年第3期。
侯坤宏:《抗战时期的税务控案》,载《财政与近代历史论文集》,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年版。
钱乘旦:《欧洲国家形态的阶段性发展:从封建到现代》,《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彭秀良:《〈京话日报〉与国民捐运动》,《文史精华》2009年第5期。
刘刚:《浅析孙中山的财政思想》,《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
王昉、熊金武:《孙中山的地价税构想及其当代借鉴意义》,《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胡波:《孙中山与廖仲恺的财政思想》,《广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
任智勇:《〈中国近代关税收入和分配统计〉校勘记》,《中国经济史研究》2018年第5期。
李文杰:《“息借商款”与晚清财政》,《历史研究》2018年第1期。
慈鸿飞:《二三十年代公务员、教师工资及生活状况考》,《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3期。
王印焕:《民国政府公教人员生活状况的演变》,《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尹倩:《中国近代自由职业者研究述评》,《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6期。
何家伟:《南京国民政府个人所得税制度略论》,《武汉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方霞:《抗战时期后方的节约建国储蓄运动》,《抗日战争研究》2009年第3期。
陆连超:《新财政史——解读欧洲历史的新视角》,《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万立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库制度的演进》,《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杨德才:《近代外国在华投资:规模与效应分析》,《经济学》(季刊)2007年第3期。
王利华:《近代外人对华投资的影响因素剖析》,《南开经济研究》1997年第2期。
魏文享:《近代民间会计师与所得税法的推进(1936—1937)》,《人文杂志》2013年第2期。
魏文享:《“自由职业者”的社会生存:近代会计师的职业、收入与生活》,《中国社会经济史》2016年第2期。
魏文享:《国家税政的民间参与——近代中国所得税开征中的官民交涉》,《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2期。
魏文享:《华洋如何同税:近代所得税开征中的外侨纳税问题》,《近代史研究》2017年第5期。
魏文享:《国民政府之遗产税征稽及其逃税困境》,《历史研究》2019年第2期。
魏文享:《民国时期工商税收史研究之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9年第1期。
魏文享:《近代所得税的制度演变和征收实践》,《光明日报》2018年10月29日,理论版。
魏文享:《贪污惩治、税政革新与派系权争:抗战胜利前后直接税署长高秉坊贪污案解析》,《史学月刊》2017年第7期。
魏文享:《抗战胜利后的天津商人与政府摊派(1946—1949)》,《史学月刊》2020年第2期。
刘巍:《1887—1936年中国总产出的国际地位——与美英日三国的比较分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李炜光、任晓兰:《财政社会学源流与我国当代财政学的发展》,《财政研究》2013年第7期。
倪玉平等:《中国历史时期经济总量估值研究——以GDP的测算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
关永强:《1933年中国国民所得再考察——浅析巫宝三与刘大中估算的差异》,《财经问题研究》2017年第3期。
熊芳芳:《新财政史视域下法兰西近代国家形成问题述评》,《历史研究》2018年第3期。
熊芳芳:《再论法国大革命的财政起源》,《史学月刊》2018年第11期。
邹进文:《民国时期的中国国民收入研究——以刘大中、巫宝三为中心的考察》,《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陈明汉:《美国所得税之发展》,学士学位论文,国立武汉大学,1942年。
郭慰永:《中英二国所得税之比较研究》,学士学位论文,国立武汉大学,1942年。
田光裕:《我国所得税制度之研究》,学士学位论文,国立武汉大学,1942年。
胡惠英:《我国所得税制之研究》,学士学位论文,国立武汉大学,1943年。
孔祥麟:《我国所得税制度之研究》,学士学位论文,国立武汉大学,1943年。
伍必文:《所得税之理论的研究》,学士学位论文,国立武汉大学,1944年。
周荣德:《所得税理论方面之研究》,学士学位论文,国立武汉大学,1947年。
倪玉生:《中国所得税》,学士学位论文,国立武汉大学,1948年。
雷家琼:《抗战前中国遗产税开征中的多方推进》,《近代史研究》2016年第4期。
雷家琼:《税法西来:民国遗产税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8年。
栾世文:《抗战时期直接税的实施与影响》,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高峰:《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直接税征收述论——以西康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8年。
胡松:《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所得税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韩昌盛:《抗战时期四川所得税的征收及影响》,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胡芳:《民国时期所得税法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张琼:《南京国民政府直接税署研究(1936—1948)》,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刘赛赛:《战时经济秩序下裕华纺织公司的“暗账”问题研究(1939—1949)》,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21年。
曾耀辉:《民国时期所得税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张荣苏:《财政革命与英国政治发展研究(1660—1763)》,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大学,2014年。
任同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税务行政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张超:《南京国民政府国库制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
张莉:《近代天津市财政研究(1928—1937)》,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
四 中译及外文文献
张仲礼:《中国绅士的收入——〈中国绅士〉续编》,费成康、王寅通译,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1年版。
张嘉璈:《通胀螺旋——中国货币经济全面崩溃的十年(1939—1949)》,于杰译,中信出版社2018年版。
和文凯:《通向现代财政国家的路径:英国、日本和中国》,汪精玲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马德斌:《中国经济史的大分流与现代化——一种跨国比较视野》,徐毅、袁为鹏、乔士容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英]薛尔弗曼:《赋税的归宿与效应》,蒋方正译,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英]康登(H.E.A.Condon):《百年来英国所得税的演进》,陈封雄译,《财政评论》1943年第10卷第6期。
[英]亚当·斯密:《原富》下册,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英]彼得·马赛厄斯、悉尼·波拉德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第8卷,王宏伟、钟和等译,韩毅校订,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英]玛丽·富布卢克:《剑桥德国史》,高旖嬉译,新星出版社2017年版。
[英]费唐:《费唐法官研究上海公共租界情形报告书》第2卷,工部局华文处译,工部局华文处1932年版。
[法]孟德斯鸠:《法意》第3册,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法]费尔兰·布罗代尔:《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第3卷,施康强、顾良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版。
[法]理查德·邦尼主编:《欧洲财政国家的兴起(1200—1815)》,沈国华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法]亚力克西·德·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法]皮凯蒂(Thomas Piketty):《21世纪资本论》,巴曙松译,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
[法]居伊·布罗索莱:《上海的法国人:1948—1949》,牟振宁译,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版。
