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有关中国现代文学文化及历史的论述

¥0.98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17-06

字      数: 4312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一 毛泽东有关中国现代文学文化及历史的论述

此时,毛泽东关于中国现代文学文化及历史的论述主要体现在《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这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员和进步知识分子书写中国新文学史的重要原则。下面我们来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1940年1月9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原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载于1940年2月25日在延安出版的《中国文化》创刊号。同年2月20日在延安出版的《解放》第九十八、九十九期合刊登载时,题目改为《新民主主义论》。这里依据的是1991年收录在《毛泽东选集》中的版本。[1]《新民主主义论》对新文学史书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首先,毛泽东确立了旧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社会进化层级,这使得新文学史叙述得到一种新的文学史书写逻辑。他认为晚清梁启超等人的“戊戌变法”运动与“五四”运动都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这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出现,前述郭沫若的《文学革命之回顾》就是这种叙述逻辑,但是这二种革命有什么不同,那时还没有进行区别。当时只是说明革命文学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这是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不同的。郭沫若作为文学家,对整个中国的前进方向还欠缺高屋建瓴的宏观视野,而那时革命文学和共产党思想都还没有成熟,所以也没有能力对其进行必要区别。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这是自他进驻延安之后,对中国系列重要理论问题与战略问题进行探讨后的重要结论,是毛泽东思想基本体系中的重要基础。毛泽东在该文中首先提出的问题就是“中国向何处去”,他的回答就是“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可见,这是他对中国的前途进行展望后的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模式的论述。这个模式就是梁启超等人进行的资产阶级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而“现阶段”的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我们的目标则是建立新中国,那时候则是社会主义建设。这样三个阶段的历史叙述,成为后来特别是1949年之后历史叙述的主流模式,文学史叙述也基本上以这样的模式为主,那就是近代文学是旧民主主义文学,现代文学是新民主主义文学,当代文学是社会主义文学,这三个阶段的政治模式逐层递进,而文学性质乃至文学成就也是逐步提高的。[2]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张军.中国新文学史书写的发生、层累及对话:1920-1949[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