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转型与伦理变迁

¥7.91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04

字      数: 27208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六 政治转型与伦理变迁

在现代生活中,政治何以重要?其重要性已是一个无须论证的客观事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适应现代国家治理、全球治理和社会管理的需要而提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观念、制度和行动。它充分反映和证明了政治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政治观念、政治制度和政治行动都具有了新的目标、新的原则、新的规则和新的道路。政治学、国家关系学、法学等学科都以各自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紧跟政治事实的新变化,总结新经验,吸取过往教训,制定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和策略。政治伦理学和政治哲学试图通过它们所特有的范畴、话语和逻辑,以理智的态度、以理性的方式,提供现代政治之“是其所是”的证明,它们共同构成了现代政治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的主要问题和重点研究内容。

(一)对于“现代政治活动中政治、权力、正义、平等之观念与实践研究”而言,有关政治的一般哲学分析何以重要

由“转型期中国伦理基础变迁及其重建”这一总问题研究之原则所决定,在“政治转型与伦理变迁”研究中,必须拥有较为完善而深刻的“元理论”,否则所给出的政治观念与政治实践就一定会不牢靠。为达此目的,就必须避免使用充满弊端的旁观者研究范式,而必须采用当事人研究范式。对政治活动中之“观”的研究,必须采取当事人式的言说方式,让关于政治“是其所是的东西”自身显现自己,被言说者给予,是指这个“是其所是的东西”因言说者而呈现,而不是因他而生成;相反,它自己就是生成自己的原初性力量。如若将关于政治“是其所是的东西”的整体性把握概括为“观”,那么在这个总括的“观”之下则有具体的“观”,这就是:政治观、权力观、平等观和自由观;关于政治活动中的道德观念史与道德实践史的研究,正是关于这些具体“观”的发生史与演变史的研究;当指向客体之善时就是伦理观,当指向主体之善即行动者的德性时就是道德观。对政治的“是其所是的东西”的总体之“观”与具体之“观”的一般哲学分析,就是对政治所做的语言哲学规定。范畴、话语与逻辑构成了有关政治“是其所是的东西”的语言哲学原理的基本单元,它们既是人们用以认知、把握和领悟政治真理的工具系统,也是将政治从遮蔽状态进到澄明和无蔽状态的锁钥;同时还是政治“是其所是的东西”自身。思想者与思想是同一的,巴门尼德说:“因为能被思维者和能存在者是同一的。可以言说、可以思议者存在,因为它存在是可能的,因而不存在者是不可能的……可以被思想的东西和思想的目标是同一的;因为你找不到一个思想是没有它所表达的存在物。”[1]亚里士多德说,能被思想者一定是善的东西,甚至是最高的善,善型与善型的显现方式是一致的,这个显现方式就如同是立在思想者和思想之间的一个中项,它把所指和被指有机地结合起来。如若有一种东西它是至善或最高的善,那它一定是一种自足的东西,它推动着追求和向往它的东西去运动,去实现它,它自身就是一个运动着的本体、实体,“它以这样的方式来运动;像被向往的东西和被思想的东西那样而不被运动。最初的这些东西也是这样。被欲求的东西,只显得美好,被向往的东西,才是最初的真实的美好。欲求是意见的结果而不是相反。因为思想是本原。理智被思想对象所运动,只有由存在所构成的系列自身,才是思想对象。而在这个存在的系列中,实体居于首位,实体中单纯而现实的存在者在先(单一和单纯并不相同。单一表示尺度,单纯则表示自身是个什么样子)。而美好的东西,由于自身而被选择的对象,都属于思想对象的系列。在一系列中,最初的永远是最好的或者和最好的相类。”[2]最初的东西就最美好的东西,它总是这样的美好而不会变成别样,“由于它必然而存在,作为必然,是美好,是本原或始点。而必然性又有这所有含义,由于与意向相反而被强制,或者没有它好的结果就不可能,总须如此而不允许别样是最单纯的意义。”[3]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天界和自然就是这种最初的本源,它们永远都是自足的,没有缺陷,只要完满;但人类就是有缺陷的,它总是想获得那个完满的东西,但总是以有限的方式去思想它和追求它。“天界和自然就是出于这种本原,它过着我们只能在短暂时间中体验到的最美好的生活,这种生活对它是永恒的(对我们则不可能),它的现实性就是快乐(因此,清醒、感觉、思维是最快乐的,希望和记忆也因此你而是快乐)。就其自身的思想,是关于就其自身为最善的东西而思想,最高层次的思想,是以至善为对象的思想。理智通过分享思想对象而思想自身。它由于接触和思想而变成思想的对象,所以思想和被思想的东西是同一的。思想就是对被思想者的接受,对实体的接受。在具有对象时思想就在实现着。这样看来,在理智所具有的东西中,思想的现实活动比对象更为神圣,思辨是最大的快乐,是至高无上的。如若我们能一刻享受到神所永久享到的至福,那就令人受宠若惊。如若享得多些,那就是更大的惊奇。事情就是如此。神是赋有生命的,生命就是思想的现实活动,神就是现实性,是就其自身的现实性,他的生命是至善和永恒。我们说,神是有生命的、永恒的至善,由于他永远不断地生活着,永恒归于神,这就是神。”[4][5]如若把人自身视作神,那么他就一定是一个自我运动、自我沉思的神,获得至善固然重要,但获得至善的过程更重要;获得思想重要,但现实地沉思着思想的对象更令人着迷,因为只有具有现实性的活动才更加重要。

