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与伦理变迁:效率、公平与财富

¥7.53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04

字      数: 25900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四 经济转型与伦理变迁:效率、公平与财富

人类迄今为止经历过的经济转型有:从原始经济(狩猎和采集)向农业和畜牧业转变;从畜牧业和农业向工业转型,这是就生产方式而言的。如果从资源配置方式看,可有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如果从当代中国的改革史看,则有由农业—畜牧经济和计划经济向工业和市场经济转型。有关经济转型的历史性考察已在“社会转型与伦理变迁之经济哲学原理”部分给出,在这里我们将深入而细致地分析和论证当代中国经济转型与伦理变迁的具体的、深层的问题。

(一)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道德观念的多样性问题

经济活动在人类整个生活中的作用已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等著作中作了深刻的分析和精彩的表述,它构成了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对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可有多种,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哲学、经济人类学、法经济学等,伦理学沉思经济活动的方式则是“实践精神”的把握方式。所谓实践精神的把握方式就是手段之善和目的之善的辩护、批判、反思和建构的方式。从目的之善着眼,用于满足物质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用于满足精神需要的精神生活资料,对任何人都是有益处的,可以笼统地称之为财富。每个人都有对财富的基本态度、看法和观点,从而形成财富观。财富观具有普遍性,它是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的物质基础,从而成为“外在之善”。没有人会对财富形成完全相反的看法。于是,我们就把财富观视作是经济活动之道德观念与道德实践中的目的之善意义上的观念。而无论是物质生活资料还是精神生活资料都是人的劳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从一个客观的可描述的意义上,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以人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2]劳动首先是一个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蕴藏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的受他自己的控制。”[3]劳动就是作为活动主体的劳动者借助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创造劳动产品的过程。因此,表面来看,劳动是一个劳动者和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但从情感、意志和思维来看,劳动又是一个心理过程、精神活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结束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但是这种服从不是孤立的行为。除了从事劳动的那些器官紧张之外,在整个劳动时间内还需要有作为注意力表现出来的有目的的意志,而且,劳动的内容及其方式和方法越是不能吸引劳动者,劳动者越是不能把劳动当做他自己体力和智力的活动来享受,就越需要这种意志。”[4]作为目的和意志支配者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劳动效率。那么,假如,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欲达到的目的与自己的需要具有直接统一性时,换言之,劳动者的劳动产品用不着参与分配、交换和消费系列时,它只根本劳动者的血缘和地缘关系而进行分配时,此时的劳动者就绝不会有明确的财富观、消费观、效率观、平等观,等等。在此种境遇下,讨论经济活动中的道德观念史与道德实践史就不会有实质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因为生产中的造假和商业活动的欺诈尚未出现。马克思笔下的劳动者目的和意志仅对如何创造最大化的劳动产品有效,只有当劳动产品不归劳动者所有而被雇佣他的资本家所有时,“劳动的内容及其方式和方法越是不能吸引劳动者,劳动者越是不能把劳动当做他自己体力和智力的活动来享受,就越需要这种意志”这种情形才会出现。借助于对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道德观念的多样性问题的学理性分析,我们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必须基于中国形态的现代性场域才能充分且理解经济活动中道德观念与道德实践的原始发生及其演变。

(二)当代中国经济活动中道德观与伦理观的一般结构分析

或许说,人类劳动无论以异化的形式、交换的方式、自然的方式进行,其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生产生产资料和创造生活资料,区别在在于这个“资料”是归劳动者直接所有还是间接所有,或是不成比例地所有。由此决定,财富观都是经济活动之目的之善意义上的伦理观。只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因为不存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这样的现代生产逻辑,所以财富观则不那么明确和迫切。相反,在现代生产体系中,人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消费行为,几乎都要通过市场的交换来完成,当生活资料和生活条件处在流动和变动之中的时候,财富观就变得迫切而重要起来。与财富观相伴而行的就是消费观,它已经成为当代经济伦理观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依照劳动—财富—消费—快乐—幸福的运行逻辑,与财富观相对应的必是劳动观,即劳动的本体论意义和伦理学意义。财富作为劳动过程和结果,是劳动者之心智力量得到充分发挥的结果,既然如此重视财富、重视外在之善,也就必然也必须尊重劳动。马克思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曾以对比的形式描述了劳动异化和自我证明两种情形之下的劳动过程及其结果。于是,经济活动中的道德观和伦理观就从目的之善转向了手段之善的反思与批判,具体地说,必须基于对所有制的批判而展开对经济正义问题讨论,主要包括私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可以明确地或肯定地说,私有制条件下的劳动、劳动异化、劳动正义问题属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道德观念史与道德实践史问题,本质上是西方国家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对此一问题的研究,于我们最有切近意义的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马克思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以“假如我们作为人进行生产”,那么会发生什么呢?我通过劳动对我自身的证明;他人使用、享用我的产品而对我和他者的证明;我是你和社会相互连接的中介;我与类本质之间的证明。[5]然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却在四种异化的场域下进行。因此,资本主义条件的作为手段之善的劳动正义问题就具有了本体论的意义,只有消灭资产阶级私有者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劳优酬”。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劳动正义问题呢?这正是“经济转型与伦理变迁”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重点研究内容。

(三)建立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观念与道德实践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晏辉.社会转型与伦理变迁的哲学批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