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河日記》校勘研究

¥23.55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4-01

字      数: 56387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三章 《熱河日記》校勘研究

《熱河日記》完成于1783年,曾在朝鮮半島廣泛流傳,家喻户曉。其自問世以來已有諸多版本,但目前國内的各類相關研究多以1997年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的朱瑞平點校本作爲參考。本書首次以首爾大學珍藏之奎章閣手抄本(影印件)爲底本,通過臺灣“國立中央”圖書館珍藏手抄本(影印件)及1932年朝鮮大東印刷所出版的鉛印本《燕巖集》之《熱河日記》以及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的點校本與之進行對勘,在版本校正的同時商補了《熱河日記》點校本中的一些失校問題,也發掘整理出朝鮮域外漢籍中一些特殊的語言文字使用現象,爲後續進行的《熱河日記》語言研究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研究材料。通過四種版本的詳細對勘,筆者發現有訛文、異文、倒文、脱文、衍文等校勘問題,本章將逐類舉例説明。

第一節 訛文舉隅

訛文,又稱“誤文”,就是文獻中原有文字錯寫的情况。《熱河日記》在經朝鮮文人傳抄時,由于抄寫者的漢文水平參差不齊,時常會有因字形或字音相近而誤抄、誤用的情况。此外,由于漢字自身形體幾經演變——篆、隸、章草、行、楷以及印刷字體,朝鮮文人又出于抄寫便利的需要而創造了大量朝鮮異寫俗字、簡字以及重文省略、缺字空圍等符號,因而也造成了《熱河日記》手抄本中有大量形近致誤、音同音近致誤的訛文情况。

一 形近致誤

(1)鞭鞘仗脇,聳身鞍,肩高項長,非不,而下衾袋,太厖氄,(僕)夫藁鞋,遍掛鞍後。(奎本册一P14)

按:此處校本(P3)、大東本(P6)、臺本(P6)用“驍”勇,而奎本用了“”勇。“驍”,《説文解字·馬部》:“良馬也。从馬堯聲,古堯切。”[1]“驍勇”,指勇猛。晋·陳壽《三國志·魏志·袁紹傳》:“沮授又諫紹:‘良性促狹,雖驍勇不可獨任。’”[2]“鐃”,是古代軍中用以止鼓退軍的樂器。《説文解字·金部》:“小鉦也。軍法:卒長執鐃。从金堯聲,女交切。”[3]此處,“驍勇”正確。“驍”“鐃”字形相近,奎本因形近而致誤。

(2)其人笑嘻嘻入船,出氣長息曰:“黑旋風媽媽這樣沉排時,巴不得上了沂風嶺。”……趙君曰:“彼語中帶意無限。其語本謂李逵母如此其重,則(雖)李逵神力亦不得背負踰嶺。且李逵母為虎所噉,故其意則以為如此可畀餒。”(奎本册一P20)

按:此處校本(P5)用“奴肉”“可卑餒虎”,大東本(P10)未見該句,臺本(P10)和奎本用“好肉”“可畀餒虎”。根據文意,李逵母親爲虎所噉,故母親爲“好肉”,可以“畀”(給)餓虎。“畀”,給予之義。《説文解字·丌部》:“相付與之,約在閣上也。从丌由聲,必至切。”[4]此例中,校本兩處有誤校,均因形近而致誤。

(3)望見鳳凰山,恰是純石造成,拔地特起,如劈掌立指,如半開芙蓉,如天末夏雲,秀峭戍削,不可名狀。(奎本册一P30)

按:此處校本(P8)用“成削”,大東本(P15—16)、臺本(P16)及奎本用“戍削”。此處應爲“戌削”,意爲“高聳特立貌”,漢語文獻可見《漢書》卷五十七上:“衯衯裶裶,扬衪戌削,蜚襳垂髾。”[5]大東本、臺本、奎本都因形近而誤寫爲“戍削”,且該寫法在朝鮮漢文獻中傳播極廣,如朝鮮洪良浩《耳溪集·初年拾遺·登鐵甕城東臺》:“大陸西馳薩水前,層峰戍削斷還連。”朝鮮沈錥《樗村遺稿·憶壺山》:“巉岩通石棧,戍削上天衢。”校本則錯校爲“成削”。此外,這兩個字也因形近,漢語文獻中也時有誤寫的情况,如宋·范成大《中巖》诗:“赤巖倚竛竮,翠逻森戍削。”[6]校本則錯校爲“成削”。

(4)原埜平濶,不畊墾,而斫柴狼藉,牛蹄轍迹縱橫草間,已知其近柵,而居民之尋常出柵,亦可驗。(奎本册一P31)

按:此處校本(P8)、臺本(P17)用“柹”,大東本(P16)用“杮”。“柹”同“杮”,指砍木头掉下来的碎片,如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疏《毛詩正義》卷九:“伐木許許。”毛傳:“許許,杮貌。”[7]“根柹”在此句中指砍柴後留下的樹根和碎片。奎本用“”,爲形近而誤寫。

(5)或曰:先氣浮空乃旺氣也,旺氣者王氣也。為我亰億萬載龍盤踞之勢,其靈(實)之氣宜異乎他山也。今此山勢之竒峭峻拔過道峰三角,而其浮空光氣大不及漢陽諸山。(奎本册一P31)

按:此處校本(P8)、大東本(P16)用“光風”,臺本(P17)用“光氣”,奎本用“先氣”。前文有“光風浮空”,後文又互文重現“浮空光氣”,文意前後呼應,故此處應爲“光氣”。奎本的“先氣”爲形近而誤寫。校本和大東本的“光風”與“光風浮空”呼應,亦可通。

(6)張福悶然搔首曰:“小人已知之。觀光時,小人當雙手護眼,誰能拔之?”(奎本册一P34)

按:此處校本(P9)、大東本(P18)用“閔然”,臺本(P19)、奎本用“悶然”。“閔然”,指憂傷貌。《孟子注疏》卷十下:“殺於人,取於貨,閔然不知畏死者,憝,殺也,凡民無不得殺之者也。”[8]“悶然”則指不覺貌,淡漠貌。《莊子·内篇·德充符第五》:“國無宰,寡人傳國焉。悶然而後應,氾而若辭。”[9]根據文意,作者朴趾源因下人張福用心不够,看護不當,致使隨身飾物被偷因而痛斥張福,故張福憂傷地回答:“小人已知之。……”此處用“閔然”更佳。臺本、奎本爲形近而致誤。

(7)得龍回怒作哂曰:“若不(看)賢弟靣皮時,這部截筒,一拳歪在鳳凰山外!其(舉)措(攘)可笑。”(奎本册一P38)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康燕.《熱河日記》版本與校勘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4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