于我们而言,指明政治的“是其所是”固然重要,沉思这个“是其所是”进而获得这个“是其所是”、形成政治观更重要。将政治的真理呈现在表象里、把握在意识中,就是沉思的过程,它是思的现实性;将政治的真理变成现实的活动,它是行动上的现实性。前者构成认识论,后者构成实践论;前者遵循的是建构性原则,后者执行的是范导性原则。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时候,概念史就是观念史,梳理政治概念就是在梳理政治观念。从字源学或词源学角度梳理政治概念,乃是建构有关政治“是其所是的东西”的语言哲学原理的基础。

政,。《说文解字》:“正也。从攴从正,正亦聲。之盛切(zheng)。”政,以强力施行正义。字形采用“攴、正”会义,“正”也是声旁。正也。《论语》中孔子曰:政者,正也。从攴正。正亦聲。之盛切。十一部。“正: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周礼》:‘司马使帅其属而掌邦政。’注云:‘政者,正也。政,所以正不正者也’。”“政,正。由攴、由正会意,正也发声。”[6]作为一个会意字,“政”,从攴从正,本义为“正”;从攴,而“攴”则与手的动作有关,将“正”与“攴”并合在一起,表示统治者以鞭杖来匡正天下。“会意”是古人六种造字方法中的一种,“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撝”,,《说文解字》:“裂也。从手。一曰,手指也。”汤可敏注释道:“手指:田吴炤《说文二徐笺异》:‘手指即指撝连用之谊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指撝当作此字。’后作挥。”[7]“撝”,读[huī],撝在句中意思是指挥,同“挥”,字造成后让人知到它的字义所在,叫“以见指撝”。《说文解字》:“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出自于中国东汉学者许慎的《说文解字》。意思是:并合两个以上的“文”,成为一个字,可要把它们的意义,联系起来,表达另一个新的意义,这种字叫会意字。例如合并“止”、“戈”,是“制止干戈等武器而不用”的意思;又如合并“人”、“言”二字,是“人所说的话一定要诚实”的意思。“政”由“正”和“攴”两个偏旁或两个字组合而成,意义似与“义”相同,即为“适当”、“正当”、“适宜”,获得结果成比例,即适当原则;获得过程和手段要适宜,即正当原则。将“政”、“正”作为副词修饰和限定与“政”组合而成的一个“合体字”的另一个字,乃是修饰和限定另一个“行动”或“动作”。以“政”为单元字组成的词语不下40余个,似乎只有“政治”构成一个偏正词组结构,或许有人认为“政治”是一个并列式词组作谓语的语式结构,但将“政”作为一个独立的动词还是作为联连动结构中的动词,似乎都难以准确地、明确地表达意思。一个准确的把握是,在“政治”这个词组中,“政”是用来修饰和限制“治”的,属于“状语”。在汉语中,修饰和限制状语是句子一个重要修饰成分,是谓语里的另一个附加成分。从情况、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肯定、否定、范围和程度等方面对谓语中心词进行修饰、限制。显然,“政”作为“治”的修饰和限制词,不是一般性的限制,而是一种具有肯定和否定性质的修饰,“政者,正也。政,所以正不正者也。”而“正”或“不正”则是一个价值判断,它不像时间、处所、条件、范围、程度等等,是可感知且可公度的感知,而“正”与“不正”乃是一个虽不可视见但却可以陈述的判断和推理,因地位、身份、角色不同,对“治”是否正义、正当的判断和推理也就不同。因此从字源学或词源学角度考察“政治”,就包含着在“政治”问题上见仁见智的初始根据。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晏辉.社会转型与伦理变迁的哲学批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