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三)普标人和古骠国的关系
史书上出现过“骠国”(有的写作“僄”)。魏晋间著的《西南异方志》曰:“永昌,古哀牢国,传闻永昌西南三千里有骠国。”范文澜的《唐代佛教》提到“贞元十八年(803年)骠国遣使悉利移来赠其国乐十二曲”。白居易有《骠国乐》一诗记写骠献乐一事。公元4世纪以前至9世纪中叶骠国曾强盛一时。它的疆域很广,东边和东南边与真腊在湄公河流线一带(今泰国北部)接界;东北与南诏相接于伊洛瓦底江以东一带以及瑞丽地区;西面和西北面与大、小婆罗门相接于今天缅甸西南部的阿拉干和北部的曼尼坡以东到孟拱一带地方。有的史学家认为“骠”是pyu的译音,来源于蒲甘建都以前的卑谬prome,那时骠国内盛行小乘佛教。[1]9世纪末南诏击败了骠国,统治了骠人和掸人部落。骠国灭亡后骠人到哪里去了呢?史学家和语言学家有不同的看法:岑仲勉曾推断说“骠可能为彝族的一派或其近似的族类,后为异族所纂代”[2];李谋认为骠人是白族:“骠、白两者之间并无根本之区别,只是居住在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的两个支系罢了”[3];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认为“骠语是古缅甸人所操语言,属于已死亡的一种缅-倮倮语”。有人则根据在蒲甘发现的于1912年刻写的骠文石碑与缅甸文不同,断定骠人被缅族同化;也有人认为骠人来自西藏。
相关词
相关推荐
-
[1] 《试析越南布标语、两广标话、古骠国三者的关》普标语和标话的关系
-
[2] 《试析越南布标语、两广标话、古骠国三者的关》词汇比较情况
-
[3] 中南半岛的早期国家与民族
-
[4] 南方丝绸之路之“安南道”
-
[5] 南方丝绸之路与东南亚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
其他推荐
-
图书 《廣雅疏證》因聲求義研究
作者:李福言
图书 《廣雅疏證》因聲求義研究
-
2
图书 摩诃婆罗多(六)
作者:[印]毗耶娑 黄宝生 葛维钧 郭良鋆
图书 摩诃婆罗多(六)
-
3
图书 《經典釋文》異讀音義規律研究
作者:王月婷
图书 《經典釋文》異讀音義規律研究
-
4
图书 橘与枳:日本汉诗的文体学研究
作者:吴雨平
图书 橘与枳:日本汉诗的文体学研究
-
5
图书 陇右诗碑辑释
作者:邵郁
图书 陇右诗碑辑释
-
6
图书 领悟多元视角下的拉丁美洲
作者:张森根
图书 领悟多元视角下的拉丁美洲
-
7
图书 墨经中的数学和物理学
作者:方孝博
图书 墨经中的数学和物理学
-
8
图书 《尚書》古文字編
作者:趙立偉
图书 《尚書》古文字編
-
9
图书 《老子》与基督
作者:袁步佳
图书 《老子》与基督
-
10
图书 道家哲学与古代文学理论
作者:高起学
图书 道家哲学与古代文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