[加]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塞里格曼(Edwin Robert Anderson Seligman):《所得税论》,杜俊东译,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美]塞里格曼(Edwin Robert Anderson Seligman):《累进课税论》,岑德彰译,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美]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陈泽宪、陈霞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美]斯坦利·L.恩格尔曼、罗伯特·E.高尔曼主编:《剑桥美国经济史:20世纪》第3卷,蔡廷、张林、李雅菁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安德鲁·戈登:《现代日本史:从德川时代到21世纪》,李朝津译,中信出版社2017年版。
[美]查尔斯·亚当斯:《善与恶:税收在文明进程中的影响》,翟继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美]马克·威尔金森:《上海的美国人社团(1937—1949)》,载熊月之、马学强等选编《上海的外国人(1842—194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美]雷麦:《外人在华投资》,蒋学楷、赵康节译,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荷]方德万:《潮来潮去:海关与中国现代性的全球起源》,姚永超、蔡维屏等译,山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德]卡尔·赫弗里希:《经济战争与战争经济——德国财政部长一战回忆录》,王光祈译,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
[德]卡尔·哈达赫:《二十世纪德国经济史》,扬绪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日]小川乡太郎:《社会问题与财政》,甘浩泽、史维焕译,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日]汐见三郎:《各国所得税制度论》,宁柏青译,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日]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周锡卿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版。
[日]石井寛治、原朗、武田晴人編:《日本経済史1幕末维新期》,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0年版。
[日]岩井茂树:《中国近代财政史研究》,付勇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日]小滨正子:《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葛涛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日]日本銀行統計局編:《明治以降本邦主要経済統計》,東京:並木書房1966年版。
[日]《所得税法》(1887年3月19日),大藏省印刷局编:《官报》第1115号,1887年3月23日。
[日]《所得税法施行细则》(1887年5月5日),大藏省印刷局编:《官报》第1152号,1887年5月5日。
日本内阁官报局编:《法令全书》,明治六年三月三日,太政官,第82号。
日本大蔵省編纂:《明治大正財政史》第200巻,東京:財政経済学会,1936—1940年。
“The Growth of the Income Tax”,The North-China Herald,Vol.8,No.366,August 1st,1857.
“The Income Tax,the Franchise and Redistribution”,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Vol.34,No.6295,November 20th,1884.The North-China Herald and Supreme Court & Consular Gazette,Vol.33,No.907,November 26th,1884.
“The Income Tax”,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Vol.45,No.7970,May 10th,1890.
“British Income Tax”,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Vol.53,No.9380,December 20th,1894.
“The Revenue Act of 1861”,1861,United States Statutes at Large,Office of the Federal Register,1861.
“The Revenue Act of 1862”,United States Statutes at Large,Office of the Federal Register,1862.
Paauw,Douglas Seymour,Chinese Public Finance During the Nanking Government Period,Ph.D.Dissertation,Harvard University,1950.
Jensen,Merrill,The Articles of Confederation: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Social-Constitutional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1774-1781,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59.Great Britain.Paliament.House of Commons,Defence Loans. A Bill to Amend the Defence Loans Act,1937,Great Britain.Parliament.(Session 1938-1939).House of Commons,2007,republish.Martin Daunton,Just Taxes:The Politics of Taxation in Britain,1914-1979,Cambridge University Pess,2002.
Sir Keith Hancock,Financial Policy,1939-1945(History of the Second World War,United Kingdom Civil Series),London:H.M.Stationary Office and Longman's,Green and Company,1956.
Roy G. Blakey,Gladys C. Blakey,“Federal Tax Legislation,1939”,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29,No.4 (Dec.,1939).
Arthur H. Kent,The Revenue Act of 1940,California Law Review,Vol. 29,No. 2 (Jan.,1941).
Kent G.Deng,“The Continuation and Efficiency of the Chinese Fiscal State,700BC-AD 1911”,Bartolome’Yun-Casalilla,Patrick K. O'Brien,eds.,The Rise of Fiscal States:A Global History,1500-1914,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2.
R.Bin Wong,“Taxation and Good Governance in China,1500-1914”,Bartolome’ Yun-Casalilla,Patrick K. O’Brien,eds.,The Rise of Fiscal States:A Global History,1500-1914,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2.
Michael.J.Braddick,The Nerves of State,Taxation and the Financing of the English State,1588-1714,Manchester University,1996.
John,Brewer,The Sinews of Power:War,Money and the English State,1688-1788,Unwin Hyman Ltd,1989.
R.Robert and D.Kynaston,The Bank of England:Money,Power and Influence,1649-1994, 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95.
Patrick K.O’Brien,“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British Taxation,1660-1815”,Economy History Review,new series.,Vol.41,No.1,February 1988.
P.G.M.Dickson,The Financial Revolution in England-A Study in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Credit,1688-1756,Routledge,2016. First Published in Great Britain in 1967 by Macmilan and Company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