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洪王国的历史与变迁

¥2.76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17-04

字      数: 14845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阿洪王国的历史与变迁

13世纪至19世纪印度东北部的历史当数阿洪王国(the Ahom Kingdom)的历史。阿洪王国是13世纪上半叶由侗台语民族之一支的阿洪人在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地区建立的国家。阿洪人的先民属中国古代的“百越”系统,与云南傣族、缅甸的掸族有着直接的族源关系。与周边的山地民族相比,阿洪人拥有先进的稻耕农业技术,并由于文字、宗教、政治军事体制等因素,使其得以稳定和发展。但是由于人口比例、交流与融合方面的变迁以及内部斗争的消耗,加上英、缅等外部势力的入侵,终于让延续了六百年的王国灭亡了。本文在探求阿洪王国历史的同时也对阿洪人的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变迁进行分析,审视他们是融入还是脱离印度的主流文化的趋势。

首先要说明侗台语民族及相关支系等概念。以往在对印度东北部侗台语民族研究时大都将之认为属泰系民族(Tai-Speaking Peoples),具体有阿洪泰(Tai-Ahom)、坎底泰(Tai-Khamti)等,也有称之为台语民族的。如此容易使人误认为他们是泰国的泰族直接迁徙于此,因此有必要将这些称谓加以分析说明。所谓侗台语民族,是指有着相同的历史渊源和语言文化的多个民族的集团,国外称为Tai,Kadai,Dai-Kadai,Kam-Tai等。中文的叫法也不统一,如侗台、壮泰、傣泰或卡岱,也有叫作岱台、傣掸等。这里的“台”或者“泰”,与台湾的“台”无涉,也不是指泰族直接从泰国迁徙而来,而是某些侗台语民族自称“Tai”或者“Thai”的记音。这个中文的提法始于李方桂先生,他从语言学的角度创造了“台语”“侗台语”两个概念。一般来说,国内的侗台语民族叫作壮侗语民族,国外的则仍然称为侗台语民族。侗台语民族源于中国古代的“百越”,已经是学术界趋于认同的共识。中国境外的泰族、佬族、岱族、侬族、掸族等,以及中国境内的壮族、侗族、傣族、布依族、黎族等民族,都来自这个群体,是“同根生的民族”。[1]

印度东北部的阿洪人(Ahoms)是侗台语民族的一个支系,阿洪王国是侗台语民族建立的国家。

一、阿洪王国的地理环境与疆域

阿洪王国的中心地带在当今印度的阿萨姆邦,位于发源于青藏高原、横贯阿萨姆邦的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尽管纬度较高,但由于喜马拉雅山脉的阻隔,使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常年作用于平缓的南麓区域。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的河谷平地,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植被丰富,自然环境迥异于干燥多尘的南亚大陆腹地,而与东南亚地区有明显的相似性。侗台语民族是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种植者之一,阿萨姆的自然环境给阿洪人迁居于此并适应当地自然环境提供了首要的条件。另外,北方的喜马拉雅山脉、东南方的帕凯(Patkai)山脉、缅甸境内的中东部高原也对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流域地区形成了天然的屏障,俨然一个自成一体的地理单元。这个地理环境的特点也是造成阿洪人迁徙到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流域以后与其母体的联系遭到阻断的主要原因之一。

阿萨姆邦面积约为7.8万平方公里,南边与梅加拉亚、特里普拉、米佐拉姆、曼尼普尔邦接壤,东面与那加兰邦相接,北部与阿鲁纳恰尔邦接壤,北方与不丹国交界,西部和南部与孟加拉国也分别有两段国境边界。经西孟加拉邦、比哈尔邦这一条狭长的走廊与印度大陆本土连接。在阿洪王国的全盛时期,其势力范围覆盖了整个印度东北部。除曼尼普尔外,印度东北部的其余各邦都曾经纳入了阿洪王国的版图。从阿洪王国灭亡直至印度独立以后,印度东北部的其余各邦才陆续从阿萨姆划分出来。纵观阿洪王国的历史,它的中心区域是相对稳定的,但国家疆域却因外部势力的入侵而随之发生变化。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潘汁.阿洪王国的历史与变迁[C]//李彩云,周艳鲜.壮泰族群文化研究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