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学制度化的特征

¥1.82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2-10

字      数: 4003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二节 群学制度化的特征

群学在参与秦汉基本社会制度的建设中,形成了诸多特征。朝廷确立治国理政的职官体系,而这些职官一般是受到群学熏陶的士人,这样群学的实践就有了便利条件。群学经过这些人士的推动,一些思想理论以圣旨、诏令及政策等形式呈现出来,使得群学制度化具有了官方性、正统性、实践性和定型化等特征。

一 官方性

群学制度化过程就是正规化的历程,它表现出了较强的官方性特征。所谓官方性,是指确立正式治国理政的职官体系,以该体系为主体来推动制度化的进程。这可见于《国语》“举善援能,官方定物,正名育类”[1]。群学系列命题在走向规范化过程中,王朝设立相关的官职和机构部门,来订立相关规范,管理社会事务。例如,兴太学,立学校,置五经博士和学官,教授修身知识,管理修身合群等事务,实现达到和合社会众人的固群目的。在郡县乡里(亭)什伍等地方行政体制下,各级分设官职,从事编户齐民的户籍管理、家庭治理和乡里社会工作,确定家族规训和治家方略,从而实现齐家成群的能群目的。朝廷设立三公九卿制度,各自职权清晰明了,统一标准,从事治群工作,以实现治国理政的善群目的。秦汉置属邦、属国和大鸿胪等机构,设立护乌桓校尉、西域都护等官职,来管理华夷秩序、和亲安边、朝贡纳质等事项,其目的在于“平天下”和“天下和乐”,从而实现乐群目的。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景天魁,高和荣,王处辉,刘少杰,杨善民,邓万春,何健.中国社会学史.第二卷,群学制度化:全2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