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戏的格法化

¥4.73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所属图书: 《墨戏研究》

出版日期:2022-04

字      数: 9467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三节 墨戏的格法化

元代墨戏的发展与其特殊的时代历史背景关联甚密。由于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于汉族的知识分子,蒙古贵族采取高压的政治统治,尤其是他们所实行的民族歧视政策[1]以及对于科举的忽视,使得包括士大夫在内的汉族人民地位低下,文人阶层的士大夫成分日益衰减。当文人阶层对内无法学优而仕、济世安民,对外又无从斗争、反抗之时,人们便会转向自我,向往自我表现,追求内在的精神自由。而宫廷画院在元代的废除,使得绘画无须再发挥其辅政、教化与审美娱乐等功能。失去了艺术“监护人”的元代,创作不再是直接的求取仕进的手段[2],同时这也是很多文人所不屑与不肯的,绘画也因此由贵族士大夫趣味转向了平民趣味,由国家意志转向了个人意识,失去了社会地位和政治优越感的文人士大夫纷纷投身书画,或是寻求慰藉,或是抒发愤懑……而书画中墨戏又是与元代文人阶层心理结构最相契合的。潘天寿在《中国绘画史》对元代文人墨戏画这样总结:“元代墨戏画作者,济济多士,可谓空前绝后。其专长一科之专门作者,固甚多;实则元人以能画名者,几无不兼工墨戏画。以其画材言,则以四君子为最盛。墨戏花鸟次之,枯木窠石又次之。四君子,以墨竹为最盛,墨梅次之,墨兰墨菊为下。”[3]墨戏在元代是全民性的,不同于北宋时期的墨戏,元代墨戏已全入文人余事之范围。从元代画论中关于墨戏的用法中可以看出,墨戏一词的使用在元代已经非常频繁,《图绘宝鉴》卷五:

赵雪岩,温州人,寓华亭青龙镇。喜作花鸟,设色有法,亦善墨戏墨竹。[4]

班惟志,字彦功,号恕斋,大梁人。官至集贤待制,江浙儒学提举。善墨戏。[5]

边鲁,字至愚,号鲁生。善画墨戏花鸟。[6]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谷疏博.墨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