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村庄儿子结婚花费与家庭收益之比

¥0.62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11-11

字      数: 3028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二 儿子结婚花费与家庭收益之比

为儿子完婚是否给父母带来经济压力?压力大小如何?我们认为,对此没有一个绝对的判定标准,只能结合儿子结婚前后,特别是正式结婚前一段时间家庭年收入水平来衡量。

根据前面统计,亲代儿子的结婚时间都在集体经济制度建立以后,而相对集中于集体经济后期。这里我们分三个主要阶段对村民家庭收入状况加以考察,再对该时期儿子结婚所花费进行比较。

(一)集体经济时期

集体经济初期(1956—1964年),这一时期生存资料短缺是所有农村生产队和农民家庭的普遍现象。1965年以后虽然政治运动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冲击很大,但农业生产受到政府高度重视:作物改良、化肥推广和农田水利建设,农业产量因此得以提高。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白沫子村作为平原村庄,温饱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但货币收入是有限的。这里我们以1976年为基点,对农民家庭的收支状况进行分析。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王跃生,伍海霞.当代农村代际关系研究:冀东村庄的考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