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第一节 仁德义善以立身
修身成人作为人能合群的前提,在合群命题体系中占据首要位置。修身的制度化面临的问题是:修什么样的身?成什么样的人?通过何种途径、手段与方式实现此目标?在先秦群学观点中,人应该与野兽相区别,君子应该与小人相区别,合群提倡明分使群。人们只有得到仁义道德的浸染,并将其内化为必须秉持的行为准则才能与野兽、小人等相区别,因此这就需要加以学习和教化。深厚的教化自然会使人仪态优雅、健康长寿,从而形成由内而外的修身路径。对统治者来说,君主依靠仁德立身,继而才能立政。一国的治乱兴衰与其政治德行密切相关。汉朝作为大一统帝国,统治者与百姓都要将群学的修身观念具体化、实践化并加以规范化。
秦汉时期修身的制度化包含正式的教化制度、作为惯例的社会规范和潜移默化的习惯习俗。“身立则政立”将立身与君主治国、官员操守联系起来,成为统治者的行为规范。“君子慎独”“立身行道”将个人内在的审慎省思和外在的制度举措结合起来,要求人们以身作则,践行大道。“德有六美”从道、仁、义、忠、信、密六个维度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义以养心”通过礼仪、社会习俗和法度促使人们向善,养成仁义之心。“仁者长寿”强调以仁作为个体修身的准则,并将修身与仁义的规范、治国理政结合起来,实现了从合群到能群、善群的贯通。
(高和荣)
一 身立则政立
(一)“身立则政立”的含义
“身立则政立”出自扬雄的《法言·先知》。原文为:“或问:‘何以治国?’曰:‘立政。’曰:‘何以立政?’曰:‘政之本,身也。身立则政立。’”[1]因为语录体结构的关系,《法言》虽没有展开论述,总体上看,“身立则政立”包含以下几个层面含义。
第一层含义,国家治理需要以君主为依托,君主的德行直接影响国家的治理。在扬雄的语境中,“身立则政立”的主语是“人君”或“圣人”。扬雄以周公、召伯为例,认为从政者品德高尚,则“审其思斁”[2],百姓会以直接的好恶进行反馈。
第二层含义,立身是治国的基础,立身使得君主具备了治理国家的能力和品格。在《法言修身》中,扬雄指出,修身可以为君主的成长指明方向,“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3];修身使得君子具备参与政事的品格,所谓“仁,宅也;义,路也;礼,服也;智,烛也;信,符也。处宅,由路,正服,明烛,执符,君子不动,动斯得矣”[4]。
第三层含义,立身之德与治国之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德治是治国之纲,君主可以通过道德教化来影响社会公众。扬雄主张治民以礼乐,“圣人之治天下也,碍诸以礼乐,无则禽,异则貊。”[5]
(二)“身立则政立”的制度表现
“身立则政立”在历朝历代中均有不同表现。
首先,“身立则政立”成为帝王的道德准则。对君主而言,修身是理政的基础。两汉时期,各类儒家典籍对此均有所强调。《礼记·文王世子》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对于未来君主及世子的培养:“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立大傅、少傅以养之,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是故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6]东汉之初,光武帝、明帝、章帝均为政勤勉,谦慎自律。光武帝“勤劳不怠”,“虽身济大业,兢兢如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7]明帝“显宗丕承,业业兢兢。危心恭德,政察奸胜”[8]。章帝“肃宗济济,天性恺悌。於穆后德,谅惟渊体”[9]。
反过来讲,君德不修同样需要承担后果、明显的例子就是霍光对于昌邑王刘贺的废黜。“天子所以永保宗庙总壹海内者,以慈孝礼谊赏罚为本”[10],昌邑王则因“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11],由此被废。
其次,“身立则政立”是地方官吏的从政要求。察举孝廉成为汉朝地方官选任的一个主要方式,道德修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条件。武帝元狩六年,丞相府设四科之辟进行人才考选。四科之中的第一科即为“德行高妙,志节清白”[12]。光武帝时又颁诏重申,称为“丞相故事”[13]。《后汉书·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所列均是一些德位相配的名士重臣,范晔为之感慨:“夫器博者无近用,道长者其功远,盖志士仁人所为根心者也。根犹本也。”[14]
(三)“身立则政立”的渊源与发展
从渊源上来看,“身立则政立”与儒家经典表述完全一致。《论语》在西汉之时尚未成为士人们学习的规定教义,但经张禹等人的整理,已风行于世。[15]扬雄自称为“治己以仲尼”[16],并以《论语》作为《法言》的拟写对象,立言的指向性非常明确。《法言·先知》卷诸篇内容基本上均可以在《诗经》《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中找到对应之处,“身立则政立”上述三层含义也与诸经典旨意相合。
