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论“河图”“洛书”
关于“河图”“洛书”,宋代以来学者多有争论,但迄今无人能把它彻底说清楚。推崇者认为河图、洛书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伏羲以之画八卦,大禹以之定九畴;反对者则认为以河图、洛书为画卦作《易》之本、中国文化源头的观点是牵强附会、无稽之谈。[1] 笔者不揣浅陋,也对河图、洛书谈点看法,以飨读者,并冀望就正于海内外方家通人。
一 “河图”“洛书”的学术源流
关于“河图”,今天所能见到的最古的文献是《尚书·顾命》:
越玉五重,陈宝、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2]
这是记述了周成王死后,周康王举行即位大典时殿堂中陈列的器物,河图是其中之一。很明显,河图从它第一次在文献中出现时起,便具有帝王受命的色彩。
《尚书》之后,河图一词又出现在《论语·子罕》篇: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3]
由孔子的感叹,可知河图和凤鸟一样,被古人视为重要的祥瑞,是天命的象征。孔子虽然没有具体说河图是什么,但他把河图解释为黄河所出的图,从而也限定了后人对河图的解释范围。
孔子之后,《墨子·非攻下》也提到河图:
赤鸟衔珪,降周之岐社,曰:“天命周文王,伐殷有国。”泰颠来宾,河出绿图,地出乘黄。
据孙诒让《墨子间诂》考证,“绿”即“箓”[4],那么箓图当是黄河中出现的象征天意的符命之图,也就是河图。《墨子》中的这段话,其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有如下几点:第一,他也是从帝王受命的角度理解河图的。第二,墨子明确指出了河图出现的时间,就是周文王、武王伐纣之时。第三,墨子还叙述了文武翦商时出现的多种祥瑞,其中“赤鸟衔珪”“河出绿图”,即孔子所说的“凤鸟”“河图”;除此之外,又有“泰颠来宾”“地出乘黄”两种。其中,泰颠是商周之际的贤人,《尚书·君奭》篇周公旦依次叙述了成汤、太甲、太戊、祖乙、武丁等帝王受命时各有贤臣助之,直到文王受命时有虢叔、闳夭、散宜生、泰颠、南宫括等五位贤臣助之。如果说赤鸟象征天瑞、河图象征河瑞的话,那么,墨子当以泰颠为人瑞的象征;至于乘黄,即是黄马象征地瑞。《诗·郑风·大叔于田》:“叔于田,乘乘黄。”如果我们从《尚书·君奭》《尚书·顾命》所透露出的周王朝乃秉承天命而立的文化氛围来看的话,周康王即位时殿堂中所立的器物,无疑都是商周之际周文王、武王所得到的宝物——天命之符;由之也说明了孔子感慨的历史对象,就是墨子所清楚说明的文武伐商之事。河图,就是周文王时黄河中出现的祥瑞。按照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较之于以后诸说,无疑是孔子、墨子更接近历史的真相。
相关词
相关推荐
-
[1] 河图洛书
-
[2] 河图洛书之实
-
[3] 辨河圖洛書
-
[4] 河图洛书之名
-
[5] 河图洛书之形
其他推荐
-
图书 近代中日词汇交流与“的”“性”“化”构词功能的演变
作者:杨超时
图书 近代中日词汇交流与“的”“性”“化”构词功能的演变
-
2
图书 “大摩擦”“大调整”“大变局”的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的重塑与“大平庸”周期的延展
作者:王晋斌
图书 “大摩擦”“大调整”“大变局”的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的重塑与“大平庸”周期的延展
-
3
图书 横论财务:财务行为论
作者:胡振兴
图书 横论财务:财务行为论
-
4
图书 论智慧
作者:余华东
图书 论智慧
-
5
图书 怪异的叙事:南北朝正史“五行”“符瑞”诸志研究
作者:胡祥琴
图书 怪异的叙事:南北朝正史“五行”“符瑞”诸志研究
-
6
图书 罗门论
作者:蔡源煌
图书 罗门论
-
7
图书 腐败论
作者:杨继亮
图书 腐败论
-
8
图书 权威论
作者:薛广洲 石太林
图书 权威论
-
9
图书 湘学八论
作者:刘建武
图书 湘学八论
-
10
图书 府际关系论
作者:杨宏山
图书 府际关系论