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文化民族性思想理解中的若干误区及澄清

¥1.55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19-01

字      数: 6404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结束语 毛泽东文化民族性思想理解中的若干误区及澄清[1]

在对毛泽东文化民族性思想的理解当中,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的现实中,往往存在一些误解甚至有意歪曲毛泽东文化民族性思想的观点。对此,我们有必要作一定的澄清,以端正人们的认识。以下是关于毛泽东文化民族性思想认识当中三种有代表性的错误观点,这些观点涉及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文化的阶级性与文化的民族性、文化民族性的内容与形式等问题。因此,我们从毛泽东文化民族性思想的基本精神出发进行简要的辩驳。这样做的同时,必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毛泽东文化民族性思想的认识。

一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未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或衰落

有一种观点认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导致了“传统文化的断裂”,造成了“中国意识的危机”。持这种观点的人既包括国民党及其御用文人,也包括海内外少数学者(特别是新儒家代表人物)和一些普通群众。国民党及其御用文人的蓄意攻击,其意图当然是明显的,我们姑且不论。但就学者和大众而言,产生上述认识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1)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截然对立起来。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外来文化,而非自己土生土长的“本土文化”,因此把一种外来文化引入过来作为中国的指导思想,必然会出现“水土不服”,也会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和中国人精神家园的失落。例如,梁漱溟就认为,马克思主义主张的是“阶级斗争”,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爱好和平与独守中庸”,两种文化之间是根本对立的,因此得出马克思主义不适合中国的结论。(2)他们只看到“文化大革命”“破四旧”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盘否定的极端例子,而没有从整体上看待和把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思想与实践。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李群山.“民族性”诠释与重建:毛泽东文化民族性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