“身立则政立”的第一层含义直接来自《论语》。《论语·子路》中与此相近的论述还有:“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第二层含义来自《大学》。《大学》开篇即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立则政立”实际上是对《大学》 “三纲八目”中治国实践工夫的简要概括。第三层含义的德治同样是孔子、孟子思想的核心。孔子倡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不过,与先秦儒家思想相对照,“身立则政立”又略有不同,正所谓“新则袭之,敝则益损之”[17]。第一,扬雄开始将修身成德的主体扩大到了常人,由此使得修身具有了更强的社会实践特别是日常生活意义。“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18]。他将无学无教之人称为“众人”,言下之意,众人学会了则可以成为贤人。第二,扬雄修身思想的出发点在于“善恶相混”理论,即所谓“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19]。这一点受到了荀子的影响,虽然其明确表示对荀子的不认同,但是使其思想为法律的适用提供了更多可能。第三,扬雄的修身理论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其中加入了一些道家思想,主张律令恒定、不多扰民。
扬雄之后,“身立则政立”在历朝历代中均有不同表现,这一因果命题开始被内化为儒家文化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进而成为政治制度的构成部分。
首先,“身立则政立”开始成为封建帝王的自律准则。汉朝之后,唐、明、清等统一王朝均明确标榜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指要,在立国之初以不同形式对以上“身立则政立”思想予以强调。唐太宗提到,君主要正身修德,修身治国:“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理而下乱者”[20];明太祖朱元璋力倡“以礼为教”,并认为“礼者所以美教化而定民志”[21]。康熙在《圣谕文告》讲道:“朕惟至治之世,不以法令为亟,而以教化为先。盖法令禁于一时,而教化维于可久。若徒恃法令而教化不先,是舍本而务末也。”[22]
其次,“身立则政立”也是传统社会清臣名吏的从政要求。[23]以身作则、身正事成逐渐在统治阶层的沟通交流中成为共识性的话语。南宋朱熹主张:“人主之心一正,则天下之事无有不正”[24]。元朝时耶律楚材讲:“制器者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儒臣之事业,非积数十年,殆未易成也”[25]。明朝廉吏海瑞讲:“天下之事,图之固贵于有其法,而尤在于得其人”[26]。明朝名臣刘大夏讲:“居官以正己为先。”[27]
最后,“身立则政立”逐步泛化,被吸收入民间官箴。官箴是中国古代统治阶层内部流行的对于官员任职的劝勉之词或者经验总结。早期的官箴一般由朝廷编写,之后多由一些士大夫自发撰写,后来一些幕府师爷成为主要的操刀者。早期的官箴即包括很多对为官者的道德准则性的要求。如元朝名臣张养浩的《为政忠告》即包含有很多关于自律、修身的内容。[28]宋朝吕本中提出的“清、慎、勤”为官三法更为人所熟知。[29]“身立则政立”基本上已经成为民间共识。
(赵春燕)
二 君子慎独
(一)“君子慎独”的出处
1.错综其解
“慎独”一词源于《礼记》。《礼记·中庸》开篇即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郑玄对此注解道:“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小人于隐者,动作言语,自以为不见睹,不见闻,则必肆尽其情也。若有占听之者,是为显见,甚于众人之中为之。”[30]孔颖达疏解“故君子慎其独也”为:“以其隐微之处,恐其罪恶彰显,故君子之人恒慎其独居。言虽曰独居,能谨慎守道也。”[31]朱熹对此的注解为:“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是天下之事无有著见明显而过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惧,而于此尤加谨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32]
相关词
相关推荐
-
[1] 第十三讲 奉职循理,廉以立身——论廉
-
[2] 基于中国历史文化情境的本土管理学建构何以立身
-
[3] 《合群(修身)系列命题的制度化》引言
-
[4] 《合群(修身)系列命题的制度化》结语
-
[5] 何妥难苏威元善
其他推荐
-
图书 基于中国历史文化情境的本土管理学建构研究
作者:马文军
图书 基于中国历史文化情境的本土管理学建构研究
-
2
图书 追寻幸福:中国哲学史视角:全2册
作者:赵玉
图书 追寻幸福:中国哲学史视角:全2册
-
3
图书 公平论
作者:戴文礼
图书 公平论
-
4
图书 新闻工作者角色道德自觉
作者:魏茹芳
图书 新闻工作者角色道德自觉
-
5
图书 华严经今译
图书 华严经今译
-
6
图书 中国近代社会史(第2版)
作者:乔志强
图书 中国近代社会史(第2版)
-
7
图书 在田野中发现历史:学生田野调查报告.永济篇
作者:行龙 郭永平
图书 在田野中发现历史:学生田野调查报告.永济篇
-
8
图书 经学视野下的《大学》学史研究
作者:张兴
图书 经学视野下的《大学》学史研究
-
9
图书 意义生产与出版活动:中国现代文学的两维
作者:曹清华
图书 意义生产与出版活动:中国现代文学的两维
-
10
图书 历史学读书笔记
作者:李洪峰
图书 历史学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