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实践

¥0.8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09-10

字      数: 8862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科学社会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实践

一 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向何处去?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早在革命战争时期就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1]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即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为中国近代历史已经证明,在中国资本主义的路是走不通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相比较,哪种制度好呢?邓小平斩钉截铁地指出:“当然是社会主义制度好。……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不是为了剥削。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这些特点,我国人民能有共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理想,共同的道德标准。以上这些,资本主义社会永远不可能有。资本主义无论如何不能摆脱百万富翁的超级利润,不能摆脱剥削和掠夺,不能摆脱经济危机,不能形成共同的理想和道德,不能避免各种极端严重的犯罪、堕落、绝望。”[2]

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有条件的。首先,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中国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这是重要的政治条件。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没收了官僚资本,使其变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并且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这是重要的经济条件。那种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为口实而反对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考茨基之流所宣扬的庸俗生产力论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有两段精辟的话,可以看做是继列宁之后,进一步对庸俗生产力论的批判。这两段话就是:“从世界的历史来看,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不是在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国家以前,而是在这以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大发展,也不是在上层建筑革命以前,而是在这以后。都是先把上层建筑改变了,生产关系搞好了,上了轨道了,才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为物质基础的增强准备了条件。当然,生产关系的革命,是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的。但是,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以后。”“首先制造舆论,夺取政权,然后解决所有制问题,再大大发展生产力,这是一般规律。”[3]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符合这个一般规律的。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有林.科学社会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实践[C]//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36位著名学者纵论新中国发展60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