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柯律格“艺术家”形象解读的建构性

¥4.6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2-07

字      数: 12972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论柯律格“艺术家”形象解读的建构性

内容摘要:与传统西方汉学研究者相比,柯律格的《雅债》对于文徵明的解读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在艺术社会学视域下,柯律格深入探讨了艺术家形象的建构性,并在对文徵明的解读过程中,对其在艺术史上的“神话”形象建构进行了“袪魅”。基于人类学“礼物”概念,柯律格还以诗文信札、书画题跋、铭诔行状等文献资料为基础,试图恢复其家族之间人情往来、师友朋辈之间的应酬唱和、地方社会的联结等种种具体语境,由此勾勒出明代知识精英的社交网络。这种建构性的解读既具有显著的理论启示意义,又有其值得反思的阐释限度。

当两种异质文化相遇时,带有异域眼光的研究者难免会将所研究的问题“变形”。倘若这种“变形”有一定程度的延展或伸缩,为我们拉开传统的距离,并揭橥了藏之背后的暧昧空间,这种“变形”作为一种有积极意义的尝试,类似于物理学中的“弹性形变”。这正如埃马纽埃尔·勒华杜拉里(Emmanuel Le Roy Ladurie)所阐述的微观史写作原则那样,“在无数雷同的水滴中,一滴水显不出有何特点。然而,假如是出于幸运或是出于科学,这滴特定的水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它不是纯净的,便会出现种种纤毛虫、微生物和细菌,一下子引人入胜起来”[1]。而另一种则相当于“范性形变”,它不是方法论上的“哥白尼式革命”,而是当新方法聚焦于一个“传统概念”时,本身模糊不清的概念会更加放大,而且会越发地与现代观念缠绕纠结。当所阐释的内容重新回到原初语境时,就会显得无比的格格不入,原有的传统反而被遮蔽了。以此观之,柯律格以文徵明为中心,在《雅债》一书中对艺术家“神话”形象建构过程的揭示,不仅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并且为中国艺术史的书写提供了颇具教益的启示。

一 建构之释义

文徵明(1470—1559年)是明代绘画史的核心人物之一。在柯律格之前,西方学术界已经有安妮·德·斯库西·克拉普(Anne de Coursey Clapp)的《文徵明:明代艺术与古物》(Wen Cheng-mingThe Ming Artist and Antiquity,1975)、理查德·爱德华(Richard Edwards)的《文徵明的艺术》(The Art of Wen Cheng-ming,1976)等关于其作品的专著。此外,文徵明的生平和作品在喜龙仁(Osvald Sirén)的《中国画:大师与原理》(1958年),以及高居翰(James Cahill)的《江岸送别:明代初期与中期绘画(1368—1580)》(1978年)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处理。

那么,是什么使柯律格与之前的研究者区别开来呢?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谓“凡是能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就应该沉默”[2],为言说画下了一条边界;柯律格同样对“中国艺术家”的定义保持一种审慎的态度。也正如20世纪的分析美学走向了“用法即意义”的道路,不再讨论“美”是什么这种形而上的本质问题,而探讨“美”之意义的生成依赖于具体的用法、具体的语境;柯律格同样也没有为好奇的中国读者阐明“中国艺术家”“作者”清晰的含义。这层身份到底只包含着单向的创作者,还是双向的创作者与接受者的共同参与?对于柯律格而言,艺术家身份的定位并不是统摄为单一的模式,“纷然而独具的细节,才是真正紧要的”[3]。正因为如此,他选择文徵明作为个案,以诗文信札、书画题跋、铭诔行状等文献资料为基础,试图恢复其家族之间人情往来、师友朋辈之间的应酬唱和、地方社会的联结这些种种具体的语境,来勾勒明代知识精英的社交网络。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姜志鹏.论柯律格“艺术家”形象解读的建构性[C]//周宪,李健.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第九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